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自龙眠李氏夜过臞山康氏,走笔和

作者:刘辰翁 朝代:宋代

原文

不成三五夜,不放霎时晴。
长街灯火三两,到此眼方明。
把似每时庭院,传说个般障子,无路与君行。
推手复却手,都付断肠声。
漏通晓,灯收市,人下棚。
中山铁马何似,遗恨杳难平。
一落掺挝声愤,再见大晟舞罢,乐事总伤情。
便有尘随马,也任雨霖铃。

诗词问答

问:《水调歌头(自龙眠李氏夜过臞山康氏,走笔和其家灯障水调,迫暮始归)》的作者是谁?答:刘辰翁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刘辰翁的名句有哪些?答:刘辰翁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刘辰翁水调歌头(自龙眠李氏夜过臞山康氏,走笔和其家灯障水调,迫暮始归)书法作品欣赏
水调歌头(自龙眠李氏夜过臞山康氏,走笔和其家灯障水调,迫暮始归)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不成

——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三五夜

农历十五日夜晚。 南朝 梁 沉约 《昭君辞》:“唯有三五夜,明月暂经过。” 唐 温庭筠 《南歌子》词:“月明三五夜,对芳颜。” 清 大健 《鹤来庄赠孝隐》诗:“中林三五夜,常把蓽门开。”

霎时

极短的时间,片刻

霎时,人们眼前似乎出现了陈毅同志那叱咤风云的形象。——《黄桥烧饼》

街灯

路灯

三两

约数,表示少量。《汉书·萧何传》:“诸君独以身从我,多者三两人, 萧何 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唐 白居易 《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宋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三折:“三两下打死了呵,你就做的箇死无招对。” 马烽 《三年早知道》:“他三两步就跑到我跟前,热情地和我握手。”

眼方

(1).眼睛呈方形。道家以为寿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仙书云:‘眼方者寿千岁。’ 弘景 末年一眼有时而方。”

(2).治疗目疾的药方。 唐 温庭筠 《访知玄上人遇暴经因有赠》诗:“ 惠能 未肯传心法, 张湛 徒劳与眼方。”

把似

(1).假如。 宋 许棐 《落花》诗:“把似悤悤又飞去,不消裁染费春工。” 宋 辛弃疾 《浪淘沙·送吴子似县尉》词:“来岁菊花开,记我清杯。西风雁过 瑱山臺 。把似倩他书不到,好与同来。”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三折:“怎生腿瘸,师父也,把似你与我个完全尸首,怕做什么呢!”

(2).不如;何如。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先生本待观景致,把似这里閒行随喜。” 元 张可久 《普天乐·别情》曲:“把似当初休相识,今日倒省得别离。”

(3).常与“譬如”、“比如”相呼应,用于取舍复句中表示取的分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譬如对灯闷闷的坐,把似和衣强强的眠。”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二折:“比如包尸裹骨棺函内烂,把似遇节迎寒你子母每穿。”《全元散曲·<青杏儿·天宝遗事>》:“娘娘休虚谬,譬如怕寡人生受,把似你描不成,画不就。”

(4).与其。常与“不如”、“何如”、“争如”相呼应,用于取舍复句中表示舍的分句。 宋 邵雍 《先几吟》:“把似众中呈丑拙,争如静里且詼谐!” 元 杨暹 《刘行首》第二折:“把似你受惊受怕将家私办,争如我无辱无荣将道德学。”《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把似他日在家守着,何如今日不去的是。”

(5).譬作。 宋 刘辰翁 《永遇乐》词:“而今无奈,月正元夕,把似月朝十五。”

庭院

正房前面的宽阔地带;也泛指院子

庭院纳凉。——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传说

(1) 据别人说

(2) 谈论;散布,传播

巴黎都在传说,他对那些贵族已感到厌倦了

个般

这般。 宋 晏几道 《玉楼春》词:“春来还为箇般愁,瘦损宫腰罗带賸。” 宋 贺铸 《减字浣溪纱》词:“临水登山,漂泊地,落花中酒寂寥天,箇般情味已三年。” 宋 杨万里 《暑雨后散策》诗:“芒屨泥深凉不浅,今年六月箇般天。”

障子

树枝等编成的篱笆;石头、草皮等垒成的隔墙;泛指障碍物

障子破了个大洞,要赶紧补上

推手

(1).古代礼节作揖时的动作。《仪礼·乡饮酒礼》“宾厌介入门左” 汉 郑玄 注:“推手曰揖,引手曰厌。”

(2).琵琶弹奏指法之一。 宋 苏轼 《水调歌头·遗善琵琶者》词:“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宋 辛弃疾 《贺新郎·赋琵琶》词:“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

(3).也叫太极对手。是太极拳运动中的一种双人徒手练习。有单推手、双推手等多种形式。推手时,双方必须保持手臂黏连不脱,在相互黏随的运转中使用方法,致使对方动摇或失去重心。

断肠

(1) 割开或切断肠子。形容极度的、使人承受不了的感情刺激。有时用以形容极度悲伤之情

空断肠兮思愔愔。——蔡琰《胡笳十八拍》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也有用以形容极度喜爱之情或其他感情作用的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唐·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通晓

完全掌握,透彻地了解

通晓几种文字

收市

(1).收购。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若必行此,则富商大贾必生怨恨,或收市重宝,逃入反侧之地。”《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 重荣 ﹞遂畜聚亡命,收市战马,有飞扬跋扈之志。”

(2).停止营业。 茅盾 《脱险杂记》二三:“﹝镇上店铺﹞大部分都已收市,只这杂货店还开着门。”

中山

(1) 周代诸侯国名。今河北正定县东北,战国时为赵武炅王所灭

兼……赵、 宋、 卫、 中山之众。——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

非尊于…中山之君。

铁马

(1) 披铁甲的战马;铁骑

铁马冰河入梦来。——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金戈铁马

(2) 挂在宫殿、庙宇等屋檐下的铜片或铁片,风吹过时能互相撞击发出声音

何似

(1).如何;怎样。《北史·崔伯谦传》:“朝贵行过郡境,问人太守政何似?” 唐 张九龄 《敕幽州节度张守珪书》:“卿比疹疾,今復何似?宜善将疗,不得自勤。”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先生:在坐之友,比来工夫何似?”

(2).何如,比……怎么样。 唐 聂夷中 《燕台》诗之二:“何似 章华 畔,空餘禾黍生?”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再和前韵》词:“妃子将军瞋未已,问 匡山 、何似 金鑾殿 ?休更待,杜鹃劝!”

(3).何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 宋 朱淑真 《愁怀》诗:“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4).何不,何妨。 明 高明 《琵琶记·乞丐寻夫》:“奴家自幼薄晓得些丹青,何似想像画取公婆真容,背着一路去,也似相亲傍的一般?”

(5).什么。 许地山 《命命鸟》:“佛问 摩邓 曰:‘女爱 阿难 何似?’女言:‘我爱 阿难 眼;爱 阿难 鼻;爱 阿难 耳;爱 阿难 声音;爱 阿难 行步。’”

遗恨

未尽的心愿,未完成的理想,遗憾

吾遗恨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一落

(1).指一个营聚。《新唐书·王承乾传》:“又好 突厥 言及所服,选貌类 胡 者,被以羊裘辫髮,五人建一落,张毡舍。”

(2).表数量。用于重迭在一起的东西。 冰心 《张嫂》:“ 张嫂 已把洗好的衣服被单,送了上来……一落的都放在我的床上。”如:一落碟子;一落儿书。

掺挝

古代乐奏中的一种击鼓。 宋 苏轼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问女童队》:“掺挝屡作,旌夏前临,顾游女之何能,造彤庭而献计。” 宋 梅尧臣 《送晁殿丞郑州签判》诗:“共被方为乐,军中莫掺挝。” 清 陈维崧 《水龙吟·春夜听邻闺击鼓》词:“倩隣娃暂歇掺挝,待我作《渔阳操》。”

再见

分别时最后说的话

大晟

(1).指大晟府。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三:“ 宣和 元年八月丁丑,皇帝詔大晟作景钟。” 郑文焯 《鹤道人论词书》:“至 美成 提举大晟,演为曼声,变调綦繁,美且备已。”

(2).指大晟府整理、制作的乐曲。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四:“始 端州 上 宋成公 之鐘,而后得以作《大晟》。”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文学·赤城词》:“夫《大晟》久亡,宫音不正。”

(3).指 北宋 词人 周邦彦 。 周邦彦 曾提举大晟府,故称。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究其得力处,则发源於《国风》、《小雅》,胎息於 淮海 、 大晟 ,而寝馈於 碧山 也。”

乐事

得意事;使人高兴或满意的事

享受倾听他谈话的乐事

伤情

(1) 伤势

观察伤情

(2) 伤感

雨霖铃

亦作“ 雨淋铃 ”。1. 唐 教坊曲名。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补遗》:“ 明皇 既幸 蜀 ,西南行初入 斜谷 ,属霖雨涉旬,於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 贵妃 ,採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唐 元稹 《琵琶歌》:“因兹弹作《雨霖铃》,风雨萧条鬼神泣。” 明 梁辰鱼 《红线女》第一折:“《雨霖铃》空响人何处,只落得渺渺独愁予。”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词:“信得羽衣传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人间空唱《雨淋铃》。”参阅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五。

(2).词牌名。由 唐 教坊曲演化而成。双调,一百零三字,仄韵。 宋 柳永 始作。 柳永 一生失意潦倒,生活漂泊无定。在他离开 汴京 时作此词,以抒发惜别之情。词中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之句,脍炙人口。后用以指代失意潦倒。 清 陈维崧 《赠歌者陈郎》诗:“怜尔少年非失意,逢人也唱《雨霖铃》。”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