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杨庆麟母沈太夫人联

作者:方浚师 朝代:清代

挽杨庆麟母沈太夫人联原文

文母有恩言,教扶鸠杖,毋急先征,淑景记梅关,照眼万花迎爱日;

词臣承懿训,正展鸿猷,遽来鹤吊,风诗诵谖背,伤心寸草恋慈云。

诗词问答

问:挽杨庆麟母沈太夫人联的作者是谁?答:方浚师
问:挽杨庆麟母沈太夫人联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挽杨庆麟母沈太夫人联是什么体裁?答:对联
问:方浚师的名句有哪些?答:方浚师名句大全

注释

1. 对联 出处:蕉轩续录

参考注释

文母

文德之母。对后妃的称颂。《诗·周颂·雝》:“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毛 传:“文母, 大姒 也。” 郑玄 笺:“文德之母。”《汉书·元后传》:“更命太皇太后为 新室文母太皇太后 。”《后汉书·邓骘传》:“伏惟 和熹皇后 圣善之德,为 汉 文母。” 宋 苏轼 《上清储祥宫碑》:“允哲文母,以公灭私,作宫千柱,人初不知,於皇祖宗,在帝左右。”参阅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下》。

恩言

指帝王加恩的谕旨。 唐 韩愈 《平淮西碑》:“俟帝有恩言,相 度 来宣,诛止其魁,释其下人。” 宋 岳珂 《桯史·秦桧死报》:“﹝ 赵汾 ﹞初就逮,自分必死,然竟不知加以何罪,嘱其家曰:‘此行无全理,脱幸有恩言,当於馈食中寘肉笑靨一以为信,毋忘。’”

鸠杖

杖头刻有鸠形的拐杖。《太平御览》卷九二一引 汉 应劭 《风俗通》:“俗説 高祖 与 项羽 战,败于 京 索 ,遁藂薄中, 羽 追求之,时鳩正鸣其上,追者以鸟在,无人,遂得脱。后及即位,异此鸟,故作鳩杖以赐老者。”《新唐书·玄宗纪》:“丁酉,宴京师侍老于 含元殿 庭,赐九十以上几、杖,八十以上鳩杖。”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千叟宴》:“ 乾隆 乙巳, 纯皇帝 以五十年开千叟宴於 乾清宫 ,预宴者凡三千九百餘人,各赐鳩杖。”

急先

犹抢先。《水浒传》第七六回:“大队军将,急先涌来,占住中央,里面列成阵势。”

淑景

(1).美好的时光。 南朝 齐 谢朓 《七夕赋》:“嗟斯灵之淑景,招好仇於服箱。”

(2).美景。 南朝 宋 鲍照 《代悲哉行》:“羈人感淑景,缘感欲回辙。” 唐 骆宾王 《晦日楚国寺宴序》:“羣贤把古人之清风,翫新年之淑景。” 后蜀 欧阳炯 《凤楼春》词:“因想玉郎何处去,对淑景谁同?” 明 陈子龙 《苑中》诗之一:“神区丽縹緲,淑景澹浮沉。” 苏曼殊 《耶婆提病中未见公见示新作伏枕奉答兼呈旷处士》诗:“ 江 南春已晚,淑景付冥莫。”

(3).指春光。 唐 魏徵 《奉和正日临朝应诏》:“淑景辉雕輦,高旌扬翠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五郊乐章》:“淑景迟迟,和风习习。” 宋 柳永 《斗百花》词之二:“远恨緜緜,淑景迟迟难度。” 明 沉仕 《思情》套曲:“ 建安 才, 河阳 貌,从一去却无消耗。比及将淑景初交,驀又把芳时过了。”

指日影。景,同“ 影 ”。 唐 杜甫 《紫宸殿退朝口号》:“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

梅关

古关名。 宋 时在 江西 大庾岭 上所置。为 江西 、 广东 二省分界处。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山语·梅岭》:“自驛至岭头六十里为 梅关 。从 大庾县 西南者,望关门两峯相夹,一口哆悬,行者屈曲穿空,如出天井。” 陈毅 《偷渡梅关》诗:“攀藤附葛君须记,万载 梅关 著劫灰。”

照眼

光亮耀眼;晃眼;强光刺眼

什么东西这么照眼?

爱日

(1).珍惜时日。《吕氏春秋·上农》:“敬时爱日,至老不休。” 汉 王符 《潜夫论·爱日》:“圣人深知,力者乃民之本也而国之基,故务省役而为民爱日。” 宋 黄庭坚 《寄耿令几父过新堂邑作迺几父旧治之地》诗:“勉哉思爱日,赠言同马檛。”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爱日且增初日学,望云兼慰看云情。”

(2). 汉 扬雄 《法言·孝至》:“事父母自知不足者,其 舜 乎!不可得而久者,事亲之谓也,孝子爱日。” 李轨 注:“无须臾懈於心。”后以指儿子供养父母的时日。《论语·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宋 朱熹 集注:“常知父母之年,则既喜其寿,又惧其衰,而於爱日之诚,自有不能已者。” 清 顾炎武 《为丁贡士亡考衢州君生日作》诗:“伤今已抱终天恨,追往犹为爱日欢。”

(3).《左传·文公七年》:“ 赵衰 ,冬日之日也。” 杜预 注:“冬日可爱。”后因称冬日为爱日。亦常比喻恩德。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之问》诗:“温辉凌爱日,壮气惊寒水。” 宋 司马光 《和秉国芙蓉》之一:“清晓霜华漫自浓,独凭爱日养残红。”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枢密直学士 刘综 出镇 并 门,两制舘阁皆以诗宠其行……都尉 王貽永 云:‘ 河 朔 雪深思爱日, 并 门春暖咏甘棠。’”

词臣

旧指文学侍从之臣,如翰林之类。 唐 刘禹锡 《江令宅》诗:“ 南朝 词臣 北朝 客,归来唯见 秦淮 碧。” 明 徐光启 《疏辩》:“以翰林而兼 河南道 ,从来无此官衔;以词臣而出典兵,从来无此职掌。”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帮忙到扯淡》:“所谓国家的柱石,也常是柔媚的词臣,我们在 南朝 的几个末代时,可以找出这实例。”

鸿猷

(1).鸿业;大业。 南朝 宋 谢庄 《求贤表》:“臣生属亨路,身渐鸿猷。” 唐肃宗 《命有司举行郊庙大礼诏》:“朕获嗣鸿猷,敢志虔敬。” 清 蒲松龄 《拟上谕纂修<实录>告成群臣进表》:“伏以圣孝开天,燕翼纪千秋之烈;王謨尊祖,鸿猷垂百代之书。”

(2).深远的谋划。 明 张居正 《答楚抚院王见峰书》:“顷者,陵工告竣,仰仗鸿猷,费省工坚,功高赏薄,尚当有待也。”

鹤吊

传说 晋 陶侃 以母忧去职。尝有二客来吊,不哭而退,化为双鹤,冲天而去。事见《晋书·陶侃传》。后因以“鹤弔”称吊丧。 南唐 陈致雍 《唐故金华大师正和先生刘君碑铭》:“天不愸遗,人怀永伤,空怀鹤弔之风,莫问鳧飞之路。”

风诗

指《诗经》中的《国风》。亦泛指民歌。 南朝 陈 徐陵 《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流名《雅》《颂》,著美《风》诗。” 清 李渔 《慎鸾交·谲讽》:“ 吴 地民情奢侈,土俗浇漓,风诗絶无可採。”

伤心

心里非常痛苦

别为这事伤心

寸草

(1) 小草

吴人种菱,春辄芟除,不遗寸草。——《宋史·苏轼传》

尺草不留

(2) 比喻微小(多用于儿女自比于父母)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寸草之心

慈云

佛教语。比喻慈悲心怀如云之广被世界、众生。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慈云吐泽,法雨垂凉。” 唐太宗 《三藏圣教序》:“引慈云於西极,注法雨於东陲。” 明 崔子忠 《送僧归滇南》诗:“兵戈前路息,万里忆慈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仰藉慈云之庇,庶宽雷部之刑。”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