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哭赵文度·其三

作者:沈守正 朝代:明代

寄哭赵文度·其三原文

与君深素气,不独爱山容。

灵鹫三年月,寒山一夜钟。

闲情谈艳异,多难忆吴淞。

未审长归日,曾不及转蓬。

诗词问答

问:寄哭赵文度·其三的作者是谁?答:沈守正
问:寄哭赵文度·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寄哭赵文度·其三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沈守正的名句有哪些?答:沈守正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参考注释

素气

(1).白色雾气;迷茫的白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孟门 ﹞其中水流交衝,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魏书·术艺传·张渊》:“江河炳著于上穹,素气霏霏其带天。”原注:“素气者,天河白气。”

(2).平素的体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玄神宜寳,素气资养。”

不独

连词。不但

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鲁迅《祝福》

山容

山的姿容。 唐 元稹 《和乐天重题别东楼》:“山容水态使君知,楼上从容万状移。” 宋 陆游 《即事》诗:“云起山容改,潮生浦面宽。” 明 袁宏道 《久雪忽晴喜而有作》诗:“柳态美如新櫛髮,山容亲似远归人。”

灵鹫

(1).山名。在古 印度 摩揭陀国 王舍城 之东北,梵名 耆闍崛 。山中多鹫,故名。或云山形像鹫头而得名。 如来 曾在此讲《法华》等经,故佛教以为圣地。又简称 灵山 或 鹫峰 。《古诗类苑》卷一○二引 晋 庐山 诸道人《游石门》诗序:“ 灵鷲 邈矣,荒途日隔。”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钦鹿野之华苑,羡 灵鷲 之名山。”自注:“ 灵鷲山 ,説《般若法华》处。” 唐 刘禹锡 《送义舟师却还黔南》诗:“常説 摩围 似 灵鷲 ,却将山屐上丹梯。” 清 谭嗣同 《怪石歌》:“不然 天竺 亡 灵鷲 ,月黑深林歗猨狖。”

(2).山名。即 浙江 杭州 西湖 的 飞来峰 。传说由 印度 飞来。 宋 苏轼 《祭柳子玉文》:“顷在 钱塘 ,惠然我覯,相从半岁,日饮醇酎,朝游 南屏 ,莫宿 灵鷲 。” 金 元好问 《云峡》诗:“飞堕不嫌 灵鷲 小,奇探已觉 太湖 空。” 清 厉鹗 《西林过满月精舍》诗:“秋蟾圆几夕, 灵鷲 约同登。”

(3).山名。在 广东 曲江 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 瀧水 又南歷 灵鷲山 。山本名 虎羣山 ,亦曰 虎市山 ,以虎多暴故也。 晋 义熙 中沙门释僧 律 葺宇巖阿,猛虎远跡,盖 律 仁感所致,因改曰 灵鷲山 。”

(4).山名。在 江西 上饶 东南。一名 灵山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西三·广信府》:“ 灵山 ,府西北六十里,一名 灵鷲山 。道书第三十三福地,实郡之镇山也。”

(5).峰名。在 山西 五台山 中台 之东南,亦称 菩萨顶 。峰有 真容院 ,黄教喇嘛 札萨克 居此。 清 陈梦雷 《拟游五台山不果》诗:“势控 太行 蟠巨镇,派分 灵鷲 落曇花。”

年月

1.年和月,泛指时间。 2.时代。 3.岁月;日子。

寒山

(1).传说中北方常寒之山。《楚辞·大招》:“魂乎无北!北有寒山, 逴龙 赩只。” 王逸 注:“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阴不见日,名曰 逴龙 。” 晋 张协 《七命》:“大夫曰:‘寒山之桐,出自太冥。’”

(2).冷落寂静的山;寒天的山。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诗:“南州实炎德,桂树凌寒山。” 唐 韩翃 《送齐山人归长白山》诗:“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秋畦公取士》:“秋风几树天香动,吹向寒山老桂林。”

(3).指 浙江省 天台县 的 寒岩 。 唐 诗僧 寒山子 曾居此。 唐 寒山 《诗》之三:“可笑 寒山 道,而无车马踪。” 唐 寒山 《诗》之二○三:“我家本住在 寒山 ,石巖栖息离烦缘。”

(4).即 寒山子 。 唐 寒山 《诗》之二二○:“时人见 寒山 ,各谓是风颠。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缠。” 宋 陆游 《醉中题民家壁》诗:“吾诗戯用 寒山 例,小市人家到处题。”参见“ 寒山子 ”。

(5).地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本 支硎山 之支峰, 明 处士 赵宧光 曾隐居于此。

(6).地名。在 江苏省 徐州市 东南。《晋书·刘遐传》:“詔 遐 领 彭城 内史,与 徐州 刺史 蔡豹 、 太山 太守 徐龕 共讨 抚 ,战於 寒山 , 抚 败走。”

(7).地名。在 广西 玉林县 西北三十里。参阅《九域志》。

一夜

(1).一个夜晚;一整夜。《穀梁传·定公四年》:“以众不如 吴 ,以必死不如 楚 ,相与击之,一夜而三败 吴 人。”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赋》:“魂终朝以三夺,心一夜而九摧。”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四:“明朝驛使发,一夜絮征袍。” 老舍 《正红旗下》一:“有时候,他们会在一个地方转来转去,一直转一夜。”

(2).指某夜。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越王 乃使木工千餘人入山伐木,一夜天生神木一双,大二十围,长五十寻。”《南史·吕僧珍传》:“一夜, 僧珍 忽头痛壮热,及明而顙骨益大。”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二:“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 吴王 苑内花。”

闲情

亦作“闲情”。1.闲散的心情。 唐 皎然 《酬乌程杨明府华雨后小亭对月见呈》诗:“夜凉喜无讼,霽色摇閒情。” 宋 梅尧臣 《和公仪龙图忆小鹤》:“闲情且与稻粱饱,寄语休将鸡鶩驱。” 清 侯方域 《管夫人画竹记》:“抑 文敏 夫妇借以写其‘彼黍离离’之感耶?何其有閒情而为此也!”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除了几个老光棍,差不多都没有那些闲情到 三仙姑 那里去了。”

(2).指男女之情。 唐昭宗 《巫山一段云》词之二:“青鸟不来愁絶,忍看鸳鸯双结。春风一等少年心,閒情恨不禁。” 元 仇远 《闲居十咏》之四:“鶯花韦曲旧时游,老去閒情已五休。” 朱祖谋 《望江南·杂题我朝诸名家词集后》词:“自是伤心成结习,不辞累德为闲情。”

多难

众多难成之事;很多困难。《诗·周颂·访落》:“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 郑玄 笺:“多,众也。我小子耳,未任统理国家众难成之事……难成之事,谓诸政有业未平者。”《老子》:“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犹多故;多患难。《诗·周颂·小毖》:“未堪家多难。” 郑玄 笺:“我又会於辛苦,遇三监及 淮 夷之难也。”《左传·昭公四年》:“ 晋 有三不殆,其何敌之有?国险而多马, 齐 楚 多难。” 杜预 注:“多篡弑之难。”《礼记·檀弓上》:“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 孔颖达 疏:“国家多有危难。”《三国志·吴志·刘繇传》“ 繇 长子 基 ,字 敬舆 ,年十四,居 繇 丧尽礼,故吏餽餉,皆无所受”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基 遭多难,婴丁困苦,潜处味道,不以为戚。” 唐 杜甫 《登楼》诗:“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先鞭争跃马,多难患张鴟。”

长归

谓逝世,去世。 北周 庾信 《周赵国夫人纥豆陵氏墓志铭》:“况復仙臺永别,无復簫声;傅母长归,惟留琴曲。” 唐 韩愈 《祭周氏侄女文》:“今当长归,与一世违。凡汝亲戚,孰能不哀!”

不及

(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几年前

(2)

赶不上,来不及

躲避不及

后悔不及

(3)

够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为对风采的描绘…,这部书是其他任何书都不及的

转蓬

随风飘转的蓬草。《后汉书·舆服志》:“上古圣人,见转蓬始知为轮。”《文选·曹植<杂诗>》:“转蓬离本根,飘颻随长风。” 李善 注引《说苑》:“ 鲁哀公 曰:秋蓬恶其本根,美其枝叶,秋风一起,根本拔矣。” 唐 岑参 《送祁乐归河东》诗:“鸟且不敢飞,子行如转蓬。”《人民文学》1977年第10期:“打击不算大,狼狈如转蓬。”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