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阁学挽诗三首

作者:王炎 朝代:宋代

李阁学挽诗三首原文

物望推耆哲,岿然可镇浮。
莫年登近侍,再起殿南州。
不乐分铜虎,方期杖玉鸠。
胡然归未久,仙去杳难留。

诗词问答

问:李阁学挽诗三首的作者是谁?答:王炎
问:李阁学挽诗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炎名句大全

王炎李阁学挽诗三首书法欣赏

王炎李阁学挽诗三首书法作品欣赏
李阁学挽诗三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物望

人望;众望。《晋书·石勒载记下》:“ 张披 与 张宾 为游侠,门客日百餘乘,物望皆归之,非社稷之利也,宜除 披 以便国家。” 宋 苏舜钦 《答杜公书》:“徒卷缩忧鬱,成疾病于胸中,内损天和,外隳物望,生平辛苦为善得令名,至此而削。”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九:“在吏部,举 陆陇其 、 邵嗣尧 、 彭鹏 ,皆有清介之操,一时物望归之。” 章炳麟 《箴新党论》:“ 有为 既用事,欲收物望,树 杨鋭 、 刘光第 於军机。”

耆哲

老成贤达之人。 宋 欧阳修 《回文相公服除迁侍中移判永兴书》:“从容话言,固多仁者之利;体貌耆哲,是惟先帝之臣。”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二:“ 晁以道 闻 刘器之 丧,谓宾客曰:‘耆哲凋丧殆尽,缓急将奈何!’” 宋 李纲 《论淮西军变札子》:“採耆哲之言而勿偏听,四也。”

岿然

高高挺立而显得稳固的样子

岿然不动

岿然独存

镇浮

抑制轻浮。语出《国语·楚语上》:“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 韦昭 注:“浮,轻也。” 宋 苏轼 《贺邻帅及监司正旦启》:“恭惟某官,厚德镇浮,高名 * ,非独畴咨之用。”

近侍

(1).谓对帝王亲近侍奉。《汉书·王嘉传》:“贼乱之臣,近侍帷幄。”《周书·申徽传》:“近侍之官,分散者众, 徽 独不离左右。”

(2).指亲近帝王的侍从之人。《后汉书·梁冀传》:“宫卫近侍,并所亲树,禁省起居,纤微必知。”《新唐书·百官志一》:“献可替否,拾遗补闕,为近侍之最。”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陈元礼 、 高力士 等皆流徙远方,左右近侍,悉另易人。”

再起

重新起用;重新恢复地位

东山再起

南州

(1).泛指南方地区。《楚辞·远游》:“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 姜亮夫 校注:“南州犹南土也,此当指 楚 以南之地言。”《晋书·羊祜传》:“南州人征市日,闻 祜 丧,莫不号慟。” 清 吴伟业 《庚子八月访同年吴有调有感赋赠》诗之四:“南州师友江天笛, 北固 知交午夜砧。” 叶叶 《庚戌纪事》诗之十三:“二月南州春已深,红绵花下午沉沉。”

(2).指 豫章郡 。《后汉书·徐稺传》:“ 徐稺 字 孺子 , 豫章 南昌 人也……及 林宗 有母忧, 稺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 林宗 曰:‘此必 南州 高士 徐孺子 也。’” 元 张养浩 《咏史诗·朱震》:“如何当日 陈蕃 榻,止为 南州 孺子 悬。”

(3).借指 徐稺 。 清 宋琬 《韩子新归中州诗以赠之》:“邑宰闻生来,下榻如 南州 。”

(4).指 南阳 。《后汉书·王常传》:“臣蒙大命,得以鞭策託身陛下。始遇 宜秋 ,后会 昆阳 ,幸赖灵武,輒成断金。 更始 不量愚臣,任以 南州 。” 李贤 注:“谓以廷尉行 南阳 太守。”

(5).指两 粤 。 南朝 梁 江淹 《游黄蘖山》诗:“ 南州 饶奇怪,赤县多灵仙。” 唐 杜甫 《从人觅小胡孙许寄》诗:“人説 南州 路,山猿树树悬。” 仇兆鳌 注引 顾宸之 曰:“两 粤 为 南州 路。”

(6).古代州名。 唐 武德 二年,初置 南州 , 宋 改 南川县 。即今 四川省 南川县 。

分铜

砝码。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三章四:“我自己实在是不愿意再当 冯妇 ,经过 徐特老 的一番话,在这一倾向上,又加上了一个有重量的分铜。” 郭沫若 《<文艺论集>集外·讨论注译运动及其他》:“论辩借新闻杂志以发表,而主持笔政者衡文亦大都以‘名’之分铜以定其斤两。”

胡然

(1).为何。表示疑问或反诘。《诗·鄘风·君子偕老》:“胡然而天地?胡然而帝也?” 郑玄 笺:“胡,何也。帝,五帝也。何由然女见尊如天帝乎?” 唐 张九龄 《高斋闲望言怀》诗:“坐惜芳时宴,胡然久滞留?” 宋 刘昌诗 《芦浦笔记·草鞋大王事》:“士乃留宿而扣神曰:‘神之号,盖某戏书,胡然而至此盛邪?’” 明 李贽 《童心说》:“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

(2).谓不知何故。表示不明原因。 唐 白居易 《大官乏人策》:“问:国家台衮之材,臺省之器,胡然近日稍乏其人,将欲救之,其故安在?” 宋 欧阳修 《自叙》诗:“余本漫浪者,兹亦漫为官。胡然类鴟夷,託载随车辕。” 元 耶律楚材 《继崔子文韵》:“ 崔子 龙鐘亦可怜,临风相送我胡然。”

(3).突然。 明 张煌言 《得友人书道内子艰难状》诗:“尺牘胡然至,寒温不自通。” 明 彭士望 《玉帘泉》诗:“平波水最文,胡然此直下。”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之九:“鸿鵠初高举,千里苍旻开;长林翕春气,逆此浩荡怀;胡然值飘风,中道羽翼乖。”

仙去

亦作“僊去”。1.成仙而去。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至蚕时,有神女夜至,助客养蚕……繅讫,女与客俱仙去,莫知所如。” 晋 葛洪 《抱朴子·极言》:“﹝ 彭祖 之弟子﹞七八人,皆歷数百岁,在 殷 而各仙去。” 宋 曾巩 《仙都观三门记》:“ 建昌军 南城县 僊都观 ,世传 * 於此僊去,故立祠在焉。” 清 吴伟业 《过淮阴有感》诗之二:“我本 淮王 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

(2).去世。死的婉辞。 宋 无名氏 《仁宗御容赴景陵宫奉安导引》词:“彩云縹緲,海上隐三山,仙去莫能攀。”《梅涧诗话》卷上引 宋 李昴英 诗注:“ 山谷 謫居 宜州 城楼,得热疾,病中以簷溜濯足,连称‘快哉’,未几仙去。” 元 倪瓒 《画竹》诗:“ 湖州 (指 宋 文同 )仙去三百禩, 坡翁 高絶孰与侣?” 明 吴承恩 《寿胡内子张孺人六袠序》:“逮夫 双洲 翁媪僊去, 西畹 已入官,而一切巨细不免丛孚其身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