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祥季昆

作者:翟龛 朝代:宋代

寄王祥季昆原文

右军孙子总奇才,一别俄惊秋又来。
冠佩正宜朝凤阙,钓竿未许老鳌台。
云昏野寺疏钟断,潮落寒汀野鹤回。
咫尺相思不相见,渴心吟望欲生灰。

诗词问答

问:寄王祥季昆的作者是谁?答:翟龛
问:寄王祥季昆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翟龛的名句有哪些?答:翟龛名句大全

翟龛寄王祥季昆书法欣赏

翟龛寄王祥季昆书法作品欣赏
寄王祥季昆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右军

(1). 周 制,天子有三军,称中军、左军、右军。亦泛指右翼部队。《左传·桓公五年》:“王为中军, 虢公 林父 将右军。”《史记·赵世家》:“攻 中山 。 赵袑 为右军, 许钧 为左军, 公子章 为中军,王并将之。”《国语·吴语》:“ 越王 乃中分其师以为左右军……亦令右军衔枚踰 江 五里以须。”《北史·周纪上·太祖文帝》:“帝率右军 若干惠 ,大破 神武 军,悉虏其步卒。”

(2). 晋 王羲之 曾任右军将军,后称 羲之 为“右军”。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一引 南朝 齐 王僧虔 《论书》:“ 庾征西翼 书,少时与 右军 齐名。” 唐 高适 《途中寄徐录事》诗:“空多篋中赠,长见 右军 书。” 清 姚鼐 《题二王帖》诗之三:“地下 右军 如可作,詎将知己许 文皇 。”

(3).相传 王羲之 爱鹅,后以“右军”作为鹅的别名。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讥谑》:“ 吴 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又谓鹅为‘右军’,以其好养鹅也。有一士人遗人醋梅与燖鹅,作书云:‘醋浸“曹公”一甏,汤燖“右军”两隻,聊备一饌。’” 宋 高承 《事物纪原·虫鱼禽兽·右军》:“ 晋 右将军 王羲之 好鹅。在 会稽 山阴 ,道士养群鹅, 羲之 每就玩之。道士曰:为写《黄庭经》,当以相赠。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去。今人误以鹅为‘右军’,缘此故。”

孙子

儿子的儿子

奇才

杰出的才能

惊秋

(1).秋令蓦地来到。 唐 韦应物 《府舍月游》诗:“横河俱半落,泛露忽惊秋。” 唐 无名氏 《落叶赋》:“见一叶之已落,感四序之惊秋。”

(2).喻迅速凋零衰败。 宋 蔡襄 《方山渡口占》:“江上行人空自愁,壮年双鬢已惊秋。” 宋 苏辙 《次韵王适送张耒赴寿安尉》:“緑鬢惊秋半欲黄,官居无处觅林塘。”

冠佩

见“ 冠佩 ”。

亦作“ 冠珮 ”。1.指古代官吏的冠和佩饰。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魏文帝<游宴>》:“月出照园中,冠珮相追随。” 宋 苏辙 《次韵姚道人》之一:“他年解冠佩,共游无边疆。”

(2).指官吏。 宋 范成大 《昼锦行送陈福公判信州》诗:“ 汉 家 麟阁 多王侯,冠佩相望经几秋。” 清 顾炎武 《十庙》诗:“復见十庙中,冠佩齐趋蹌。”

(3).妇女用的帽子与佩饰。 元 郝经 《天赐夫人词》:“负来灯下惊鬼物,云鬢欹斜倒冠佩。”

凤阙

(1). 汉 代宫阙名。《史记·孝武本纪》:“其东则 凤闕 ,高二十餘丈。” 司马贞 索隐引《三辅故事》:“北有圜闕,高二十丈,上有铜凤皇,故曰 凤闕 也。”《汉书·东方朔传》:“陛下以城中为小,图起 建章 ,左 凤闕 ,右 神明 ,号称千门万户。” 颜师古 注:“ 凤闕 ,闕名。”《艺文类聚》卷六二引 晋 潘岳 《关中记》:“ 建章宫 圆闕,临北道,凤在上,故曰 凤闕 也。”

(2).皇宫、朝廷。 晋 王嘉 《拾遗记·魏》:“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闕望崔嵬。” 唐 杨炯 《从军行》:“牙璋辞凤闕,铁骑遶龙城。” 清 陈维崧 《南柯子·蝶庵花下送苏生仲补游京师》词:“挟瑟龙池上,鸣鞭凤闕前。”

钓竿

一根逐渐变细的细长杆,尖端系线用来钓鱼

野寺

野外庙宇。 唐 韦应物 《酬令狐司录善福精舍见赠》诗:“野寺望山雪,空斋对竹牀。” 宋 苏轼 《游杭州山》诗:“山平村坞迷,野寺鐘相答。” 清 张锡祚 《谒韦刺史祠》诗:“道心栖野寺,诗思冷秋塘。”

疏钟

亦作“踈鐘”。稀疏的钟声。 清 陈廷敬 《送少师卫公致政还曲沃》诗:“梦绕细旃闻夜雨,春回 长乐 远踈鐘。” 清 岑霁 《贯华阁晚眺》诗:“轻飈起长林,踈鐘应嵓谷。”

寒汀

清寒冷落的小洲。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秋江无緑芷,寒汀有白苹。” 宋 梅尧臣 《寄题石埭权县乐尉碧澜亭》诗:“危楼喧晚鼓,惊鷺起寒汀。” 明 陆师道 《张公洞》诗:“巍冠正弁侍天闕,芙蓉菡萏排寒汀。”

野鹤

鹤居林野,性孤高,常喻隐士。 唐 刘长卿 《送方外上人》诗:“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唐 韦应物 《赠王侍御》诗:“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

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相见

彼此会面

整个代表团在终点站与他们相见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