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道原骑牛歌

作者:陈舜俞 朝代:宋代

和刘道原骑牛歌原文

陈子无能久弃废,骑牛入山学遁世。
刘子有道忧天下,欲取相印乘驷马。
二子相逢湖水头,进退两忘俱未酬。
长歌对市人,闻者应揶揄。
君不见蔡泽不相终跃马,甯戚未遇先饭牛。
腰悬六黄印,廪食万户侯。
人生顾何常,古来海水生柔桑。
少华一峰已为谷,白日西出明朝阳。
男儿盖棺事乃了,目睫荣悴空悲凉。
水之曲,山之傍,岁穷且饮酒,富贵无相忘。

诗词问答

问:和刘道原骑牛歌的作者是谁?答:陈舜俞
问:和刘道原骑牛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舜俞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舜俞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无能

毫无能力

腐败无能

弃废

犹废弃;不用。旧题 汉 黄石公 《素书·遵义》:“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废。” 张商英 注:“自厚而薄人,则人才将弃废矣。” 南朝 梁 刘潜 《弹贾执傅湛文》:“﹝ 湛 ﹞近效残贫,贿赂狼藉,特逢解网,宥其餘命,自被弃废,尤怀怨愤。”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小艺片言之善,偏长一曲之材,皆欲养成,未尝弃废。”

入山

(1).进入山里。《史记·外戚世家》:“ 少君 年四五岁时,家贫……为其主人入山作炭。” 宋 苏轼 《与林天和长官》之二十:“知入山未还,即日想已还治。起居佳否?往来衝冒,然胜游计不为劳也。”《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又大兴土木,作 昭明宫 ,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

(2).指隐居。《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迁 观 为别驾从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袁暐 《献帝春秋》:“汝欲取 蜀 ,吾当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十四:“入山烧黄白,一旦化为灰。” 许杰 《<文艺批评与人生>自序》:“我既然还生活在人类社会里,也并不想出世,也不想入山。”

遁世

独自隐居,避开俗世;避世隐居

遁世绝俗

有道

(1) 有德有才或通达事理

(2) 指政治清明,有德政

就有道而正也。——清· 刘开《问说》

有道之士。——《吕氏春秋·察今》

忧天

担心天塌下来。喻多余的顾虑。亦以喻忧虑国家危亡。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和林卿韵》词之二:“畴昔忧天,如今怀土,田舍鸡肥社酒香。” 清 方文 《移尊过万茂先兼悼苏武子》诗:“华髮萧疎将蹈海,朱颜憔悴为忧天。” 清 魏源 《<公羊春秋>论下》:“忧天悯人不得已之心,百世如将见之。” 清 黄遵宪 《述怀》诗:“时时发狂疾,痛洒忧天泪。”参见“ 杞人忧天 ”。

相印

相投合,相一致。 鲁迅 《集外集·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在我自己,总仿佛觉得我们人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将各个分离,使大家的心无从相印。”

丞相之印。《战国策·秦策三》:“ 应侯 因谢病,请归相印。”《史记·张仪列传》:“乃以相印授 张仪 ,厚赂之。” 唐 韩愈 《桃林夜贺晋公》诗:“手把命珪兼相印,一时重叠赏元功。”

驷马

拉一辆车的四匹马

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水头

指水流的来势

水头很猛

进退

(1) 前进和后退

进退不由。——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进退无颜仪。——《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进退坐作之方。——宋· 苏轼《教战守》

进退维谷

(2) ∶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指言行适度

不知进退

两忘

(1).两者一起忘记。《庄子·大宗师》:“与其誉 尧 而非 桀 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唐 白居易 《分司洛中多暇数与诸客宴游醉后狂吟偶成十韵》:“性与时相远,身将世两忘。” 元 倪瓒 《听袁员外弹琴》诗:“两忘絃与手,流泉松吹声。”

(2).特指物我、身世两者一起忘记。《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南朝 梁武帝 《连珠》:“是以弘道归於兼济,至德由乎两忘。”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揆拙迷三雀,劳生昧两忘。”

长歌

(1).放声高歌。 汉 张衡 《西京赋》:“女娥坐而长歌,声清畅而蜲蛇。” 唐 李贺 《长歌续短歌》:“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髮。” 明 何景明 《赠郑佐》诗:“ 老郑 空同 客,长歌 北海 尊。” 清 邹容 《和西狩》:“目瞑负多久,长歌招国魂。”

(2).篇幅较长的诗歌。 唐 司空图 《冯燕歌》:“为感词人 沉下贤 ,长歌更与分明説。”

市人

(1).指集市或城中街道上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夫人 姜氏 归於 齐 ,大归也。将行,哭而过市曰:‘天乎! 仲 为不道,杀适立庶。’市人皆哭。”《后汉书·王霸传》:“ 光武 令 霸 至市中募人,将以击郎。市人皆大笑。”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四·谑对》:“﹝ 姜 吏部 如须 ﹞与 徐孝廉 昭法 友善,一日同行 閶门 市……相与抵掌大噱,市人皆惊。”

(2).市民;城市平民。《吕氏春秋·简选》:“驱市人而战之,可以胜人之厚禄教卒。”《宋史·食货志上》:“ 庆历 三年,詔民犯法可矜者别为赎令,乡民以穀麦,市人以钱帛。” 宋 周密 《武林旧事·端午》:“市人门首,各设大盆,杂植艾、蒲、葵花。” 明 沉国元 《再生纪异录》:“邑前居民神堂火起, 严大尹 拜灭之;戒市人勿张灯。”

(3).指市井流俗之人。《新唐书·康承训传》:“ 勛 军皆市人,嚣而狂,未阵即奔,相蹈藉死者四万。” 宋 沉遘 《淮阴侯庙》诗:“ 淮阴 本自市人子,始定三 齐 便请王。”

(4).市肆中人,商人。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宪宗 召市人估其价值,或云:‘至宝无价。’” 宋 苏轼 《与陈传道书》之三:“某方病市人逐利,好刊某拙文,欲毁其板,矧欲更令人刊邪?”

(5).泛指为生活名利而奔走之人。 明 高启 《晓凉》诗:“却喜閒身无事役,不须早逐市人行。”

揶揄

戏弄,侮辱

市人皆大笑,举手揶揄之。——《东观汉记·王霸传》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跃马

策马驰骋腾跃

跃马疾走。——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跃马大呼。——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甯戚

春秋 卫 人, 齐 大夫。《楚辞·离骚》:“ 宁戚 之謳歌兮, 齐桓 闻以该辅。” 王逸 注:“ 宁戚 修德不用,退而商贾,宿 齐 东门外。 桓公 夜出, 宁戚 方饭牛,叩角而商歌。 桓公 闻之,知其贤,举用为客卿,备辅佐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接疏》:“若积素行乃託政,则 宁戚 不显於 齐 矣。”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采英奇於仄陋,宣皇明於巖穴,此 宁子 商歌之秋,而 吕望 所以投纶而逝也。”一本作“ 寗 ”。

未遇

未得到赏识和重用;未发迹。《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宋 时有个鸿臚少卿,姓 满 ,因他做事没下稍,讳了名字不传,只叫他 满少卿 ;未遇时节,只叫他 满生 。”

饭牛

(1).喂牛,饲养牛。《庄子·让王》:“ 鲁 君闻 颜闔 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币先焉。 颜闔 守陋閭,苴布之衣,而自饭牛。”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卫庆》:“自是家产日滋,饭牛四百蹄,垦田二千亩。” 清 钱澄之 《田园杂诗》之四:“呼儿且饭牛,吾去烧东菑。”

(2).寓不慕爵禄,过劳动自适的生活之意。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平章生日丁卯》词序:“短衣饭牛而至旦,业已归耕;搢笏笼鸽以放生,末由旅贺。”《虞初新志》卷四引 清 林璐 《丁药员外传》:“卜筑东冈,躬自饭牛。”

(3).比喻贤才屈身于卑贱之事。语本《管子·小问》:“ 百里徯 , 秦国 之饭牛者也, 穆公 举而相之,遂霸诸侯。”又《吕氏春秋·举难》:“ 宁戚 欲干 齐桓公 ,穷困无以自进,於是为商旅将任车以至 齐 ,暮宿於郭门之外。 桓公 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甚盛,从者甚众。 宁戚 饭牛居车下,望 桓公 而悲,击牛角疾歌。 桓公 闻之,抚其僕之手曰:‘异哉!之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 卜式 拔於芻牧, 弘羊 擢於贾竖, 卫青 奋於奴僕, 日磾 出於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 唐 刘禹锡 《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古今相望,落落然如骑星辰,与夫起版筑饭牛者异矣。” 清 方文 《除夕咏怀》之四:“挽鹿实无偕隐妇,饭牛空有辟兵符。”

廪食

(1).仓储的粮食。 唐 沉亚之 《学解嘲对》:“客有以今廩食之不充,漕輓不胜於弊,是劳远而堕近以为问者。” 宋 范仲淹 《论西京事宜札子》:“然彼空虚已久,絶无储积,急难之时,将何以备?宜以将有朝陵之名,渐营廩食。”

(2).公家供给口粮。《韩非子·内储说上》:“ 南郭 处士请为王吹竽, 宣王 説之,廩食以数百人。”《史记·淮南衡山列传》:“遣其子母从居,县为筑盖家室,皆廩食给薪菜盐豉炊食器席蓐。”

(3).指公家供给的粮食。《汉书·苏武传》:“ 武 既至海上,廩食不至。”

万户侯

(1).食邑万户之侯。《战国策·齐策四》:“有能得 齐王 头者,封万户侯。”《史记·李将军列传》:“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 高帝 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明 何景明 《鲁连》诗:“不受万户侯,长揖千乘君。”

(2).用以泛指高爵显位。 唐 杜牧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诗:“谁人得似 张公子 ,千首诗轻万户侯。” 宋 陆游 《山中夜归戏作短歌》:“少年意薄万户侯,白首乃作穷山囚。” 毛 * 《沁园春·长沙》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何常

见“ 何尝 ”。

古来

自古以来

古来如此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唐· 李白《将进酒》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海水

(1) 海中或来自海中的水

海水浴

(2) 海洋中的水

(3) 海

海水不可斗量

柔桑

(1).指嫩桑叶。《诗·豳风·七月》:“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郑玄 笺:“柔桑,穉桑也。”《魏书·李安世传》:“良畴委而不开,柔桑枯而不採。” 宋 王安石 《郊行》诗:“柔桑採尽緑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

(2).始发芽的桑树。 唐 杜甫 《绝句漫兴》之八:“舍西柔桑叶可拈,江畔细麦復纤纤。”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词:“谁家寒食归寧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日西

(1).日向西方。《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灋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 郑玄 注:“﹝景﹞西於土圭,谓之日西,是地於日为近西也。”

(2).指傍晚。《素问·生气通天论》:“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一首赠张籍》诗:“假道经盟津,出入行涧冈。日西入军门,羸马颠且僵。”《醒世姻缘传》第五十回:“我们且自回去,等日西再来罢。”

明朝

〈方〉∶明天

男儿

(1) 男子汉

男儿有泪不轻弹

(2) 指丈夫

盖棺

指身故。 宋 苏轼 《提举玉局观谢表》:“臣敢不益坚素守,深念往愆……盖棺未已,犹怀结草之心。” 明 唐顺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铭》:“君自束髮至盖棺,未尝一日不兢兢砥厉名检。” 鲁迅 《花边文学·运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里的‘失’,是在非到盖棺之后,一个人的运命‘终是’不可知。”

目睫

(1).见“ 目不见睫 ”。

(2).眼睛和睫毛。两者距离极近,因喻近处或近时。 宋 司马光 《四言铭繫述》:“夫察目睫者不能见百步,瞻百步者亦不能见目睫。”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虽丘山之鉅、目睫之近,有蔽不自知者。”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转庵和尚》:“今 大清 恢復 闽 越 ,事业已成, 吴王 之败在於目睫。” 鲁迅 《书信集·致陶亢德》:“虽小品文之危机临于目睫,亦不思动矣。”

荣悴

(1).荣枯。 晋 陶潜 《形赠影》诗:“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明 王世贞 《醉后劝客饮》诗:“请看草木有荣悴,荣者何恩怨者谁。”

(2).喻人世的盛衰。《后汉书·邓禹传论》:“荣悴交而下无二色,进退用而上无猜情。” 晋 潘岳 《秋兴赋》:“虽末士之荣悴兮,伊人情之美恶。” 唐 郑薰 《赠巩畴》诗序:“闻公恬养澹逸,不屑于荣悴。”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方正》:“ 韩愈 与人交,荣悴不易,而观诸权门豪士,如僕隶焉。”《剪灯新话·富贵发迹司志》:“是以知普天之下,率土之滨,小而一身之荣悴通塞,大而一国之兴衰治乱,皆有定数,不可转移。” 梁启超 《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由是言之,则企业家果为国民经济之中坚,而企业之荣悴,与国民经济全体之荣悴,诚有桴鼓相应而丝毫无忒者,盖甚明也。”

空悲

指凄凉忧伤的胸怀。 唐 韩愈 《秋怀诗》:“离离掛空悲,慼慼抱虚警。”

饮酒

(1).喝酒。《国语·晋语一》:“﹝ 史苏 ﹞饮酒出。”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天下吏人,誥至后,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婚嫁、祠祀、饮酒、食肉。”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其时 司马氏 已想篡位,而 阮籍 名声很大,所以他讲话就极难,只好多饮酒,少讲话。”

(2).古代宴会时供食毕漱口的酒。《周礼·天官·酒人》:“共宾客之礼酒、饮酒而奉之。” 郑玄 注:“饮酒,食之酒。” 贾公彦 疏:“谓食时有酒者,《曲礼》云:‘酒浆处右。’则此非献酬酒,是酳口之酒也。” 孙诒让 正义:“盖食礼无献酬,唯有酳口,故别谓之饮酒。”

贵无

魏 晋 玄学的重要思想。谓以“无”为天地万物的精神本原。本于《老子》:“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代表人物为 何晏 、 王弼 。 晋 裴頠 《崇有论》:“察夫偏质有弊,而覩简损之善,遂阐贵无之议,而建贱有之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然滞有者全繫於形用,贵无者专守於寂寥,徒鋭偏解,莫诣正理。” 唐 李磎 《广废庄论》:“夫虚无用之心也,必凭於有者也;有之得行也,必存於虚也。是以有无相资,而后功立,独贵无贱有,固已疎矣。”

相忘

彼此忘却。《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宋 苏轼 《送穆越州》诗:“江海相忘十五年,羡君松柏蔚苍颜。” 白采 《被摈弃者》:“我宝宝一天一天的烦聒我,同伴都像与我相忘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