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疥

作者:舒岳祥 朝代:宋代

幽疥原文

必不耐喧聒,况遭疥痒牵。
此物有朋党,一搔千窍连。
幽阴及肘股,烂漫罗肋肩。
城狐及社鼠,不如汝穴坚。
蚁虱犹外患,尔独腠理穿。
百药既不醒,取说聊自完。
闲邪自检束,敛容如见贤。
彼亦畏天理,亦有负其顽。
既不废谈笑,亦不妨食眠。
万事贵隐忍,此方老子传。

诗词问答

问:幽疥的作者是谁?答:舒岳祥
问:幽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舒岳祥的名句有哪些?答:舒岳祥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不耐

不能。《礼记·乐记》:“故人不耐无乐,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 郑玄 注:“耐,古书能字也。”

(1).不能忍受。《南史·张敷传》:“ 文帝 令以后车载沙门往,谓曰:‘道中可得言晤。’ 敷 不奉詔,曰:‘臣性不耐杂。’” 宋 向子諲 《减字木兰花》词:“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教春光造次归。” 清 周亮工 《复何匡山书》:“其声呜呜,不耐愁人听。” 鲁迅 《书信集·致韦素园》:“而种种可恶,令人不耐,所以突然辞职了。”

(2).不愿意。 宋 余桂 《春日即事》诗:“半晴半雨春无準,燕怯轻寒不耐飞。”

喧聒

谓闹声刺耳。 晋 郭璞 《江赋》:“千类万声,自相喧聒。”《南史·僧昭传》:“ 僧昭 曰:‘王欢已阑,今恣汝鸣。’即便喧聒。” 清 袁枚 《新齐谐·顾尧年》:“病者曰:‘外有 钱塘 袁某官 喧聒於门,我怖之不能去。’”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朝耕而暮穫,一施而十报,譬若沽酒市脯,喧聒以责之贷者,又取倍称之息焉。”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晨梦》:“天一亮,小孩子就醒,象鸟儿似地在我耳边喧聒,又不绝地催我起身。”

喧嚣刺耳。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或有諠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汉书·江都易王刘非传》“国中口语籍籍” 唐 颜师古 注:“籍籍,諠聒之意。”

疥痒

犹疥癣。《南齐书·王融传》:“岂直疥痒轻疴,容为心腹重患。”

朋党

集团,派别,多为争 * 利、排斥异己互相勾结而成

幽阴

(1).阴静;幽深。《礼记·郊特牲》:“昏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 孔颖达 疏:“幽,深也。欲使其妇深思阴静之义,以修妇道。” 唐 刘希夷 《巫山怀古》诗:“ 巫山 幽阴地,神女艷阳年。”

(2).阴暗。 宋 苏辙 《次韵子瞻锁院赐酒及烛》:“光明坐觉幽阴破,温暖方知覆育长。”

(3).指阴间。《旧唐书·崔彦昭传》:“尔其坚持正直,允执规程,但畏幽阴,必归公当。”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幽阴之气,钟於北方,人之所终归,鬼之所藏也。”

(4).用以指阴魂。 前蜀 杜光庭 《中元众修金箓斋词》:“或幽阴尚滞,涣泽未霑;或嗣续已无,奠羞多闕。” 宋 苏轼 《孔毅甫妻挽词》:“幽阴栖房櫳,芳泽在巾袂。”

烂漫

(1) 色彩鲜丽

山花烂漫

(2) 坦荡,无做作

天真烂漫

城狐

见“ 城狐社鼠 ”。

社鼠

社庙中的鼠。比喻有所依恃的小人。《晏子春秋·问上九》:“ 景公 问於 晏子 曰:‘治国何患?’ 晏子 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託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社鼠,人主左右是也。’”《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七年》:“今此僧徒,恋著城邑,正以诱於利欲,不能自已,此乃释氏之糟糠,法王之社鼠,内戒所不容,国典所共弃也。”参见“ 城狐社鼠 ”。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蚁虱

见“ 蚁蝨 ”。

外患

指外国的干涉侵略

内忧外患交迫

腠理

(1) 中医指皮肤的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2) 写作中的思路

百药

各种药物。《逸周书·大聚》:“乡立巫医,具百药,以备疾灾。畜五味,以备百草。”《吕氏春秋·孟夏》:“﹝孟夏之月﹞聚蓄百药。”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伎术医卜·百药》:“ 炎帝 尝百药以治病,尝药之时,百死百生。”

不醒

(1).神志不清;失去知觉。《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待他睡去,用水喷在他面上,他便昏迷不醒。”《西游补》第十一回:“﹝小童儿﹞忽然见了 行者 ,七窍流红,惊仆不醒。”

(2).谓处于熟睡状态。 钱锺书 《围城》二:“明天找个旅馆,睡它个几天几晚不醒,船上的机器闹得很,我睡不舒服。”

(3).不记得。 唐 裴铏 《传奇·裴航》:“女曰:‘ 裴郎 不相识耶?’ 航 曰:‘昔非姻好,不醒拜侍。’女曰:‘不忆 鄂 渚同舟回而抵 襄 汉 乎?’”

取说

见“ 取悦 ”。

自完

犹自保;自全。《左传·昭公十九年》:“ 楚 不在诸侯矣,其仅自完也,以持其世而已。”《汉书·贾谊传》:“ 代 北边 匈奴 ,与强敌为邻,能自完则足矣。” 金 元好问 《聂孝女墓铭》:“女资孝弟,读书知义理,思以大义自完,葬其父之明日,乃絶脰而死。”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自非躬执大彗,以埽除其故家污俗,而望 禹 域之自完也,岂可得乎!”

闲邪

防止 * 。《易·乾》:“闲邪存其诚。” 李鼎祚 集解引 宋衷 曰:“闲,防也。” 唐 司空图 《成均讽》:“缅推伤化之源,克裕闲邪之范。” 明 何景明 《杂器铭》序:“著之铭章,以时观省,所以闲邪也。”

检束

检点约束

敛容

收敛面部笑容等;现出严肃的神色

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汉书·霍光传》

整顿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见贤

谓被称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故 弥子 之行未变於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

天理

(1) 自然法则;天道,天然的组织结构

依乎天理。——《庄子·养生主》

(2) 宋代的理学家认为封建 * 是客观存在的道德法则,把它叫做“天理”

(3) 道义

(4) 天性

谈笑

说笑;又说又笑

谈笑有鸿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谈笑间。——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不妨

(1)

最好还是

你不妨现在就告诉他

(2)

无任何害处

你不妨去碰碰运气

(3)

表示怀疑或不确定

我不妨说,传导声音的机械装置是完善的

万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万事如意

隐忍

将事情藏在内心,强力克制忍耐,不作表示

隐忍不发

隐忍以行。——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老子

(1) 父亲

(2) 老年男子的自称。即老夫

老子不吃你这一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