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堂自警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超然堂自警原文

朝阳洞处高,超然堂居下。

降高斯易行,片刻欣到也。

及至凭窗望,更有下此者。

乃悟理不齐,曲高和则寡。

人中孰最高,惧心可暂舍。

有过谁明言,不明言暗写。

此非过刻论,重华训非假。

超然得艰乎,惕若守勖且。

诗词问答

问:超然堂自警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超然堂自警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马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一

2. 上声

参考注释

朝阳

早晨刚刚升起的太阳

迎着朝阳

超然

(1) 超脱世俗

历史家所必需的超然态度

(2) 怅惘的样子

超然不对

高斯

(1). 秦 赵高 、 李斯 的并称。 元 耶律楚材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焚书嫌 孔 孟 ,峻法用 高 斯 。”

(2).磁感应强度单位。放置在均匀磁场中的很长的直导线,当它的方向和磁场方向垂直,电流强度为10安倍,每厘米长的导线受到的磁力作用为1达因时,磁感应强度就是1高斯。这个单位是为了纪念 德国 科学家 高斯 (CarlFriedrichGauss)而得名。

片刻

一会儿,短暂时间

稍等片刻

及至

表示等到某种情况出现;直至

及至始皇。—— 汉· 贾谊《过秦论》

及至后世。——宋· 苏轼《教战守》

及至绵惙已极。——清· 袁枚《祭妹文》

及至中午轮船才开进长江三峡

窗望

窗;窗洞。《东观汉记·冯鲂传》:“若向南者,多取帷帐。东西完塞诸窗望,令緻密。”

此者

犹这回。 宋 沉遘 《杂谢》:“此者叼冒国恩,进陞官等。” 宋 沉遘 《诸州知州以下》:“此者奉承中詔,出守东藩。”

悟理

(1).领会道理。 唐 苏颋 《授吴昇太子左赞善大夫制》:“ 吴昇 悟理明达,用心微妙,博以才艺,精於谈吐。”

(2).参悟佛理。 明 陈子龙 《萧山寺作》诗:“悟理尘网超,藴真玄赏契。”

不齐

在质或量方面、大小或程度上不一致的;多变的,可变的,不规则的,不均匀的

脉律不齐

中孰

亦作“ 中熟 ”。中等的年成。《汉书·食货志上》:“故大孰则上糴三而舍一,中孰则糴二,下孰则糴一,使民适足,贾平则止。” 宋 陆游 《书喜》诗:“岁收俭薄虽中熟,民得蠲除已小苏。” 清 杨芳灿 《沙鹻田》诗:“上熟亩盈石,中熟六斗强。”

明言

(1).明著之言;明白的话。《战国策·秦策一》:“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 吴师道 补正:“谓明著之言,章显之理。” 续范亭 《五百字诗》:“古人有明言,兵后成荒年。”

(2).犹明辩。明白辩说。《庄子·大宗师》:“汝必躬行仁义而明言是非。”

(3).明白说出来。《韩非子·说难》:“贵人有过端,而説者明言礼义以挑其恶,如此者则身危。”《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船上人多,切勿明言!”

(4).明哲的话。如 明 冯梦龙 《古今小说》又名《喻世明言》。

不明

(1)

没有理解或不懂得

不明事理

(2)

不了解,未弄清

不明真象

暗写

犹默写。《梁书·陆倕传》:“尝借人《汉书》,失《五行志》四卷,乃暗写还之,略无遗脱。”

刻论

苛刻地评论。 清 周亮工 《与吴冠五书》:“论既正,又足以痛快人心,似不当刻论之矣。”

重华

(1). 虞舜 的美称。《书·舜典》:“曰若稽古帝 舜 ,曰 重华 ,协于帝。” 孔 传:“华,谓文德。言其光文重合於 尧 ,俱圣明。”《楚辞·九章·涉江》:“驾青虬兮驂白螭,吾与 重华 游兮瑶之圃。”一说, 舜 目重瞳,故名。《史记·五帝本纪》:“ 虞 舜 者,名曰 重华 。” 张守节 正义:“﹝ 舜 ﹞目重瞳子,故曰 重华 。”后亦用以代称帝王。 宋 杨万里 《寄题南城吴子直子常上舍兄弟社仓》诗:“ 有虞 有宋 双重华,两圣一心民一家。”《说郛》卷二九引 宋 无名氏《朝野遗记》:“重华( 孝宗 )闻上( 光宗 )疾,自临大内,抚视时,上噤不知人。”

(2).旧喻帝王功德相继,累世升平。 宋 李攸 《宋朝事实·真宗癸丑赦文》:“良民合归厚之风,嘉穀茂重华之岁。”

(3).岁星的别称。《史记·天官书》:“岁星,一曰摄提,曰重华,曰应星,曰纪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