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显挽词

作者:张嵲 朝代:宋代

刘忠显挽词原文

视死如归士,捐躯徇国臣。
杀身虽一概,为义岂无因。
孔墨休相并,张南仅比伦。
微公今史上,死节定何人。

诗词问答

问:刘忠显挽词的作者是谁?答:张嵲
问:刘忠显挽词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嵲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嵲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视死如归

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指不怕死

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史记·蔡泽列传》

捐躯

为国家、为正义而舍弃生命

为国捐躯

国臣

国君的臣属。《墨子·天志中》:“今国君诸侯之有四境之内也,夫岂欲其国臣万民之相为不利哉?”《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五年》:“ 魏 京兆王 愉 、 广平王 怀 国臣多骄纵,公行属请, 魏主 詔中尉 崔亮 穷治之。”

杀身

舍生;丧生。《墨子·兼爱中》:“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史记·楚世家》:“杀生以明君,臣之愿也。” 唐 卢纶 《雪谤后书事上皇甫大夫》诗:“岂言沉族重,但觉杀生轻。”《水浒传》第四回:“提辖恩念,杀身难报。”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 明 末,真有被谣言弄得遭杀身之祸的。”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 李泌 的归隐是要避免杀身的灾难。”

一概

全体,没有例外

无因

(1).无所凭借;没有机缘。《楚辞·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託乘而上浮?”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梦至荒野,遇大河,欲渡无因。” 清 吴伟业 《梅花庵同林若抚话雨联句》:“有待闻乾鹊,无因见皎蟾。”

(2).无故,无端。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路,众莫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世说新语·雅量》“ 宣武 与 简文 太宰共载”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续晋阳秋》:“﹝帝﹞雅有局镇。尝与 桓温 、太宰 武陵王 晞 同乘,至板桥, 温 密勑令无因鸣角鼓譟,部伍并惊驰……帝举止自若。”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对坐论岁暮,絃悲岂无因。”

(3).犹无须。 唐 元稹 《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人欺翻省事,官冷易藏威。但拟驯鸥鸟,无因用弩机。” 唐 罗虬 《比红儿》诗:“轻小休夸似燕身,生来占断紫宫春。 汉 皇若遇 红儿 貌,掌上无因著别人。”

孔墨

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与 墨 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 的并称。亦指儒 墨 二派。《韩非子·显学》:“ 孔 墨 之后,儒分为八, 墨 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 孔 墨 。 孔 墨 不可復生,将谁使定世之学乎?”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今文学言治则称 尧 舜 ,道行则言 孔 墨 ,授之政则不达。”《梁书·本纪总论》:“慕名好事,崇尚浮华,抑扬 孔 墨 ,流连 释 老 。” 唐 韩愈 《读<墨子>》:“ 孔子 必用 墨子 , 墨子 必用 孔子 ,不相用,不足为 孔 墨 。”

相并

并排;并列。 唐 朱庆馀 《宫词》:“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宋 范成大 《偶题》诗:“蕉心榴萼俱无赖,要与春衫相并红。”

比伦

比并;匹敌。《魏书·崔楷传》:“其实上叶御灾之方,亦为中古井田之利。即之近事,有可比伦。” 唐 方干 《朱秀才庭际蔷薇》诗:“绣难相似画难真,明媚鲜妍絶比伦。” 清 朱琦 《关将军挽歌》:“ 虎门 粤 咽喉,险要无比伦。”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 犹太 遗黎,性长居积, 欧 人之善贾者,莫与比伦。”

死节

(1).为保全节操而死。《楚辞·九章·惜往日》:“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谩而不疑。”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 唐 高适 《燕歌行》:“相看 * 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郭沫若 《南冠草》尾声:“我自己也是 中国 人,我要对于这些死节的先生们表示一点孝敬。”

(2).专指妇女为贞操而死。 汉 刘向 《列女传·楚昭贞姜》:“守义死节,不为苟生,处约持信,以成其贞,乃号之曰 贞姜 。” 清 李渔 《比目鱼·利逼》:“我们这段姻缘,是在戏场上做起的,既在场上成亲,就该在场上死节。”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