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慢

作者:蔡伸 朝代:宋代

苏武慢原文

雁落花平沙,烟花笼寒冰,古垒鸣笳声断。
青山隐隐,败叶萧萧,天际暝鸦零乱。
楼上黄昏,片帆千里归程,年华将晚。
望碧云空暮,佳人何处?梦魂俱远。
忆旧游,邃馆朱扉,小园香径,尚想桃花人花。
书盈锦轴,恨满金徽,难写寸心幽怨。
两地离愁,一尊芳花,凄凉危栏倚遍。
尽迟留,凭仗西风,吹干泪眼。

诗词问答

问:苏武慢的作者是谁?答:蔡伸
问:苏武慢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武慢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蔡伸的名句有哪些?答:蔡伸名句大全

蔡伸苏武慢书法欣赏

蔡伸苏武慢书法作品欣赏
苏武慢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平沙

(1).指广阔的沙原。 南朝 梁 何逊 《慈姥矶》诗:“野雁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唐 张仲素 《塞下曲》:“朔雪飘飘开 雁门 ,平沙歷乱转蓬根。”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平沙细浪欲尽,陡起忽千寻。”

(2).含沙量一般的沙地。对“轻沙”、“重沙”而言。《清史稿·食货志一》:“ 河南 沙荒地三万三千餘顷。可垦者分三等:曰轻沙,曰平沙,曰重沙。”

烟花

(1) 即烟火(也叫焰火),一种燃放时能发出各种颜色的火花而供观赏的东西

(2) 娼妓

我怕你迷恋烟花,堕你进取之志。——《元曲选》

寒冰

亦作“ 寒氷 ”。寒冷的冰。《诗·大雅·生民》:“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 晋 陆机 《从军行》:“夏条集鲜藻,寒冰结衝波。” 元 王士熙 《玉环引送伯庸北上》诗:“推雪漉寒氷,凝此英琼瑶。” 清 钱谦益 《石田翁画奚川八景图歌》:“ 有竹庄 中好宾主,寒冰栗玉清眉须。”

古垒

古代留下的壁垒。 宋 陆游 《汉宫春》词:“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 元 段克己 《云中暮雨》诗:“古垒云藏一径微,河山依旧昔人非。”

鸣笳

(1).笳笛。古管乐器名。 汉 时流行于 西域 一带少数民族地区,初卷芦叶为之,后改用竹。《六韬·军略》:“击雷鼓,振鼙、鐸,吹鸣笳。”

(2).吹奏笳笛。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亦作进军之号。 三国 魏 曹丕 《与梁朝歌令吴质书》:“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托乘於后车。” 宋 王安石 《晏元献挽辞》之一:“萧瑟城南路,鸣笳上九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孝感之战》:“其垒外松棚下,餘贼方瞭望,余骤发矢伤数人,贼错愕间, 江西 兵展旗鸣笳以进。”

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隐隐

(1) 不分明的样子

隐隐的雷声

(2) 微弱的

感到隐隐作痛

(3) 形容车声

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萧萧

(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天际

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零乱

1.散乱。 2.景物纷呈貌。

楼上

房屋中在底层之上的部分

黄昏

(1) 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奄奄黄昏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渐黄昏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2) 见“傍晚”

片帆

孤舟;一只船。 唐 李颀 《李兵曹壁画山水各赋得桂水帆》:“片帆在 桂水 ,落日天涯时。” 宋 陆游 《秋思绝句》之五:“片帆忽逐秋风起,聊试人间万里途。”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放归》:“ 钱塘 云水连。见片帆东渡,顺流如箭。”《人民日报》1981.6.15:“若不退出 虎门 ,自有千百烧船妙法,烧尔片帆不返。”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归程

回归的路程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唐· 李白《送菩萨蛮》

碧云

(1).青云;碧空中的云。《文选·江淹<杂体诗·效惠休“别怨”>》:“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 张铣 注:“碧云,青云也。” 唐 戴叔伦 《夏日登鹤岩偶成》诗:“愿借老僧双白鹤,碧云深处共翱翔。” 宋 刘克庄 《沁园春》词:“悵佳人未来,碧云冉冉;王孙去后,芳草萋萋。” 程善之 《古意》诗:“高城回首碧云边,玉漏淙淙天未曙。”

(2).喻远方或天边。多用以表达离情别绪。 唐 韦应物 《奇皎然上人》诗:“愿以碧云思,方君怨别餘。” 宋 王禹偁 《仲咸以四韵见寄因次原韵兼纾客情》:“喜霽未遑抽赋笔,劳君先惠碧云诗。” 宋 柳永 《倾杯》词:“最苦碧云信断,仙乡路杳,归雁难倩。”

佳人

(1) 貌美的女子

(2) 美好的人,指怀念的人或理想中的人

(3) 有才干的人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梦魂

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 唐 刘希夷 《巫山怀古》诗:“頽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 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 楚 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 谢 桥。” 元 萨都剌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词:“ 楚 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 江 东。”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自别 沧浪 ,梦魂常绕。”

旧游

从前游玩过

重历旧游令我思绪万千

邃馆

犹邃宇。《宋史·乐志十五》:“ 蓬莱 邃馆,金碧照三山,真境胜人间。”

朱扉

红漆门。 南朝 陈 徐伯阳 《日出东南隅行》:“朱城璧日啟朱扉,青楼含照本暉暉。” 宋 柳永 《凤栖梧》词之三:“玉砌雕阑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夜过岳庙,朱扉严闭。”

香径

亦作“ 香逕 ”。1.花间小路,或指落花满地的小径。 唐 戴叔伦 《游少林寺》诗:“石龕苔蘚积,香径白云深。” 宋 晏殊 《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 苏州 胜迹 采香径 的省称。 采香径 为 香山 旁的小溪, 春秋 时 吴王 种香于 香山 ,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 唐 白居易 《题灵岩寺》诗:“ 娃宫 屐廊 寻已倾, 砚池 香径 又欲平。” 宋 柳永 《双声子》词:“ 夫差 旧国, 香径 没、徒有荒丘。” 元 张翥 《忆姑苏》诗:“臺上麋游 香逕 冷,陵头虎去 剑池 荒。” 清 吴伟业 《圆圆曲》:“ 香逕 尘生乌自啼, 屧廊 人去苔空緑。”

桃花

亦作“ 桃华 ”。1.桃树所开的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飞,桃花流水鱖鱼肥。” 元 贯云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清 龚自珍 《宋先生述》:“朱书如桃华,日罄五七十纸。” 杨朔 《海市》:“年年桃花开时,就像那千万朵朝霞到海岛上来。”

(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温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诗云:一从蕙死兰枯后,刚道桃花好面皮。”

(3).指桃花马。 唐 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桃花叱拨价最殊,骑将猎向城南隅。” 宋 郭昭符 《秋日同知州潘赞善朝阳岩闲望归郡中书事》诗:“画橈渌水沙棠轻,朱鞅追风桃花速。”

(4).“ 桃花水 ”的省称。指春汛。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相逢为我话留滞,桃花春涨孤舟起。”

(5).病名。癣的一种。 清 陆长春 《香饮楼宾谈·徐氏二女》:“次女犯桃花百日,为美玉之玷。”

锦轴

(1).锦、绫装裱的卷轴。 清 钱澄之 《孤萤篇》:“能临锦轴窥银字,还拂瑶琴见玉徽。”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昌龄藏书》:“性耽书史,筑 谦益堂 ,丹铅万卷,锦轴牙籤,为一时之盛。”

(2).借指诏书。 明 吴承恩 《贺思翁受封障词》:“昔年兰省,已颁锦轴之荣;今日薇垣,又捧纶音之盛。”

金徽

(1).琴上系弦之绳。 南朝 梁元帝 《秋夜》诗:“金徽调玉軫,兹夕抚离鸿。”

(2).指用金属镶制的琴面音位标识。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蜀 中 雷氏 斵琴,常自品第,第一者以玉徽,次者以瑟瑟徽,又次者以金徽,又次者螺蚌之徽。”

(3).借指琴。 唐 黄滔 《塞上》诗:“金徽互呜咽,玉笛自凄清。” 明 汤式 《一枝花·素兰》曲:“纬天经地 鲁 仲尼 ,也将他演入金徽。” 清 钮琇 《觚賸续编·越巢近体》:“几时卧空谷,终日抱金徽。”

寸心

(1) 微小的心意

略表寸心

(2) 心;心里

得失寸心知

幽怨

郁结于心的愁恨;隐藏在心中的怨恨(多指女子的与爱情有关的)

少女的幽怨

两地

(1).两处;两个地方。 南朝 梁 何逊 《与胡兴安夜别诗》:“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 唐 元稹 《齐煚饶州刺史王堪澧州刺史制》:“俾分两地之忧,佇听二天之谚。”《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想我 何玉凤 遇见这位 安伯父 ,两地成全,一丘合葬,可见‘不求人’的这句话断説不起。” 鲁迅 许广平 有《两地书》。如:他们分居两地多年了。

(2).犹两府。借指中书省、枢密院。 宋 无名氏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子京两地》:“ 宋子京 在 蜀 有诗三百篇,名曰《猥藁》。常吟曰:‘碧云自有三年信,明月长为两地愁。’以公之才望,竟不登两地,愁愤而薨,人以为此诗之讖也。” 宋 范仲淹 《答手诏条陈十事》:“ 范仲淹 、 富弼 皆在两地,所宜尽心,为国家诸事建明,不得顾避。”

离愁

离别的愁苦

离愁别绪(离别亲友的愁苦心情)

一尊

(1).犹独尊。《史记·李斯列传》:“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 司马贞 索隐:“谓 始皇 并六国,定天下,海内共尊立一帝,故云。”《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天子不自安,亦请氏 武 ,示一尊。” 李详 《论桐城派》:“若举天下统定一尊,犹之四瀆并而为一,云此为正派,餘则非是,固无此理。”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但到奴隶制成立以后,地上权力统于一尊,于是天上的神秘便也不能不归于一统。”

(2).表数量。用于神佛塑象、大炮等,犹言一座。《花月痕》第四四回:“到得街坊来救,只救出 秋痕 、 跛脚 ,只抢得一尊观音小龕,一轴 痴珠 小照,其餘都归毒燄。”如:大炮一尊。

(3).一杯。 元 郝经 《落花》诗:“玉阑烟冷空千树,金谷香销谩一尊。”

芳花

见“ 芳华 ”。

凄凉

(1) 孤寂冷落

夜景凄凉

(2) 悲凉

字字凄凉

危栏

高栏。 唐 李商隐 《北楼》诗:“此楼堪北望,轻命倚危栏。” 宋 陈鉴之 《暮登蓬莱阁》诗:“危栏散湮鬱,已暮亦登临。”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予自 正德 甲戌,年甫十六,学作乐府商调,以写春怨,尚记首一闕云:‘……倚危栏,又看三月景,杳然不见多情。’”

迟留

停留;逗留。 汉 王充 《论衡·状留》:“贤儒迟留,皆有状故。” 唐 韩愈 《别知赋》:“倚郭郛而掩涕,空尽日以迟留。” 宋 沉遘 《过冀州闻介甫送虏使当相遇继得移文又以诗见寄次韵和答》:“闻报故人当遅留,便临近舘为邂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念秧》:“僕终疑其伪,阴与主人谋,迟留不进,相失,遂杳。”

凭仗

倚仗;凭靠

凭仗着惊人的毅力登上主峰

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泪眼

含着泪水的眼睛

泪眼模糊

诗文赏析


这首词写羁旅伤别,而从荒秋暮景说起。前三句说的是雁阵掠过,飞落沙滩;秋水生寒,烟霭笼在水上。古垒上,胡笳悲鸣,渐渐地,连这呜咽之声也沉寂了。蔡词中不说“鸣笳声起 ”,而说“鸣笳声断”,这么描写更显得冷寂荒凉。开端数句,为全词定下了凄凉的基调。从“古垒鸣笳”中,我们可以感受出动乱时代的气息(作者是北宋末南宋初人)。这种气息,为下文所写的伤离怨别提供了特殊背景,同时也更增添了悲怆意味。
接着,在对荒凉山水的描写中,词人进一步增添感情的成分。山色有无,暗示着归途遥远,这句词化用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诗意;黄叶萧萧,顿觉秋思难以排解,第五句与末句“凭仗西风,吹干泪眼”前后呼应。天边的夕阳余辉,映照着点点寒鸦纷纷乱乱,飞归林中。以上数句,萧瑟的秋景中意寓着客况凄凉、乡思暗生之意,读之令人已觉其可有人,呼之欲出了。至“楼上黄昏”四字,词人才点出残照当楼之时楼上凝神姚望之人。这表明上边所写整个秋日暮景都是映在这人眼中的景象 ,染上了人的感 * 彩。
“黄昏”二字,有黯然神伤的意味,也就是所谓“断送一生憔悴 ,只消几个黄昏!”(赵令畤《清平乐》)而这时收入眼底的,偏偏又是“片帆千里归程 ”。从落雁、昏鸦,写到归舟,思归的主旨更加明显了。时值暮秋,“年华将晚”,人们都离开这荒凉的地方,驾舟归去;而自己昵,至今欲归未得。“年华将晚”,这四字之中蕴含悲老大、伤迟暮之意。前有“青山隐隐”,这里又加上“片帆千里归程 ”,境界寥阔,把人的思绪引向远方 。而“片帆”之小与“千里”之遥对比,更显示出此地的荒远和思归心切。“年华将晚”,则加深了思归的紧迫感。
“望碧云空暮,佳人何处,梦魂俱远”三句,化用江淹诗“日暮碧云合 ,佳人殊未来 ”,融合无间,犹如灭去针线痕迹,有妙手偶得之感。《楚辞 》:“与佳期佳兮夕张 ”,傍晚,应该是有情人相会之时,然而,暮云已合,伊人何在?“梦魂俱远 ”,更透过一层,使人感到,关隘山峦阻隔,云水迢迢,即便连梦中也难相会,这就把思归的主题进一步具体化了。
下片转入对“旧游”的回忆 。“邃馆朱扉”、“小园香径 ”、“桃花人面”,这是脑海中浮现的几个难忘的特写镜头,其中弥漫着温馨的气氛,也暗含着对方的身份和词人生活的往事。春光美好,桃花明亮,人面生辉 ,那记忆中的美好时光,与眼前的秋风败叶、古垒哀笳的萧索环境,成了鲜明的对比。失去的,常常愈觉可贵,尤其是在孤独苦闷之时。在自己已觉难耐,更何况对方 —— 久别后的弱女子呢?下文紧接“尚想桃花人面 ”,句断意不断,从对方着笔,写女方对自己的思念。“锦轴”、“金徽”、“寸心幽怨”,这纤细笔触,皆从女方着笔。锦轴,化用苏蕙回文诗典故 。金徽,以琴面标志音位的徽代指琴。这锦中字,琴中音,总道不出别恨。而“寸心”虽小,其中幽怨竟非盈轴之书与满琴之恨所能言尽,相思之苦可以想见。
下文拉回到眼前,并归结到双方合写。书、琴皆难排解忧愁,那么这“两地离愁 ”,只有用“一尊芳酒”去解。然而离愁何其重,尊酒何其轻,岂能解得?
二者对比,造成反衬的效果,更显出离愁之深。在消愁愁更愁之时,词人只有丢下酒杯,无限凄凉地独倚危栏,徘徊楼头。归也不能归,住又以何处住?愁肠百转,禁潸然泪下 。“凭仗西风,吹干泪眼 ”八字,酸楚之极 。“吹干泪眼 ”,足见独立之久 ;“凭仗西风”,只因为无人慰藉,只有西风为之拭泪 。辛弃疾词云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 》)而他则是自家流泪自家拭,甚至连自己也不想去拭,一直等到被清冷的西风吹干。读之使令更感悲矣!
此词抒情真切,铺叙委婉,颇有柳七风味。发本词开头就与柳词“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竹马子》)相似。全词由凄凉转为 * 、悲婉,紧着又转入悲怆,以变徽之音收结,留下了那个纷乱时代的痕迹,这一点又与柳词有异。一结未经人道,独辟蹊径 ,所谓“伤心人别有怀抱 ”,顿使全词生色。唯朱敦儒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相见欢》),仿佛有相似之处。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