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莱

作者:赵长卿 朝代:宋代

醉蓬莱原文

题于壁
正金风无露。玉宇生凉,楚郊无暑。催起行人,恰槐黄时序。万里晴霄,几人争睹,快鹏抟一举。明月圆时,素秋中夜,凌云新赋。
那更渊源,词锋轻锐,笔阵纵横,学通今古。誉望飞腾,是麟宗文虎。魁荐归来,华堂香里,与管弦为主。待看明年,彤墀射策,鳌头独步。

诗词问答

问:醉蓬莱的作者是谁?答:赵长卿
问:醉蓬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长卿的名句有哪些?答:赵长卿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金风

指秋风

金风浦上吹黄叶,一夜纷纷满客舟。——戎昱《宿湘江》

金风送爽

玉宇

(1) 传说中神仙住的仙宫

(2) 华丽的宫殿

(3) 指天空,也借指宇宙

楚郊

指 楚 地。 唐 李峤 《雉》诗:“ 楚 郊疑凤出, 陈寳 若鸡鸣。” 唐 杜牧 《送牛相出镇襄州》诗:“德业悬 秦 镜,威声隐 楚 郊。” 唐 胡曾 《咏史诗·召陵》:“ 小白 匡 周 入 楚 郊, 楚王 雄霸亦咆哮。”

起行

(1).行走。 宋 苏轼 《西斋》诗:“起行西园中,草木含幽香。”《老残游记》第四回:“ 老残 住在店内,本该僱车,就往 曹州府 去,因想沿路打听那 玉贤 的政绩,故缓缓起行,以便察访。”

(2).动身;出动。《水浒传》第五八回:“ 宋江 唤 铁面孔目 裴宣 定拨下山人数,分作五军起行。” 蔡东藩 《唐史通俗演义》第十一回:“遂调集战舰,即日起行。”

(3).行动,具体作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总而言之:这种人坐言则有餘,至於起行,他非但不足,简直的是不行。”

(4).泛指动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你看他一般的起行坐立,不过动生厌倦,似乎无甚大病。”

槐黄

(1).“槐花黄”之省。古指忙于准备应试的季节。 宋 范成大 《送刘唐卿户曹擢第西归》诗之三:“槐黄灯火困豪英,此去书窗得此生。”《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生览毕,惟堕泪而已,遂收拾锁於书笈……及抵家,已迫槐黄矣。” 清 黄宗羲 《祭冯韡卿文》:“惟某早年缔交,同趁槐黄,升沉虽异,车笠无忘。”参见“ 槐花黄 ”。

(2).槐树的花和果实制成的黄色染料。

时序

季节变化的次序;先后的顺序

草木随着时序的变化而枯荣

时序刚刚过了秋分,就觉得突然增加了一些凉意。——《秋色赋》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鹏抟

鹏展翅盘旋而上。比喻人之奋发有为。语本《庄子·逍遥游》:“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公行状》:“凤鸣千仞,鹏摶万里。” 宋 陆游 《答抚州发解进士启》:“将鹏摶於宦海,姑鸿渐於名场。”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完聚》:“幸今日鹏摶羽翰,曾浴日补天。” 清 戴名世 《<天籁集>序》:“至於 仁甫 诗餘之雋妙,则当 元 时已有称为如鹏摶九霄。”

一举

一次行动

一举歼灭来犯之敌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素秋

(1).秋季。古代五行之说,秋属金,其色白,故称素秋。 汉 刘桢 《鲁都赋》:“及其素秋二七,天汉指隅,民胥祓禊,国於水游。”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六:“ 瞿唐峡 口 曲江 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宋 欧阳修 《清商怨》词:“关河愁思望处满。渐素秋向晚。”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十二:“三年客里逢朱夏,一月天边盼素秋。” * 《感事八首用杜甫<秋兴>诗韵·战局时局》:“ 兴安岭 下 楚江 头,万里烽烟接素秋。”参见“ 素商 ”。

(2).比喻衰老、迟暮。 晋 潘尼 《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之三:“予涉素秋,子登青春;愧无老成,厠彼日新。”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潘岳<悼亡>》:“青春速天机,素秋驰白日。”

中夜

半夜。《书·冏命》:“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 孔 传:“言常悚惧惟危,夜半以起。”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行》:“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唐 杜牧 《投知己书》:“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於心。” 茅盾 《将赴重庆赠陈此生感怀》诗:“中夜起徘徊,寒螿何凄切!”

凌云

高耸入云

壮志凌云

渊源

源流,本原

测其渊源,览其清浊,未有厉俗独行若宁者也。——《三国志·管宁传》

事物渊源

词锋

(1).犀利的文笔或口才。 南朝 陈 徐陵 《与杨仆射书》:“足下素挺词锋,兼长理窟, 匡丞相 解颐之説, 乐令君 清耳之谈,向所諮疑,谁能晓喻。” 元 柳贯 《出北城独上秋屏阁望西山烟霭中漠无所见》诗:“我疑玉女畏迎将,且惧词锋恣弹射。” 曹禺 《雷雨》第一幕:“他说话微微有点口吃似的,但是在他的感情激昂的时候,词锋是锐利的。”

(2).言词所向;话题。 叶圣陶 《一个朋友》:“当时我便转了词锋道:‘伊快乐么?’”

轻锐

轻装精锐的部队

率轻锐继其后。——《资治通鉴》

笔阵

(1).比喻写作文章。谓诗文谋篇布局擘画如军阵。 南朝 梁 萧统 《正月启》:“谈丛发流水之源,笔阵引崩云之势。”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二:“以是学士大夫,自非性天明洽,笔阵豪异,则不能为之也。” 清 唐孙华 《送王诵侯之官成都》诗:“请筑诗坛整笔阵,共执桴鼓张旌旟。”

(2).比喻书法。谓作书运笔如行阵。 晋 王羲之 《题<笔阵图>后》:“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 清 吴伟业 《项黄中家观万岁通天法帖》诗:“此卷仍逃劫火中,老眼纵横看笔阵。”

纵横

(1) 竖和横互相交错

众壑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犹有曲挺纵横者。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

(2) 奔放自如

笔意纵横

(3) 奔驰无阻

纵横四海

(4) 放肆;无所顾忌

(5) 指合纵连横

通今

通晓当今的知识。 宋 周必大 《敷文阁学士李仁甫挽词》:“鸣珮 甘泉 不乏人,谁能博古復通今。” 清 彭玉麟 《广学校》:“夫所贵於儒者,贵其博古耳,通今耳。” 郑观应 《题何沃生胡翼南新政书》诗:“泥古不通今, 亚洲 成瓦裂。”

誉望

名誉声望。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自 营郃 分司, 卢钦 兼掌,誉望所归,允集兹日。”《宋史·王禹偁传》:“以愚观之,不若不为相之善也,相则誉望损矣。” 清 曾国藩 《苗先簏墓志铭》:“ 高邮 大儒 王氏 念孙 父子,闻君之説,礼先於君,遂与畅论音学源流,由是誉望日隆。”

飞腾

(1) 迅速地飞起;升腾

(2) 飞扬

文虎

用文句做谜面的谜语;有文饰的虎形器具

魁荐

科举制乡试或会试中以第一名被录取。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吾州 赵和仲 ,童科免举, 淳祐 九年,再以春秋魁荐。” 清 梁章鉅 《称谓录·举人》:“后 郑侨 擢魁荐,官至枢相。”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管弦

亦作“ 管絃 ”。亦作“筦弦”。亦作“筦絃”。 1.管乐器与弦乐器。亦泛指乐器。《淮南子·原道训》:“夫建钟鼓,列管弦。”《汉书·礼乐志》:“为其俎豆筦弦之间小不备,因是絶而不为,是去小不备而就大不备,或莫甚焉。” 晋 张华 《情诗》之一:“终晨抚管弦,日夕不成音。” 明 王錂 《春芜记·感叹》:“三千珠履盈阶陛,十二金釵列管絃。” 清 孙枝蔚 《村居杂感》诗之五:“长物吾家少,樽罍伴管絃。”

(2).指管弦乐。《汉书·礼乐志》:“和亲之説难形,则发之於诗歌咏言,鐘石筦弦。” 唐 崔湜 《奉和春日幸望 * 》:“庭际花飞锦绣合,枝间鸟囀管弦同。” 元 陈孚 《真定怀古》诗:“千里桑麻緑荫城,万家灯火筦絃清。”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词:“返照波间,水阔风高颺管絃。” 郭小川 《厦门风姿》诗之四:“听, 南海 的涛声如号角, 鹭江 的潮音如管弦。”

为主

放在首要位置

以自力更生为主

明年

今年的下一年

越明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明年复攻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明年陵降。——《汉书·李广苏建传》

彤墀

即丹墀。借指朝廷。 唐 韩愈 《归鼓城》诗:“我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 宋 秦观 《寄孙莘老少监》诗:“一出 承明 七换麾,君恩復许上彤墀。”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二:“彤墀小立缀鵷鸞,金碧初阳当画看。”

射策

(1). 汉 * 试取士方法之一。《汉书·萧望之传》:“ 望之 以射策甲科为郎。” 颜师古 注:“射策者,谓为难问疑义书之於策,量其大小署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显。有欲射者,随其所取得而释之,以知优劣。射之言投射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又对策者,应詔而陈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献説也。言中理準,譬射侯中的。二名虽殊,即议之别体也……对策者,以第一登庸;射策者,以甲科入仕。”《南史·儒林传序》:“及 汉武帝 时,开设学校,立《五经》博士,置弟子员,射策设科,劝以官禄,传业者故益众矣。” 宋 苏轼 《策略第一》:“自 汉 以来,世之儒者忘己以徇人,务为射策决科之学,其言虽不叛於圣人,而皆泛滥於辞章,不适於用。”

(2).泛指应试。 唐 皮日休 《三羞》诗序:“丙戌岁, 日休 射策不上,东退於 肥陵 。”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射策 长安城 ,驄马黄金络。”

鳌头

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后来用“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

独步

独自行走,亦指超群出众,独一无二

独步文坛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