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夜录

作者:俞文豹 朝代:宋代

清夜录原文

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诗词问答

问:清夜录的作者是谁?答:俞文豹
问:清夜录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俞文豹的名句有哪些?答:俞文豹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范文

教学中作为模范的作文

正公

古代官名。指三上公。《穆天子传》卷一:“丙寅,天子属官效器,乃命正公 郊父 受敕宪。” 郭璞 注:“正公,谓三上公,天子所取正者, 郊父 为之。”《后汉书·独行传·周嘉》:“﹝ 周燕 ﹞当下蚕室,乃嘆曰:‘我 平王 之后,正公玄孙,岂可以刀锯之餘,下见先君!’遂不食而死。”

钱塘

(1).见“ 钱塘江 ”。

(2).亦作“ 钱唐 ”。古县名。地在今 浙江省 。古诗文中常指今 杭州市 。《史记·秦始皇本纪》:“过 丹阳 ,至 钱唐 。” 张守节 正义:“ 钱唐 ,今 杭州县 。” 唐 李绅 《真娘墓》诗:“还似 钱塘 苏小小 ,祗应迴首是卿卿。” 宋 施德操 《北窗炙輠》卷下:“当 绍兴 中,国家方创都 钱塘 。” 明 皇甫涍 《雪山歌奉寄彭太保》:“君王垂衣念西土, 钱塘 老子不足数。”

兵官

军官。《晋书·职官志》:“ 武帝 甚重兵官,故军校多选朝廷清望之士居之。” 明 马愈 《马氏日抄·虾蟆》:“我职虽兵官,非能擅生杀者,何以能贷汝死?”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他跟知县衙门里的人都相熟,他的儿子在外面做兵官呢,你斗不过他的。”

巡检

(1).巡视。《魏书·张彝传》:“每东西驰使有所巡检, 彝 恒充其选。” 唐 白居易 《钱唐湖石记》:“其石函、南筧、并诸小筧闥,非浇田时,并须封闭筑塞,数令巡检。”亦指巡视检查。 张周 《步履艰难的中国》第五章:“在这次扫黄中, 北京 出动2000人次,巡检了168次书摊。”

(2).官署名巡检司,官名巡检使,省称巡检。始于 五代 后唐 庄宗 。 宋 时于京师府界东西两路,各置都同巡检二人,京城四门巡检各一人。又于沿边、沿江、沿海置巡检司。掌训练甲兵,巡逻州邑,职权颇重,后受所在县令节制。 明 清 时,凡镇市、关隘要害处俱设巡检司,归县令管辖。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乡亭之职》。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献诗

(1).进献诗作。古代多用以示讽谏或歌颂。《国语·周语上》:“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献诗。” 韦昭 注:“献诗以风也。”《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谨拜表献诗二篇。”《新唐书·文艺传下·崔颢》:“ 李邕 闻其名,虚舍邀之, 顥 至献诗。” 清 朱彝尊 《<平蜀诗十三章>序》:“﹝臣﹞颂扬丕烈,其何敢后,乃拜手稽首而献诗。”

(2).泛指奉献诗作。 邹荻帆 《星汉灿烂》:“不,这不是献诗,但是我要表达我对那些为乒乓赛而工作的人们的心意。”

向阳

面对太阳;朝着太阳;比喻蒙受恩遇

木易

(1).杨姓的代称。《隋书·杨秀传》:“重述木易之姓,更治 成都 之宫,妄説禾乃之名,以当八千之运。”按:杨,从木,从昜。俗析为“木易”,误。参阅 宋 王楙 《野客丛书·木易非姓杨字》。

(2).复姓。 北魏 有 木易于 。见《通志·氏族五》。

诗文赏析

范仲淹在任“杭州知府”时,城中文武官员,大多数得到过他的推荐提拔,受到过他的关心帮助,但是,有一个叫苏鳞的人,因在外县担任“巡检”,不在杭州,所以就没有得到过他的照顾。(有一次,有个偶然的机会,命苏鳞到杭州面见范仲淹,苏鳞非常高兴,做了面见上司的一切准备工作。
见到范仲淹后,感到这位上司非常谦虚好客,态度和蔼,很容易接近,办完事后,顺便把预先准备好的一首诗交给范仲淹。)诗中道:“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范仲淹见诗,心中会意,便征询了他的意见和希望,终于满足了他的要求,不仅因此而升了官,还因此而有了名气。
后来人们习惯地把由于靠近某些人或某些事物而优先得到某些利益,称之为“近水楼台先得月”。

标签:月亮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