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惫坐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代

密室惫坐原文

如许头颅莫振矜,但寻曲几与枯藤。
余生不直一弹指,此病宁论三折肱。
何处丹房痴候火,谁家筹室强传灯?本来识字耕夫耳,今乃仍添百不能。

诗词问答

问:密室惫坐的作者是谁?答:范成大
问:密室惫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答:范成大名句大全

范成大密室惫坐书法欣赏

范成大密室惫坐书法作品欣赏
密室惫坐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如许

(1) 多么,这么

花儿美如许

(2) 如此多,那样多

这狗官竟贪污了如许资财

行路如许难,谁能不华发。——宋· 范成大《盘龙驿》

头颅

人的头

抛头颅,洒热血

振矜

倨傲;矜持。《文选·陆机<五等论>》:“一朝振矜,远国先叛。” 李善 注:“《公羊传》: 葵丘 之会, 齐桓公 震而矜之,叛者九国。震之者何?犹曰振振然。矜之者何?犹莫我若也。 何休 曰:‘震矜,色自美之貌。’”《老残游记》第九回:“见那女子……口颊之间若带喜笑,眉眼之际又颇似振矜,真令人又爱又敬。”

曲几

曲木几。古人之几多以怪树天生屈曲若环若带之材制成,故称。 宋 黄庭坚 《以小团龙及半挺赠无咎并诗用前韵为戏》:“曲几团蒲听煮汤,煎成车声绕羊肠。” 宋 邵雍 《初秋》诗:“曲几静中隐,衡门闲处开。”参见“ 曲木几 ”。

枯藤

(1).枯老的藤蔓。 宋 梅尧臣 《琅玡溪》诗:“枯藤垂溪水已消,溪水溅溅石间乱。” 元 马致远 《天净沙》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西游记》第二八回:“倒木横担深涧,枯藤结掛光峰。”

(2).称藤制的手杖。 宋 陆游 《丙辰上元前一日》诗:“自笑閒游本无定,兴阑随处倚枯藤。” 宋 戴复古 《辛丑岁暮》诗之三:“能扶双病脚,赖有一枯藤。”

余生

(1) 指人的晚年

(2) 幸存的生命

劫后余生

不直

(1).不正;不公。《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王使人上书告内史,内史治,言王不直。”《新唐书·严郢传》:“天下以 郢 挟宰相报仇为不直。”《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二年》:“辛亥,敕:民有诉讼,必先歷县州及观使处决,不直,乃听讼於臺省。”《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我自身也理不直,冤仇何时而报?”

(2).不以之为是;不信任。《汉书·韩延寿传》:“上由是不直 延寿 ,各令穷竟所考。”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庄廷鑨》:“ 之荣 告诸大吏,大吏右 庄氏 ,不直 之荣 。” 林纾 《与姚叔节书》:“既而足下南归,不居大学,有人言校长不直足下,寻校长亦不见直於学生,且不见直於司学之人,而校长行矣。”

(3).不值得。 宋 黄昇 《酹江月》词:“作赋吟诗空自好,不直一杯秋露。”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马僧》:“两盗,雏耳,虽相伺而眼眜,误赤金为钱鏹,故不直一下手。”

(4).不只;不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故知 季札 观辞,不直听声而已。”《北齐书·高昂传》:“父 翼 常谓人曰:‘此儿不灭我族,当大吾门,不直为州豪也。’”

一弹指

佛家语。《法苑珠林》卷三引《僧祇律》:“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后来诗文多作“一弹指顷”,表示极短的时间。 唐 白居易 《禽虫》诗之八:“何异浮生临老日,一弹指顷报恩讎。” 明 宋濂 《孤峰德公塔铭》:“尽付闍维三昧火,一弹指顷等虚空。” 赵朴初 《满庭芳·为人民大会堂作》词之一:“一弹指顷 恒 沙涌,楼殿重重。”

三折肱

(1).喻屡遭挫折。 宋 张侃 《岁时书事》诗:“年来三折肱,逢人漫称好。”

(2).古有“三折肱为良医”之语,因以“三折肱”指代良医。 宋 黄庭坚 《寄黄几复》诗:“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丹房

(1).道教炼丹的地方。亦指道观。 唐 王勃 《游庙山赋》:“见丹房之晚晦,知紫洞之宵寒。”《道藏》中有《丹房奥论》、《丹房须知》等书。

(2).神仙的住所。《海内十洲记·昆仑》:“碧玉之堂,琼华之室,紫翠丹房。” 清 龚自珍 《小游仙词》之一:“丹房不是漫相容,百劫修成忍辱功。”

(3).对道人的敬辞。《西游记》第十七回:“侍生 熊羆 顿首拜,启上大阐 金池老上人 丹房。”

(4).指红色的花冠或果实。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开丹房以四照,舒翠叶而九衢。” 宋 宋祁 《和宴相公九日郡宴》诗:“榴熟丹房解,萸香紫粒繁。”

候火

(1).烽火。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十九:“候火云峰峻,悬军幕井乾。” 唐 范成大 《太师陈文恭公挽词》之二:“候火朝连夕,筹帷决纵擒。” 明 王世贞 《书庚戌秋事》诗:“传闻胡马塞回中,候火 甘泉 极望同。”

(2).候馆迎客之灯火。 唐 李郢 《送刘谷》诗:“邮亭已送轻车发,山馆谁将候火迎。”

谁家

(1).何家,哪一家。《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问那人道:‘你是谁家伴当?怎地只顾将酒食来请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举人 道:‘去年在谁家作馆?’”

(2).谁,何人。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咏曰:‘眼心俱忆念,心眼共追寻;谁家解事眼,副着可怜心?’”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他题的名姓儿别,语话儿差,空着我担个没来由牵掛,这不识羞的汉子你是谁家?” 孙犁 《澹定集·致铁凝信(三)》:“ 鲁迅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列有对照表(即真人与书中人),也没有听说有谁家向作者提出抗议,或是起诉。”

(3).何处。 唐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 洛 城。” 宋 张元干 《石州慢》词:“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一折:“贪和你书生打话,畅好是兜兜搭搭,因此上不知明月落谁家。”

(4).怎样。 唐 王建 《寄刘蕡问疾》诗:“年少病多应为酒,谁家将息过今春。” 宋 张炎 《数花风·别义兴诸友》词:“好游人老,秋鬢芦花共色。征衣犹恋去年客。古道依然黄叶,谁家萧瑟!”

(5).怎能。 唐 韩愈 《杏园送张彻侍御归使》诗:“归来身已病,相见眼还明。更遣将诗酒,谁家逐后生。” 宋 吴文英 《瑞龙吟·送梅津》词:“ 西湖 到日,重见梅鈿皱。谁家听琵琶未了,朝驄嘶漏。”

(6).为什么。 宋 苏轼 《秋兴》诗之一:“野鸟游鱼信往还,此身同寄水云间。谁家晚吹残红叶,一夜归心满旧山。” 宋 苏轼 《谢人见和前篇》之二:“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湖上道院》曲:“ 双井 先春採茶, 孤山 带月锄花,童子谁家,贪看 西湖 ,懒诵《南华》。”

(7).甚么。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出:“生:适来听得一派乐声,不知谁家调弄?众:《烛影摇红》。” 钱南扬 校注:“谁家调弄,犹云‘甚么曲调’。” 宋 张炎 《台城路·抵吴书寄旧友》词:“雁拂沙黄,天垂海白,野艇谁家分晓?”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8).甚么东西。 唐 杜甫 《少年行》:“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牀。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三本第十二出:“[鬼母云]谁家一个黄口孺子,焉敢駡我?”参见 张相 《诗词曲语词汇释·谁家》。

筹室

佛家指说法证果之室。 宋 范成大 《密室惫坐》诗:“何处丹房痴候火,谁家筹室强传灯?” 沉钦韩 注:“《翻译名义》: 优波毱多国 城东五六里巖间,有石室高二十餘尺,广三十餘尺,四寸细筹填积其内,尊者近护説法,化道夫妻俱証罗汉果者,乃下一筹。”

传灯

亦作“ 传鐙 ”。1.佛家指传法。佛法犹如明灯,能破除迷暗,故称。 唐 崔顥 《赠怀一上人》诗:“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 唐 刘禹锡 《送僧元暠南游》诗:“传鐙已悟无为理,濡露犹怀罔极情。” 五代 李中 《贻毘陵正勤禅院奉长老》诗:“愿作传灯者,忘言学浄名。” 清 薛雪 《一瓢诗话》:“ 杜 诗云:‘毫髮无遗恨,波澜独老成’,最为诗家传灯衣鉢。”

(2).指佛像前或人将死时脚后的长明灯。 唐 杜甫 《望牛头寺》诗:“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 仇兆鳌 注:“ 赵 曰:‘此长明灯也,借传灯言之。’”《红楼梦》第十四回:“这日乃五七正五日上,那应佛僧正开方破狱,传灯照亡,参 阎君 ,拘都鬼,延请 地藏王 ,开金桥,引幢旛。” 王闿运 《衡州西禅寺碑》:“见传灯之欲灭,感大宅之先坏。”

本来

(1) 从一开始

(2) 向来,原来

(3) 原先;先前

(4) 理所当然

识字

认识文字

耕夫

农夫。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治化》:“樵者目金以知耻,耕夫让畔以成仁。” 唐 张继 《阊门即事》诗:“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明 刘基 《郁离子·螇螰》:“耕夫牧子,莫不荷戈以拒 秦 。”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