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言三首·其三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喻言三首·其三原文

礛䃴以攻玉,玉成弃礛䃴。

范模以陶磁,磁就置范模。

问学与政事,况更非两途。

何因政劳勚,云致学荒疏。

谁能不忘本,是谓贤者徒。

诗词问答

问:喻言三首·其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喻言三首·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三

参考注释

攻玉

(1).谓将玉石琢磨成器。《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朱熹 集传:“两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为器,得以成焉。”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玉》:“﹝中国解玉沙﹞精粹如麵,借以攻玉,永无耗折。”

(2).喻匡正过错。《花月痕》第五回:“于是故人阁部,念攻玉之情,敦分金之谊。”

玉成

敬辞,促成

贫贱忧戚,庸玉女(汝)于成也。——张载《西铭》

一应所用,弟子自当准备,烦望长老玉成,幸甚。——《水浒传》

此事全靠您玉成

范模

犹楷模。 宋 叶适 《夫人王氏墓志铭》:“父实南士,家垂范模。” 明 李东阳 《伍公神道碑铭》:“乡有文献,家有范模。”

问学

(1).求知;求学。《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 郑玄 注:“问学,学诚者也。”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学记》云:‘善待问者如撞鐘,叩之小者则小鸣,叩之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谓善问学者,必待尽其词理委曲之意。” 明 宋濂 《故绍庆路儒学正柳府君墓志铭》:“府君为儿时,重迟不戏,潜心於问学,及壮,益孳孳自治。”

(2).犹学问。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试将此酒反观我,胸中问学当日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五》:“ 用修 自以工考订饶问学,而 仲弘 、 天挺 ,屡以无辜遭剧詆,不亦寃哉。” 吴佐清 《中国仿行西法纺纱织布应如何筹办俾国家商民均获利益论》:“鯫生问学素陋,闻见不多,拉杂成篇,不知有当於万一否。”

政事

政府施政的事务

过问政事

何因

什么缘故,为什么。《周书·薛善传》:“时 晋公 护 执政,仪同 齐轨 语 善 云:‘兵马万机,须归天子,何因犹在权门。’” 唐 韦应物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诗:“何因北归去, 淮 上对秋山。” 宋 叶适 《寄吕巽伯换酒亭》诗:“自可全将醒前了,何因偏向醉中逃!”

劳勚

劳苦。 唐 陈子昂 《为张著作谢父官表》:“虽业艺无纪,劳勩不闻,小心恭勤,实免愆过。” 宋 王安石 《乞免使相充观察使第一表》:“自顾衰骸,已难胜于劳勩;数违明詔,实仰冀于矜怜。” 清 郑鉽 《送族弟瀛州之官安县七十韵》:“既已身许国,安可避劳勩。”

荒疏

(1) 没有注意而失礼

我一时的荒疏,未能看见寨主,得罪,得罪!——《小五义》

(2) 浮躁、荒唐

举止荒疏

(3) 久未练习;怠惰不勤于学

能不

(1).犹言而不。《诗·卫风·芄兰》:“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马瑞辰 通释:“按能字古读若耐,声与乃相近,而义亦同。能即乃也,乃犹而也。言虽则佩觿,而不我知也。”

(2).岂能不。谓不能不。 唐 白居易 《忆江南》词之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緑如蓝,能不忆江南!”

同“ 能否 ”。《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常从容与 信 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忘本

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