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踰旬既止复作江遂大涨一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原文

墙角蚊雷喧甲夜,湿星昏昏出云罅。
临堂仰占久叹吒,悬知龙君未税驾。
行人困苦泥没胯,居人悲啼江入舍。
便晴犹可望秋稼,努力共祷城南社。

诗词问答

问:《大雨踰旬既止复作江遂大涨一》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墙角

相邻墙壁的交角

蚊雷

蚊群飞时所发出的巨大声音。语本《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众喣漂山,聚蟁成靁。” 颜师古 注:“蟁,古蚊字;靁,古雷字。言众蚊飞声有若雷也。” 宋 陆游 《宿沱江弥勒院》诗:“蛙吹喧孤枕,蚊雷动四廊。”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二折:“对千里青山,两岸啼猿,愁的是三秋雁字,一夏蚊雷,二月芦烟。”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四:“我们常常看见‘蚊雷’的字眼,总以为那不过是一个过火的形容词,如今身历其境,才知道它的确切。”

甲夜

初更时分。《东观汉记·明帝纪》:“甲夜读众书,乙更尽乃寐。”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 汉 魏 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元年》:“自甲夜至五鼓, 爽 乃投刀於地曰:‘我亦不失作富家翁!’” 胡三省 注:“甲夜, * 也。”参见“ 五夜 ”。

昏昏

(1).昏暗貌;阴暗貌。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 乐浪 之东,有背明之国……在 扶桑 之东,见日出于西方,其国昏昏常暗,宜种百穀。” 南朝 陈 阴铿 《行经古墓》诗:“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沉。” 宋 洪迈 《夷坚乙志·云溪王氏妇》:“步於沙莽中,天气昏昏,不能辨早暮。” 明 贝琼 《殳山隐居夏日》诗:“病客从教懒出村,两山一月雨昏昏。”

(2).糊涂;愚昧。《老子》:“众人昭昭,我独昏昏。”《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清 萧山庸闲叟 《秋女士赞》:“昏昏大吏,忽搆兵戎。”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危言为人所不乐闻,大抵愿昏昏以死。”

(3).神志昏沉;昏迷。 唐 温庭筠 《春江花月夜词》:“蛮弦 代 写曲如语,一醉昏昏天下迷。” 宋 洪迈 《夷坚丁志·薛贺州》:“ 郑 人 薛鋭 仲藏 为 贺州 守,晚治事且退,意绪忽昏昏不佳,枕胡牀假寐。”《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早上开船,这客人情思还昏昏的,到了此刻,看见被囊开了,才晓得被人偷了去。” 叶圣陶 《城中·微波》:“他脑际有点昏昏,口里非常渴燥。”

(4).视力昏花模糊。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吾郡中亦有一人……两目昏昏然,不甚见物。”

云罅

云朵间的缝隙。 宋 邵雍 《秋怀》诗之三五:“土口风天行,云罅日微漏。” 金 元好问 《李峪园亭看雨》诗:“山灵亦愁归厚夜,半面时时见云罅。” 茅盾 《子夜》十七:“没有风。淡青色的天幕上停着几朵白云,月亮的笑脸从云罅中探视下界的秘密。”

叹吒

见“ 叹咤 ”。

||

亦作“ 嘆咤 ”。由于愤激而慨叹。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 怀玉 ( 李怀玉 )抱冤无诉,於狱中垒石象佛,默期冥报,时近腊日,心慕同儕,嘆吒而睡。”《资治通鉴·魏高贵乡公甘露三年》:“ 吴主 大怒,上马带鞬执弓欲出,曰:‘孤 大皇帝 适子,在位已五年,谁敢不从者!’侍中近臣及乳母共牵攀止之,不得出,嘆咤不食,駡 全后 曰:‘尔父憒憒,败我大事!’”

悬知

料想;预知。 北周 庾信 《和赵王看伎》:“悬知曲不误,无事畏 周郎 。”《太平广记》卷七一引《玄门灵妙记》:“法之效验,未敢悬知。” 宋 秦观 《和东坡红鞋带》:“悬知百年事已定,却笑列仙形甚臞。” 明 吴承恩 《移竹寺中得诗》之四:“悬知此君意,亦自要狂夫。”

龙君

龙王

洞庭龙君。—— 唐· 李朝威《柳毅传》

税驾

犹解驾,停车。谓休息或归宿。税,通“ 捝 ”、“ 脱 ”。《史记·李斯列传》:“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司马贞 索隐:“税驾,犹解驾,言休息也。 李斯 言己今日富贵已极,然未知向后吉凶,正泊在何处也。”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尔迺税驾乎 蘅皋 ,秣駟乎 芝田 。” 唐 马戴 《寄广州杨参军》诗:“税驾 楚山 广,扬帆 湘水 深。”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才识》:“ 亿 叹而泣曰:‘家本寒素,今富贵骤至,不知税驾地矣。’”

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困苦

(1) 艰难穷苦

战争所留下的种种损坏和困苦

困苦备尝

(2) 穷苦

(3) 困难

如果那人不将三国的事情讲完,他的豫备就决不至于这么困苦,他最熟悉的就是三国。——鲁迅《彷徨》

居人

住在家里的人;居民

巷无居人

悲啼

哀伤啼哭;哀鸣。 唐 李白 《夜坐吟》:“冰合井泉月入闺,金釭青凝照悲啼。”《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姑娘这才止住了悲啼。” 郭沫若 《失巢的瓦雀》诗:“不息的鸣蝉哟,都只死呀死呀地悲啼。”

入舍

入赘。旧时男子在女家结婚,成为女家的一员。《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押司娘道:‘第一件,我死的丈夫姓 孙 ,如今也要嫁箇姓 孙 的……第三件,不嫁出去,则要他入舍。’”

犹可

(1).尚可;还可以。《孟子·万章下》:“腊较犹可,而况受其赐乎?”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二》:“言犹可也,至于以貌取人,虽愚夫知其不可,而谓圣人为之乎?” 叶圣陶 《四三集·一个练习生》:“啊,那张‘进局须知’,不看犹可,一看之后,我的兴奋的心脏,简直停止了跳动!”

(2).谓也可以。《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

望秋

(1).盼望秋收。《隋书·高祖纪上》:“谋新去故,如农望秋。”

(2).接近秋天。参见“ 望秋先零 ”。

努力

尽量将力量使出来

努力钻研业务

南社

辛亥革命时期的进步文学团体。由 陈去病 、 高旭 、 柳亚子 等发起,于1909年成立于 苏州 。其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对 清 王朝的专制统治。早期参加者多同盟会成员,其后流品渐杂。社员曾达千余人。1923年因内部分化而停止活动。该社成员所作诗文,辑为《南社丛刻》,共出二十二集。 柳亚子 《胡寄尘诗序》:“余与同人倡南社,思振 唐 音以斥傖楚,而尤重布衣之诗,以为不事王侯,高尚其志,非肉食者所敢望。” 宁调元 《南社集序》:“吾友 高 子 钝剑 柳 子 亚卢 等,既以诗词名海内,復创南社,以网罗当世骚人奇士之作,蔚为巨观。 钟仪 操南音,不忘本也。” 鲁迅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即如 清 末的南社便是鼓吹革命的文学团体,他们叹 汉 族的被压制,愤 满 人的凶横,渴望着‘光复旧物’。但 民国 成立以后,倒寂然无声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