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战舰

作者:陈造 朝代:宋代

次韵战舰原文

下濑千艘旧擅名,汉家虓将况飞英。
呼韩款渭人胥后,小耿平齐事竟成。
击楫定无违庙算,覆盂端有奠神京。
圣君动静天人合,持满何妨亦定倾。

诗词问答

问:次韵战舰的作者是谁?答:陈造
问:次韵战舰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造的名句有哪些?答:陈造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下濑

(1). 汉 代将军名号。《汉书·南粤传》:“故归义 粤 侯二人为戈船、下瀨将军,出 零陵 ,或下 离水 ,或抵 苍梧 。”

(2).指水军。 唐 李峤 《军师凯旋自邕州顺流舟中作》诗:“尚想 江陵 阵,犹疑下濑师。” 唐 张仲素 《涨昆明池赋》:“獱獭呈形,有类於文身之俗;鳧鷖乱响,如习乎下瀨之师。”

(3).指下濑船。 清 吴伟业 《桃核船》诗:“ 汉 家水战习 昆明 , 曼倩 偷来下瀨横。”详“ 下瀨船 ”。

擅名

(1).僭越名分。《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入 齐 则独闻 淖齿 而不闻 齐王 ,入 赵 则独闻 李兑 而不闻 赵王 。故曰:人主不操术,则威势轻而臣擅名。”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司马 子反 为其君使,废君命,与敌情,从其所请,与 宋 平,是内专政而外擅名也。专政则轻君,擅名则不臣。”

(2).享有名声。《晏子春秋·问上四》:“是上独擅名,而利下流也。” 唐 钱起 《送陆贽擢第还苏州》诗:“乡路归何早, 云间 喜擅名。”《二刻拍案惊奇》卷二:“ 妙观 道:‘奴家偶以小艺擅名国中,不想遇着高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杜律细》:“ 芜湖 萧尺木 云从 ,以画擅名 江 左。”

汉家

即汉朝

汉家山东二百州。—— 唐· 杜甫《兵车行》

为汉家除残去秽。——《资治通鉴》

虓将

猛将。《新唐书·薛仁贵传》:“师还,帝谓曰:‘朕旧将皆老,欲擢驍勇付閫外事,莫如卿者。朕不喜得 辽东 ,喜得虓将。’”《新唐书·苏颋传》:“兵法先声后实,陛下姑班亲征之詔,而敕虓将谋夫投会济师。”

飞英

(1).飘舞的雪花。 宋 辛弃疾 《永遇乐·赋梅雪》词:“问讯无言,依稀似妒,天上飞英白。”

(2).比喻行文流畅。 明 陈子龙 《送宋辕公应试金陵》诗:“操笔飞英纵所如,六季文章体更疏。”

呼韩

(1). 汉 时 匈奴 单于 呼韩邪 的省称。《文选·张衡<东京赋>》:“ 宣 重威以抚和戎狄, 呼韩 来享。” 薛综 注:“《汉书·宣(帝)纪》曰:‘ 呼韩邪 单于欵 五原塞 ,愿奉国珍。’” 清 赵翼 《古来吟明妃杨妃者多失其平》诗:“远嫁 呼韩 岂素期?请行似怨不同时。”

(2).古代亦借指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首领。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序》:“自我皇 宋 之承天命也……岂徒世无穷人,民获休息,朝 呼韩 ,罢酤铁而已哉?” 宋 辛弃疾 《水龙吟·再和以寿南涧》词:“甚年年却有, 呼韩 塞上,人争问, * 否?” 清 杜诏 《隋堤曲》:“将兵西域再征 辽 , 呼韩 稽顙诸蕃朝。”

齐事

斋事。《周礼·春官·鬯人》:“凡王之齐事,共其秬鬯。”

击楫

亦作“ 击檝 ”。指 晋 祖逖 统兵北伐,渡 江 中流,拍击船桨,立誓收复中原的故事。后亦用为颂扬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壮志之典。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词:“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元 戴良 《怀宋庸庵》诗:“ 祖逖 念时空击檝, 仲宣 多难但登楼。” 清 顾炎武 《京口即事》诗之一:“ 祖生 多意气,击楫飞中流。” 清 徐釚 《晚发京口》诗:“已从击楫悲荒垒,更想沉舟听鼓鼙。”参见“ 击楫中流 ”。

无违

(1).没有违背;不要违背。《书·多士》:“非我一人奉德不康寧,时惟天命,无违。”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三:“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宋 文天祥 《赠莆阳卓大著顺宁精舍三十韵》:“ 伯奇 令无违, 申生 恭不贰。”

(2).特指不要违反礼法、天道。《论语·为政》:“ 孟懿子 问孝,子曰:‘无违。’” 杨伯峻 注引 黄式三 《<论语>后案》:“古人凡背礼者谓之违。” 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之三:“至人秉元化,动静体无违。”

庙算

亦作“ 庙筭 ”。朝廷或帝王对战事进行的谋划。《孙子·计》:“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张预 注:“古者兴师命将,必致斋於朝,授以成算,然后遣之,故谓之庙算。”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曹景宗》:“伏惟圣武英挺,略不世出,料敌制变,万里无差,奉而行之,实弘庙筭。”《旧唐书·李绛传》:“朝有正人,时称令德,入参庙算,出总师干。” 明 刘基 《感兴》诗之三:“神谋不是閭阎识,庙筭谁闻黼扆思。” 清 秦松龄 《杂感》诗:“授鉞亲贤庙算强,旌旗万里作巖疆。”

覆盂

亦作“ 覆杅 ”。倒置的盂。喻稳固、安定。《韩诗外传》卷九:“君子之居也,绥如安裘,晏如覆杅。”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天下震慴,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於覆盂。” 唐 张说 《开元正历握乾符颂》:“四海有覆盂之安。” 宋 王禹偁 《拟留侯与四皓书》:“既而革 秦 之暴,纂 尧 之绪,定覆盂之固,成垂拱之风。”

神京

京城

圣君

(1)

(2) 对德才高超者的尊称

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荀子》

(3) 中国史前的虚构的理想的统治者

动静

(1) 指动作或说话发出的声音

(2) 消息;情况

牢城营里都没有动静。——《水浒传》

天人

(1) 天和人;天象和人事

天人之际

天人合一

(2) 仙人;神人;才能或容貌出众的人

(3) 特指天子

持满

(1).犹持盈。《荀子·宥坐》:“ 子路 曰:‘敢问持满有道乎?’ 孔子 曰:‘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於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沁水》:“五行险固,德能覆也,内贡迴矣,使吾 * ,则伐我难也,君子以为能持满。”

(2).拉满弓弦。《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军士吏被甲,鋭兵刃,彀弓弩,持满。” 唐 刘禹锡 《泽宫》诗序:“密彀持满,遡风蜚缴者数矣。”《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寨中惧,人持满以待。”

(3).谓持酒满杯。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二》:“ 夫 行酒至 蚡 , 蚡 曰:‘不得持满。’” 元 顾瑛 《金粟冢中秋日燕集》诗:“持满向君语,借箸请为筹。”

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定倾

使危险的局势或即将倾覆的国家转为稳定。《国语·越语下》:“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 韦昭 注:“定,安也;倾,危也。” 汉 桓宽 《盐铁论·备胡》:“古者,明王讨暴卫弱,定倾扶危,则小国之君悦。讨暴定倾,则无罪之人附。” 晋 葛洪 《抱朴子·贵贤》:“唯识玩弄可以悦心志,不知奇士可以安社稷,犀象珠玉无足而至自万里之外,定倾之器能行而沦乎四境之内。” 清 薛福成 《援越南议上》:“刚柔互济,策力兼用,提倡风气,贤才益兴,定倾济变,决於须臾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