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手令

作者:佚名 朝代:唐代

招手令原文

亚其虎膺,曲其松根。以蹲鸱间虎膺之下,
以钩戟差玉柱之旁。潜虬阔玉柱三分,奇兵阔潜虬一寸。
死其三洛,生其五峰。

诗词问答

问:招手令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招手令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佚名招手令书法欣赏

佚名招手令书法作品欣赏
招手令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虎膺

手掌。《全唐诗》卷八七九载《招手令》:“亚其虎膺,曲其松根。”注:“虎膺,谓手掌;松根,谓指节。”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形貌·手》:“类书:虎膺,手掌也。”

松根

(1).松树的根。 唐 王绩 《游北山赋》:“杞叶煎羹,松根溜醥。” 宋 唐慎微 《重修政和证类本草·木·松脂》:“松根白皮,主辟穀不饥。”

(2).手指关节的隐语。《全唐诗》卷八七九载《招手令》:“亚其虎膺,曲其松根。”

蹲鸱

(1).大芋。因状如蹲伏的鸱,故称。《史记·货殖列传》:“吾闻 汶山 之下,沃野,下有蹲鴟,至死不飢。” 张守节 正义:“蹲鴟,芋也。” 晋 左思 《蜀都赋》:“坰野草昧,林麓黝儵,交让所植,蹲鴟所伏。” 刘逵 注:“蹲鴟,大芋也。”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是犹见 燕 晋 之枣栗、 岷 蜀 之蹲鴟,而欲以废五穀,岂不难哉!” 清 陈维崧 《满江红·江村夏咏》词:“论生计,蹲鴟一顷,菰蒲百亩。”

(2).饮酒猜拳时对大拇指的代称。《全唐诗》卷八七九载《招手令》:“以蹲鴟间虎膺之下,以鉤戟差玉柱之旁。”《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三年》“ 王章 置酒会诸朝贵,酒酣,为手势令” 元 胡三省 注:“会饮而行酒令以佐欢, 唐 末之俗也。《类説》曰……‘以蹲鴟间虎膺之下’,蹲鴟,大指也。”

(3).书法侧笔(点)的笔势。 明 张绅 《法书通释·八法》:“侧,蹲鴟而坠石。” 明 张绅 《法书通释·八法》:“﹝点法﹞或如蹲鴟,或如科斗,或如瓜瓣,或如栗子。”

玉柱

(1).石柱的美称。 唐 杜甫 《朝享太庙赋》:“升降之际,见玉柱生芝。” 宋 王仲旉 《南都赋》:“金铺绚日,玉柱凌烟。” 明 李梦阳 《秋怀》诗:“雕阑玉柱留天女,锦石秋花隐御舟。”

(2).玉制的弦柱。亦指代琴、瑟、筝等弦乐器。《文选·江淹<别赋>》:“掩金觴而谁御,横玉柱而霑軾。” 李善 注:“琴有柱,以玉为之。” 唐 杨巨源 《雪中听筝》诗:“玉柱泠泠对寒雪,清商怨徵声何切。” 南唐 冯延巳 《蝶恋花》词:“谁把鈿筝移玉柱,穿帘燕子双飞去。” 清 汪懋麟 《仲冬平山堂落成即席得五十韵》:“朱弦调玉柱,铁拨转檀槽。”

(3).指额上隆起的筋肉。《隋书·高祖记上》:“额上有玉柱入顶,目光外射。”

(4).筷子的美称。 南朝 梁 庾肩吾 《长安有狭斜行》:“三子俱来宴,玉柱击清甌。”

(5).指修道者死后鼻腔分泌物。据说这是成道的征象。 元 无名氏 《度柳翠》第四折:“鼻窍中两行玉柱,头直上万道金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祖》:“更数日而往,则玉柱下垂,坐化已久。”《醒世姻缘传》第二一回:“进去看他一看,只见他两条玉柱拄在膝上,不知从几时圆寂去了。”

(6).中指的别称。

(7).山药的别名。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四:“道人 沉天休 尝言:‘顷年採药其中,见一藤引蔓甚远,而叶亦特大,疑其非也,乃共掘之,大如柱,长数尺,盖亦山药也,大茎可享半月,戏目为玉柱。其后玉柱之名稍著……鬻山药者,利其易售,皆冒玉柱之名。’”

(8).馒头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饮食·馒头》:“《汇苑详注》:玉柱、灌浆,皆馒头之别称也。”

潜虬

见“ 潜虯 ”。

亦作“ 潜虬 ”。亦作“潜虯”。1.犹潜龙。喻有才德而未为世重用之人。 晋 左思 《蜀都赋》:“下高鵠,出潜虯。”《文选·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潜虯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李善 注:“虯以深潜而保真,鸿以高飞而远害。今已婴俗网,故有愧虯鸿也。” 唐 李白 《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诗:“令弟经济士,謫居我何伤。潜虬隐尺水,著论谈兴亡。” 唐 孟郊 《寄张籍》诗:“浮云何当来,潜虬会飞腾。”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二次大失败》:“ 李白 称之为‘经济士’,又称之为‘潜虯’(卧龙)。”

(2).无名指。《全唐诗》卷八七八载《招手令》:“潜虯阔玉柱三分,奇兵阔潜虯一寸。”自注:“潜虯,无名指也。”

三分

(1).谓一分为三。《左传·襄公十一年》:“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今天下三分, 益州 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清 唐孙华 《涿州怀古》诗:“三分 巴蜀 功成后,魂魄犹应恋故都。”

(2).指 三国 史话。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 霍四究 説《三分》, 尹常 卖《五代史》。”

(3).十分之三。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小姐盘夫》:“到如今,骨自道且説三分话,不肯全抛一片心。” 茅盾 《子夜》十七:“他们是不肯随便放过的,况又有三分酒遮了脸。”

十份中的三份。《诗·召南·摽有梅》“其实七兮” 唐 孔颖达 疏:“此梅虽落,其实十分之中尚七未落,已三分落矣。”

奇兵

出其不意突然袭击的军队

一寸

(1).十分为一寸。引申为微少。《韩非子·说林上》:“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汉 贾谊 《新书·五美》:“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无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晋书·庾亮传》:“冒亲以求一寸之用,未若防嫌以明至公。” 宋 杨万里 《初夏》诗之一:“雨后觅春无一寸,蔷薇花发釅燕脂。”

(2).指心。古人谓心为方寸之地,故称。 宋 苏轼 《次韵答王巩》诗:“我有方外客,颜如琼之英,十年尘土窟,一寸冰雪清。” 明 何景明 《过先墓》诗:“一寸未忘游子线,万年难觅 老莱 衣。”

(3).指光阴。 唐 李峤 《书》诗:“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参见“ 一寸阴 ”。

三洛

谓腕。《全唐诗》卷八七九载《招手令》:“死其三洛,生其五峰。”原注:“死其三洛,谓搔其腕;五峰,通呼五指也。”

五峰

指五个手指。《全唐诗》卷八七九载《酒令·招手令》:“死其三洛,生其五峰。”《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三年》“为手势令” 元 胡三省 注:“五峰,通呼五指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