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何修撰

作者:郭印 朝代:宋代

寄何修撰原文

向来只欲返荆扉,老大趋时意颇微。
官路波涛犹汹汹,家山桃李自依依。
刳心拟出阴阳表,委质难逃造化机。
寄语当年蓑笠友,樵渔素约敢相违。

诗词问答

问:寄何修撰的作者是谁?答:郭印
问:寄何修撰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郭印的名句有哪些?答:郭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向来

(1) 一贯如此

(2) 先前

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不过笼络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荆扉

柴门。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白日掩荆扉,对酒絶尘想。”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沉沦穷巷,芜没荆扉。” 唐 岑参 《西掖省即事》诗:“官拙自悲头白尽,不如巖下偃荆扉。” 宋 陆游 《野兴》诗:“从今谢人事,终日掩荆扉。” 清 黄景仁 《步从云溪归偶作》诗:“太息归荆扉,灯火惨不红。”

老大

(1) 年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少小离家老大回。——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老大嫁作商人妇。——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兄弟姊妹中的年长者

老大务农,老二当兵

(3) 〈方〉∶指木船的船主或船夫

(4) 很大,非常

老大不快

老大吃惊

趋时

亦作“趍时”。1.谓努力去适应当时的具体形势、环境与条件。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周书》曰:‘凡彼圣人必趋时。’是故战守之策,不可不早定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趋时必果,乘机无怯。”《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当今伐之,是其厄会;圣人急於趋时,诚谓今日。” 鲁迅 《花边文学·趋时和复古》:“我这里所用的是普通所谓‘趋时’中的一部分:‘前驱’的意思。”

(2).抓紧时机;及时。《史记·货殖列传》:“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淮南子·原道训》:“ 禹 之趋时也,履遗而弗取,冠掛而弗顾。非争其先也,而争其得时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麻》:“又谚曰:‘五月及泽,父子不相借。’言及泽急也。夏至后者,匪唯浅短,皮亦轻薄。此亦趋时,不可失也。”《金史·侯挚传》:“臣请尽力规画,劝喻农民趋时耕种。”

(3).迎合潮流;迎合时尚。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体方贞以居直者,虽诱以封国,犹不违情以趋时焉,安肯躐径以取容乎?” 唐 白居易 《陈中师除太常少卿制》:“不背俗以矫逸,不趍时以沽名。” 严复 《救亡决论》:“又何怪委贄通籍之后,以巧宦为宗风,以趋时为秘诀。”

(4).引申指时髦;赶时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説的 继之 也笑了道:‘本来作假是此刻最趋时的事。方才我这里才商量了一起命案的供词。你想命案供词还要造假的,何况别样。’” 孙中山 《五权宪法》:“近来 中国 底学生们,他无论懂不懂,也要讲无政府以为趋时,真是好笑。” 洪深 《属于一个时代的戏剧》:“还有一点,可以无须乎多声明的,就是《贫民惨剧》与《赵阎王》都是我阅历人生,观察人生,受了人生的刺激,直接从人生里滚出来的。不是趋时的作品。(做文字同穿衣裳一样会求时髦。)”

官路

(1) 官府修建的大道。后即泛指大道

黄山猎地广, 青门官路长。—— 北周· 王褒《九日从驾诗》

(2) 指仕途

词林无涣水之文,官路乏 甘陵之党。—— 唐· 温庭筠《为人上裴相公启》

波涛

(1) 江湖海中的 * 浪

(2) 一种大涌浪,尤指出现在外海的

闪烁着阳光的波涛上下翻腾

汹汹

(1) 因争论而引起的喧嚷

而不汹汹。——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2) 水腾涌的样子

(3) 骚乱不宁

天下汹汹,人怀危惧。——《三国演义》

(4) 形容声音喧闹;亦形容声势盛大或凶猛的样子

家山

谓故乡。 唐 钱起 《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 宋 梅尧臣 《读<汉书·梅子真传>》诗:“旧市 越溪 阴,家山 镜湖 畔。”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十二栏杆,无事閒凭遍。闷来把湘簟展,梦到家山,又被翠竹敲风惊断。”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二:“踏徧中华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

桃李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依依

(1) 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

杨柳依依

(2) 恋恋不舍的样子

依依不舍

二情同依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尚依依旁汝。——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依稀;隐约

依依墟里烟

刳心

(1).道教语。谓摒弃杂念。《庄子·天地》:“夫子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 郭象 注:“有心则累其自然,故当刳而去之。” 成玄英 疏:“刳,去也,洗也。” 宋 苏轼 《次韵张甥棠美述志》:“刳心先拟谢声名,不作 羊 邹 悲 峴 首。”

(2).挖出心脏,表示忠心。 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圣恩弘大,天地莫量,破脑刳心,岂足为谢。” 前蜀 杜光庭 《王承郾为亡考修明真斋词》:“内族外亲,俱臻景祐,刳心抆血,拜首祈天,不任号殞,激切涕咽之至。”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 震旦 为学者,常詻詻与官立庠序反对,纵校官有长艺,犹刳心致死以争之。”

拟出

一般是指无形的东西,常强调形成或造出与预想的设计、原来的目的或某些不可避免的事实相适合的东西

拟出一项财政报告

阴阳

(1)

(2) 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3) 日月运转之学

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研核阴阳。

(4) 天气的变化

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质难

质疑;为难

造化

(1) 福分;好运气

子女都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2) 自然界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与造化抗衡

寄语

传话给某人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寄语故人

当年

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蓑笠

蓑衣与笠帽。《仪礼·既夕礼》:“道车载朝服,稾车载蓑笠。” 郑玄 注:“蓑笠,备雨服。”《后汉书·蔡邕传下》:“故当其有事也,则蓑笠并载。” 清 唐甄 《潜书·明鉴》:“茅舍无恙,然后寳位可居;蓑笠无失,然后衮冕可服。”

樵渔

(1).樵夫和渔夫。亦泛指村舍中人。 唐 岑参 《终南山双峰草堂作》诗:“有时逐樵渔,尽日不冠带。” 唐 于鹄 《题邻居》诗:“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

(2).打柴和捕鱼。 宋 苏轼 《唐陆鲁望砚铭》:“甘杞菊,老樵渔。” 清 方文 《赠张甥晢如冠》诗之二:“翱翔天尺五,勿似舅樵渔。”

素约

(1).旧约;早先约定的。《史记·韩世家》:“且 楚 韩 非兄弟之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 秦 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 张諤 ﹞常自约仕至县令则致仕而归…… 諤 於所居营一舍,榜为 中允亭 ,以誌素约也。” 清 赵翼 《西岩斋头自鸣钟分体得七古》:“内有金声外针影,声影相随若素约。”

(2).朴素简约。《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臣出入荣显,礼容优泰,第宇华旷,事乖素约。”《新唐书·李怀远传》:“ 怀远 久贵,益素约,不治居室。” 唐 丁仙芝 《赠朱中书》诗:“会应怜尔居素约,可即长年守贫贱。”

相违

(1).互相避开。《左传·成公十六年》:“有淖于前,乃皆左右相违於淖。”

(2).彼此违背。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世与我而相违,復驾言兮焉求?” 宋 苏轼 《戏题巫山县用杜子美韵》:“直知难共语,不是故相违。”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然泛览古人日记,实与此道相违。”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