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可道红同馆於都统衙

作者:程公许 朝代:宋代

和可道红同馆於都统衙原文

于理玄同孔老瞿,客尘觉似淅消除。
一生嚼蜡有余味,两载离家难几书。
君已杰心参祖意,我犹滞相问童初。
宝岩不作桑间恋,榆馆能来慰索居。

诗词问答

问:和可道红同馆於都统衙的作者是谁?答:程公许
问:和可道红同馆於都统衙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程公许的名句有哪些?答:程公许名句大全

程公许和可道红同馆於都统衙书法欣赏

程公许和可道红同馆於都统衙书法作品欣赏
和可道红同馆於都统衙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玄同

(1).谓冥默中与道混同为一。《老子》:“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鋭,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苏辙 解:“默然不言,而与道同矣。”《庄子·胠箧》:“削 曾子 之行,钳 杨 墨 之口,攘弃仁义,天下之德玄同矣。” 成玄英 疏:“与玄道混同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 鲍敬言 著论云﹞万物玄同,相忘于道。”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途经华山》:“灵居虽窅密,睿览忽玄同。”

(2).相一致;混同。《晋书·陆玩传》:“臣闻至公之道,上下玄同,用才不负其长,量力不受其短。” 章炳麟 《印度人之论国粹》:“ 带氏 曰:‘今日为 亚洲 计,独立其先也;均平生分其稍次也;玄同彼是,泯灭政法,其最后也。’”

孔老

孔子 与 老子 的并称。 汉 枚乘 《七发》:“使之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 孔 老 览观, 孟子 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此亦天下要言妙道也。”《后汉书·冯衍传下》:“然后闔门讲习道德,观览乎 孔 老 之论,庶几乎 松 乔 之福。”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自三五以来,暨于 孔 老 ,洗心佛法,要将有人,而献酬之跡,曾不乍闻者何哉?”

客尘

(1).佛教语。指尘世的种种烦恼。《维摩诘经·问疾品》:“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注:“ 什 曰:心本清净,无有尘垢,尘垢事会而生,於心为客尘也。 肇 曰:心遇外缘,烦恼横起,故名客尘。”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如久澄水,如新磨镜,外照多像,内见众病,既除客尘,又还自性。” 唐 独孤及 《佛顶尊胜陀罗尼幢赞》:“故大音传於密教,茫茫五浊,客尘覆之。” 宋 苏轼 《胜相院经藏记》:“愿我今者,作是偈已,尽未来世,永断诸业,客尘妄想,及诸理障,一切世间,无取无舍,无憎无爱,无可无不可。” 明 汪廷讷 《狮吼记·住锡》:“金枷玉锁何时脱,蝇利蜗名镇日奔。生恶趣,惹客尘,胶胶扰扰只贪嗔。”

(2).旅途中所受的风尘。喻旅途劳顿。 宋 范成大 《题如梦堂壁》诗:“片云不载归梦,两鬢全供客尘。”

消除

使不存在;除去

消除核战争

消除每一个差错

一生

整个生命期间

嚼蜡

比喻无味。《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於横陈时,味如嚼蜡。” 宋 王安石 《示董伯懿》诗:“嚼蜡已能忘世味,画脂那更惜时名。” 清 吴乔 《答万季埜诗问》:“ 仲默 才最秀,亦以见处不深,用於摹拟,入目灿然,吟咏即如嚼蜡。” 郁达夫 《沉沦》:“他觉得学校里的教科书,真同嚼蜡一般,毫无半点生趣。”

有余

(1) 有剩余

绰绰有余

(2) 有零

五十有余

家难

家中遭遇的重大不幸事故。《史记·乐书》:“ 成王 作颂,推己惩艾,悲彼家难,可不谓战战恐惧,善守善终哉?” 张守节 正义:“家难,谓 文王 囚 羑里 , 武王 伐 紂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王夫人 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 宋 苏舜钦 《上三司副使段公书》:“偶奏赋上前,得及第,命宰 以蒙 ,才两月,以家难离官,下邑民遮道助嘷泣,又嘆息有若惜其去者。”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七:“余自遘家难时,槖饘之暇,杜门块处。”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 重论文斋 ,旧名 悦我轩 ,平屋三楹,前饶花木,后俯清池,为先君 晚闻公 读书之所, 端履 幼亦肄业其中,后遭家难,鹊巢久被鳩居。”

祖意

(1).祖师的心意。 唐 李山甫 《赋得寒月寄齐己》:“高谢万缘消祖意,朗吟千首亦师心。” 宋 范成大 《仲行再示新句复次韵述怀》:“神仙懒学古, 浮丘 祖意慵。”

(2).指仿效他人诗文的含意。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六》有《〈沉园〉诗祖意》,谓 宋 陆游 《沉园》诗仿 唐 妓 徐月英 《送人》诗意。《光明日报》1982.7.11:“笔者以为‘何瓦琴句’的上联,祖意于 三国 虞翻 的一段话。”

相问

(1).互相赠送。《礼记·杂记下》:“相问也,既封而退。” 郑玄 注:“相问,尝相惠遗也。”《国语·吴语》:“王乃之坛列,鼓而行之,至於军,斩有罪者以徇,曰:‘莫如此以环瑱通相问也。’” 韦昭 注:“问,遗也。通,行赂以乱军。”

(2).询问,质问。《水浒传》第二四回:“那厮一定强不过我!且慢慢地相问他。”

不作

(1).不兴起;不兴盛。《礼记·乐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 孔颖达 疏:“不作,谓不动作也。”《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 赵岐 注:“不作,圣王之道不兴。”《韩诗外传》卷三:“无令财货上流,则逆不作。”《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昔 成 康 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 李善 注:“作,兴也。”

(2).不耕作;不写作。《史记·赵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一:“诗人长不作,千载尚风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老残游记》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带兵器,所以这拳法专为保护身命的。”

桑间

(1).指 桑间 之咏。泛指 * 之音。 秦 李斯 《谏逐客书》:“ 郑 卫 桑间 、《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真伪颠倒,玉石混淆;同‘广乐’於 桑间 ,钧龙章於卉服。”参见“ 桑间濮上 ”。

(2).指男女幽会之地。 明 徐元 《八义记·阴陵相会》:“那日桑间相会,谁知此地重逢。”参见“ 桑间濮上 ”。

(3).桑林中。 唐 白居易 《春村》诗:“二月村园暖,桑间戴胜飞。”

索居

孤身独居

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礼记·檀弓上》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