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东坡严车二雪诗

作者:王之道 朝代:宋代

追和东坡严车二雪诗原文

公诗有意拂廉纤,令似欧阳韵更严。
犬子亦应惭赋缟,痴儿端合愧夸盐。
飞绵勃窣争平堑,冻笋槎牙欲堕檐。
胡避只今何处是,玉屏森映一峰尖。

诗词问答

问:追和东坡严车二雪诗的作者是谁?答:王之道
问:追和东坡严车二雪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之道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之道名句大全

王之道追和东坡严车二雪诗书法欣赏

王之道追和东坡严车二雪诗书法作品欣赏
追和东坡严车二雪诗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有意

(1) 故意

有意举行一次化装舞会

(2) 有心思

有意帮忙

廉纤

(1).细小,细微。多用以形容微雨。 唐 韩愈 《晚雨》诗:“廉纤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间蚯蚓鸣。” 宋 黄庭坚 《次韵赏梅》:“微风拂掠生春丝,小雨廉纤洗暗妆。” 宋 陈师道 《马上口占呈立之》:“廉纤小雨湿黄昏,十里尘泥不受辛。”

(2).借指细雨。 宋 叶梦得 《为山亭晚卧》诗:“泉声分寂歷,草色借廉纤。” 宋 赵蕃 《衢州城外》诗:“纔得新晴半日强,廉纤又復蔽朝光。” 清 陈维崧 《渡江云·欲雪》词:“玉尘休拟廉纤舞,念有人新在京华。”

令似

即令嗣。似,通“ 嗣 ”。 宋 王銍 《默记》卷中:“﹝ 刘立之 ﹞谓守曰:‘吾且止此,以候殿榜,儿子决须魁天下。’守心不平,且曰:‘四海多士,虽令似才俊,岂可预料?’” 宋 杨万里 《代庆长叔回郭氏亲启》:“伏承某人令似,少而汗简,已翻夜诵之波澜;而某第几女子,教以条桑,粗知春服之刀尺。”

欧阳

——复姓

犬子

(1) 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儿子

(2) 幼犬

痴儿

(1).俗言庸夫俗子。 宋 黄庭坚 《登快阁》诗:“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 东西倚晚晴。”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太宗伐明》:“帝笑曰:‘城中痴儿取之若反掌耳。’”

(2).天真无知的人。多指少年男女。 唐 杜甫 《百忧集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宋 陆游 《对食》诗:“痴儿自堕闍黎计,欢喜闻鐘已过斋。”《红楼梦》第五回:“ 警幻 见 寳玉 甚无趣味,因嘆:‘痴儿竟尚未悟。’”

端合

应当;应该。 张伯驹 《续洪宪纪事诗》之八七:“青史千秋谁得似,阿爹端合比 桓温 。”

勃窣

亦作“ 勃崒 ”。1.匍匐而行;跛行。《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於是乃相与獠於蕙圃,媻珊勃窣上金堤。”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媻跚勃窣,匍匐上也。”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二:“谁言水北无人到,亦有槃珊勃崒行。” 清 褚人穫 《坚瓠八集·朱文公足疾》:“出门放步人争看,不是前来勃窣翁。”

(2).犹婆娑。形容才气横溢,词彩缤纷。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刘 前进谓抚军曰:‘下官今日为公得一太常博士妙选。’既前,抚军与之话言,咨嗟称善曰:‘ 张凭 勃窣为理窟。’即用为太常博士。” 徐震堮 校笺:“勃窣即婆娑之声转。” 金 高士谈 《次韵饮嵓夫家醉中作》:“清新 李白 诗能胜,勃窣 张凭 理最玄。” 康有为 《六哀》诗之二:“大哉《仁学》书,勃窣天为惊。”

(3).犹婆娑。纷披貌。 明 刘基 《赠道士蒋玉壶长歌》:“流苏勃窣垂鏤膺,斒斕驳马騮骆驓。”

(4).犹婆娑。摇曳貌。 姚锡钧 《即事效湘绮楼体》诗:“玄谭帘勃窣,清照水委迤。”

冻笋

冬末早春出生的竹笋。 宋 苏轼 《新年》诗之三:“更待春雷发,先催冻笋生。” 宋 苏轼 《和王巩并次韵》之一:“春蔬黄土软,冻笋苍崖拆。” 宋 苏辙 《次韵子瞻送范景仁游嵩洛》:“平林抽冻笋,奇艷变山丹。”

槎牙

亦作“ 槎枒 ”。亦作“ 槎岈 ”。1.树木枝杈歧出貌。 唐 元稹 《寺院新竹》诗:“寳地琉璃坼,紫苞琅玕踊……槎枒矛戟合,屹仡龙蛇动。” 宋 王安石 《虎图》诗:“槎牙死树鸣老乌,向之俯噣如哺雏。” 明 李东阳 《悼手植桧次匏庵先生韵》:“嗟哉古檜燬,仅见孤根存。槎岈插高空,突兀撑重门。” 清 唐孙华 《治圃》诗之二:“束缚少生意,卑枝自槎牙。” 叶圣陶 《寒晓的琴歌》:“白蒙蒙的晓雾笼罩着杨树的顶部,只见很模糊的稀疏而槎枒的枝痕,仿佛是用淡墨描的。”

(2).形容错落不齐之状。用于云、山、碑、石等。 唐 刘禹锡 《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滉瀁雪海翻,槎牙玉山碎,蛟龙露鬐鬣,神鬼含变态。” 宋 苏轼 《江上看山》诗:“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宋 陆游 《断碑叹》诗:“断碑槎牙弃道边,文字班班犹可读。”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仙人洞》:“西壁一门,高四五尺,濶二三尺,皆石槎牙而成。” 陈去病 《自居庸关南骑行入口漫成》诗:“岁晚晴云烘笠屐,西风黄叶露槎枒。”

(3).形容错落不齐之状。用于人与动物。 唐 曹唐 《病马》诗:“堕月兔毛轻斛蔌,失云龙骨瘦槎牙。”一本作“ 牙槎 ”。《红楼梦》第五十回:“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以上形容瘦骨嶙峋。 宋 苏轼 《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二古铜剑》诗:“空肠得酒芒角正,肝肺槎牙生竹石。” 金 段克己 《乙巳清明游青阳峡》诗:“府肺槎牙倩酒浇,顾我非狂亦非狷。” 象升 《<振素庵诗集>序》:“君( 蒋伯寅 )负才尚气,肝肺槎枒,於人世务利委琐之途,夷然不屑也。”以上多形容胸怀不平。

(4).形容错落不齐之状。用于形容语句不整饬。 宋 苏轼 《游三游洞有亭吏乞诗乃复以此诗授之》:“洪荒无传记,想像在 羲 媧 ……山翁劝留句,强为写槎牙。” 清 钱泳 《履园丛话·书学·宋四家书》:“后见 冯定远 论 山谷 诗,以为 江 西粗俗槎枒之病,一入笔端,便九牛拔不出,必以 义山 、《西崑》诸体退之。”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赵昌父诗集》:“又诗中多言梅花及山林閒适之趣,故笔墨间亦时觉萧然尘外。惟根柢太浅,语多槎枒,时堕江湖、击壤两派。”

(5).指错杂不齐的山石树木等物。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然其路险絶,乱石当道,将至峡,必捨舆,躡草履,经营蹞步於槎牙兀臬中,方至峡口。” 宋 陆游 《舟过季家山小泊》诗:“健犊破荒耕犖确,幽禽除蠹啄槎牙。”

只今

如今;现在。 唐 李白 《苏台览古》诗:“只今惟有 西江月 ,曾照 吴王 宫里人。” 宋 陈师道 《春怀示邻里》诗:“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清 李国宋 《朝天宫感怀》诗:“自昔鼎成龙已去,只今松老鹤还飞。” 郭沫若 《雄师百万挽狂澜》诗:“只今双喜大临门,‘七一’佳期水库成。”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玉屏

(1).玉饰的屏风。 汉 邹阳 《酒赋》:“君王凭玉几,倚玉屏,举手一劳,四座之士,皆若餔粱焉。”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姚 母﹞住花园中,极珠帘玉屏之丽。”

(2).指 杭州 的 玉屏山 。 宋 吴文英 《柳梢青》词:“ 玉屏 风冷愁人,醉烂熳梅花翠云。” 宋 翁元龙 《风流子·闻桂花怀西湖》词:“天阔 玉屏 空,轻阴弄,淡墨画秋容。”

森映

谓繁密茂盛,交相掩映。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上:“至 夏谷村 ,遇一废佛堂,松竹森映。”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