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醉

作者:黄今是 朝代:宋代

渔父醉原文

青烟何处淡孤洲,有客经年业一钩。
芳草渡头新贳酒,碧云天际已归舟。

诗词问答

问:渔父醉的作者是谁?答:黄今是
问:渔父醉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黄今是的名句有哪些?答:黄今是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孤洲

孤立的洲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丹水》:“城北半据在水中,左右夹涧深长,及春夏水涨,望若孤洲矣。” 南朝 梁 江淹 《报袁叔明书》:“水鸟立于孤洲,苍葭变於河曲。”

经年

(1) 经过一年或若干年

此去经年。——宋· 柳永《雨霖铃》

经年不往。——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卧病经年

(2) 全年

经年裹物之用。——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一钩

亦作“ 一钩 ”。 1.一个钩子。亦用于形容新月。 唐 韩偓 《雨村》诗:“雁行斜拂雨村楼,帘下三重幕一鉤。” 宋 惠洪 《秋夕示超然》诗:“一鉤窥隙月,数叶搅眠秋。” 元 贡师泰 《题丁元善炼师阳明楼》诗:“丹光散作霞千缕,劒气吹成月一鉤。” 茅盾 《子夜》十二:“满天的星,一钩细到几乎看不见的月亮。”

(2).汉字附在横、竖等笔画末端的一个笔画。因成钩形,故称。

芳草

(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渡头

同“ 1 渡口”

碧云

(1).青云;碧空中的云。《文选·江淹<杂体诗·效惠休“别怨”>》:“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 张铣 注:“碧云,青云也。” 唐 戴叔伦 《夏日登鹤岩偶成》诗:“愿借老僧双白鹤,碧云深处共翱翔。” 宋 刘克庄 《沁园春》词:“悵佳人未来,碧云冉冉;王孙去后,芳草萋萋。” 程善之 《古意》诗:“高城回首碧云边,玉漏淙淙天未曙。”

(2).喻远方或天边。多用以表达离情别绪。 唐 韦应物 《奇皎然上人》诗:“愿以碧云思,方君怨别餘。” 宋 王禹偁 《仲咸以四韵见寄因次原韵兼纾客情》:“喜霽未遑抽赋笔,劳君先惠碧云诗。” 宋 柳永 《倾杯》词:“最苦碧云信断,仙乡路杳,归雁难倩。”

天际

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归舟

返航归回的船只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顒望:招头凝望。)——宋·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