韩献肃公挽词三首

作者:黄庭坚 朝代:宋代

韩献肃公挽词三首原文

郁郁高阳里,生才世不孤。
八龙归月旦,三凤继天衢。
梁坏吾安仰,人亡道固癯。
空令湖海士,愁绝奠生刍。

诗词问答

问:韩献肃公挽词三首的作者是谁?答:黄庭坚
问:韩献肃公挽词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黄庭坚的名句有哪些?答:黄庭坚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郁郁

(1) 生长茂盛

郁郁葱葱

(2) 形容忧伤苦闷

郁郁不乐

高阳

(1).指高而向阳之地。《孙子·地形》:“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张预 注:“居高面阳。”《后汉书·冯衍传上》:“凿巖石而为室兮,託高阳以养仙。”

(2). 颛顼 有天下,号 高阳 。《楚辞·离骚》:“帝 高阳 之苗裔兮,朕皇考曰 伯庸 。” 王逸 注:“ 高阳 , 顓頊 有天下之号也。”《史记·五帝本纪》:“帝 顓頊 高阳 者, 黄帝 之孙而 昌意 之子也。” 汉 刘向 《九叹·逢纷》:“云余肇祖于 高阳 兮,惟 楚怀 之嬋连。”

(3).“高阳酒徒”的略语。 宋 贺铸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何以遇 高阳 ?多营瓮头醁。”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古人嗜酒,以斗为节。十斗一石,量之极也。故善饮若 淳于髠 、 卢植 、 蔡邕 、 张华 、 周顗 之辈,未有逾一石者。独 汉 于定国 饮至数石不乱,此是古今第一 高阳 矣。”

(4).池名。 晋 山简 置酒游赏的园池。 唐 李白 《襄阳曲》之二:“ 山公 醉酒时,酩酊 高阳 下。” 唐 李百药 《王师渡汉水经襄阳》诗:“ 山公 不可遇,谁与访 高阳 。”参见“ 高阳池 ”。

生才

(1).化育人才。 唐 张九龄 《和裴侍中承恩拜扫旋辔途中有怀》:“生才作霖雨,继代有清通。天下称贤相,朝端挹至公。”

(2).犹天才;英才。 黄人 《<钱牧斋文钞>序》:“以 高阳 为前茅,国姓留守为后盾,而 蒙叟 蜂腰其间,何生才之不幸歟?”

不孤

(1).古时幼年丧父为孤,孤子受到长辈父亲般的照顾称为不孤。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二十:“ 康节 先公既捐馆,二 程 先生于 伯温 有不孤之意,所以教载甚厚。”

(2).不孤单,不单独。《论语·里仁》:“德不孤,必有邻。” 沉兼士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序》:“今读此编,深幸吾道之不孤。”

八龙

(1).神话中的八匹龙马。《楚辞·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王逸 注:“言己乘八龙神智之兽。”《汉书·扬雄传上》:“既亡鸞车之幽蔼兮,(焉)驾八龙之委蛇?”

(2).指 周穆王 的八匹骏马。 唐 韩愈 《衢州徐偃王庙碑》:“ 周 天子 穆王 无道,意不在天下,好道士説,得八龙,骑之西游,同 王母 宴於瑶池之上,歌謳忘归。”

(3).称 东汉 荀淑 八子。《后汉书·荀淑传》:“有子八人: 俭 、 緄 、 靖 、 燾 、 汪 、 爽 、 肃 、 专 ,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 李贤 注:“‘专’,本或作‘敷’。”后以称扬人家子弟或弟兄。 唐 沉佺期 《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诗:“家传七豹贵,人擅八龙奇。” 明 李东阳 《林亨大修撰得第四男用旧韵贺之》:“三凤岂须夸 薛 氏,八龙今已半 荀 家。”

(4).传说中的 伏羲 兄弟八人,世号八龙。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氏族·八龙》:“《伏氏谱》曰: 伏羲 兄弟八人,世号‘八龙’。”

月旦

(1).指旧历每月初一。《史记·龟策列传》:“常以月旦拔龟,先以清水澡之,以卵祓之,乃持龟而遂之,若常以为祖。” 张守节 正义:“以常月朝清水洗之,以鷄卵摩而祝之。” 三国 魏 曹操 《遗令》:“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 铜雀臺 ,善待之。於臺堂上安六尺床,施繐帐,朝晡上脯糒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輙向帐中作伎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顾和 始为 扬州 从事,月旦当朝,未入顷,停车州门外。”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续集·月旦十五日》:“ 韩退之 《弔武侍御文》曰:月旦十五日出其衣珥拜之。夫不言朔望,而变言月旦十五日,其语脉有自也。”《明史·刑法志三》:“每月旦,厂役数百人,掣签庭中,分瞰官府。”

(2).指月旦评。《晋书·祖纳传》:“﹝ 王隐 ﹞曰:‘《尚书》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何得一月便行褒贬?’ 陶 曰:‘此官法也。月旦,私法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雌黄出自脣吻,朱紫由其月旦。” 唐 刘禹锡 《故吏部侍郎奚公神道碑》:“幼而擢陵苕之秀,长而成清庙之器。羣伦月旦,咸以第一流处之。” 明 吾邱瑞 《运甓记·剪发延宾》:“无端月旦蒙推誉,薰蕕臭殊,雌雄路岐。”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三:“适有荐绅家居者,请 容甫 月旦, 容甫 大言曰:‘君不在不通之列。’”参见“ 月旦评 ”。

三凤

(1). 唐 薛元敬 有文学,少与 薛收 及 收 族兄 德音 齐名,时人谓之“ 河东 三凤”。见《旧唐书·薛元敬传》。 明 李东阳 《林亨大修撰得第四男用旧韵贺之》:“三凤岂须夸 薛氏 ,八龙今已半 荀家 。”

(2). 明 张泰 字 亨父 , 太仓 人; 陆釴 字 鼎仪 , 崑山 人; 陆容 字 文量 ,亦 太仓 人。三人少齐名,号“ 娄东 三凤”。见《明史·文苑传二·张泰》。

天衢

(1).天空广阔,任意通行,如世之广衢,故称天衢。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驭飞龙於天衢,驾騏驥於万里。” 唐 皎然 《奉陪郑使君谔游太湖至洞庭山登真观却望湖水》诗:“突兀盘水府,参差沓天衢。” 清 黄遵宪 《病中纪梦述梁任父》诗:“道逢两神人,排云上天衢。”

(2).京都。《文选·张衡<西京赋>》:“岂伊不虔思于天衢,岂伊不怀归于枌榆。” 刘良 注:“天衢, 洛阳 也。”《三国志·吴志·胡综传》:“远处 河朔 ,天衢隔絶。” 唐 陈子昂 《申宗人寃狱书》:“天衢得以清泰,万国得以欢寧。”

(3).指京都的大路。 唐 李贺 《汉唐姬饮酒歌》:“御服沾霜露,天衢长蓁棘。”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无官受黜》:“尝跨驴张盖,横截天衢,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 岛 ( 贾岛 )忽吟曰:‘落叶满 长安 。’” 宋 梅尧臣 《送张著作孟侯宰上元》诗:“天衢车马跡,急若机上梭。”

(4).天之庇荫、福佑。衢,通“ 庥 ”。语出《易·大畜》:“上九,何天之衢,亨。” 高亨 注:“衢读为‘庥’,庇荫。”

(5).星名。《晋书·天文志上》:“房四星,为明堂,天子布政之宫也……又为四表,中间为天衢,为天关,黄道之所经也。”

梁坏

梁栋倾坏。比喻有为之人死亡。 唐 黄滔 《祭崔补阙》:“芝焚兰爇,梁坏山頽,虽人生之有定期,实土德之为不幸。” 宋 黄庭坚 《韩献肃公挽诗》之一:“梁坏吾安仰,人亡道固臞。” 清 曾国藩 《母弟温甫哀词》:“ 李 既山頽,弟乃梁坏。”参见“ 梁岳 ”。

亡道

谓荒淫失政。《汉书·董仲舒传》:“至 周 之末世,大为亡道,以失天下。”

湖海士

《三国志·魏志·陈登传》:“ 陈元龙 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后以“湖海士”指具有豪侠气概的人。 清 赵与虤 《娱书堂诗话》卷下:“有客过门湖海士,隔篱呼酒咄嗟间。”

愁绝

极端忧愁。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沉饮聊自遣,放歌颇愁絶。” 唐 戴叔伦 《转应词》:“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絶。” 宋 王沂孙 《庆宫春·水仙》词:“国香到此谁怜?烟冷沙昏,顿成愁絶。”

生刍

亦作“ 生蒭 ”。1.鲜草。《诗·小雅·白驹》:“生芻一束,其人如玉。” 陈奂 传疏:“芻所以萎白驹,託言礼所以养贤人。”鲜草可养白驹。后因用作礼贤敬贤之典。《西京杂记》卷五:“夫人无幽显,道在则为尊,虽生蒭之贱也,不能脱落君子,故赠君生蒭一束。” 宋 黄庭坚 《迎醇甫夫妇》诗:“策马得行休更秣,已令童稚割生芻。”

(2).指贤人;贤能。 南朝 宋 鲍照 《从过旧宫》诗:“空费行苇德,採束谢生芻。” 南朝 梁 吴均 《赠周兴嗣》诗之一:“愿持 江 南蕙,以赠生芻人。”

(3).指代《诗·小雅·白驹》,以寄寓思友、思贤之心。 唐 权德舆 《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断金挥丽藻,比玉咏生芻。” 唐 李群玉 《将离澧浦置酒野屿奉怀沉正字昆弟三人联登高第》诗:“停觴一摇笔,聊寄生芻吟。” 明 何景明 《酬赠王德征》诗:“皎皎空谷驹,生芻劳我心。”

(4).《后汉书·徐穉传》:“ 郭林宗 有母忧, 穉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庐前而去。”后因以称吊祭的礼物。 唐 杨炯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生芻一束,泣血三年,不踰圣人之礼,能行大夫之孝。”《宋史·文苑传三·路振》:“生芻致祭,弊帷成礼。瘞尔崇冈,全尔具体。” 明 张煌言 《挽大宗伯吴峦穉先生》诗:“趋朝当日称先达,惆悵生芻何处投。”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