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咏庭树

作者:宋祁 朝代:宋代

秋日咏庭树原文

庭树报秋归,萧然芳意衰。
露危阴处叶,风劲暝前枝。
嘒嘒蝉嘶早,梢梢鹊定迟。
江潭正摇落,司马不无悲。

诗词问答

问:秋日咏庭树的作者是谁?答:宋祁
问:秋日咏庭树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祁的名句有哪些?答:宋祁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萧然

(1).犹骚然。扰乱骚动的样子。《史记·酷吏列传》:“及 孝文帝 欲事 匈奴 ,北边萧然苦兵矣。” 唐 元稹 《两省供奉官谏驾幸温汤状》:“不废戒严,而犹物议喧嚣,财力耗顇,数年之外,天下萧然。”《明史·宦官传二·陈增》:“大率入公帑者不及什一,而天下萧然,生灵涂炭矣。”

(2).空寂;萧条。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新唐书·宦者传上·程元振》:“虏扣 便桥 ,帝仓黄出居 陕 ,京师陷。贼剽府库,焚閭衖,萧然为空。”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袁鹰 《故乡夜话》:“此外四壁萧然,再没有任何东西。”

(3).稀疏;虚空。 宋 叶适 《题<林秀文集>》:“鬢髮萧然,奔走未已,可嘆也!” 明 杨柔胜 《玉环记·皋谒延赏》:“双亲弃世十八年,囊篋尽萧然。”《明史·忠义传四·徐世淳》:“州尝被贼,居民萧然。”

(4).简陋。 宋 陆游 《自笑》诗:“惟餘数卷残书在,破篋萧然笑獠奴。”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先君﹞每行县以物自随,杯汤不肯受。去官贫甚,鬻所乘马以行,行李萧然,观者嘆息。” 王闿运 《侯官陈君墓志铭》:“乘舆萧然,襆被而已。”

(5).萧洒;悠闲。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高蹈独往,萧然自得。” 唐 杜甫 《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诗:“秋水清无底,萧然浄客心。” 宋 苏轼 《游惠山》诗序:“爱其语清简,萧然有出尘之姿。”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五:“他同好友 葛寰中 谈起这事,好像天大祸事,就要临头一样,比起前数月,萧然而论 北京 事情的态度,真不同!”

芳意

(1).指春意。 唐 徐彦伯 《同韦舍人元旦早朝》诗:“相问韶光歇,弥怜芳意浓。” 明 刘基 《即事》诗:“芳意自随流水逝,华年不为老人留。”

(2).对他人情意的美称。 唐 王贞白 《独芙蓉》诗:“芳意羡何物?双双鸂鶒飞。”

阴处

犹静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以溲血者,诊脉法曰‘病养喜阴处者顺死,养喜阳处者逆死。’其人喜自静,不躁,又久安坐,伏几而寐,故血下泄。” 三国 魏 曹植 《卞太后诔》:“仰奉诸姑,降接儔列,阴处阳潜,外明内察。” 赵幼文 校注:“阴处,犹言静居。”

嘒嘒

(1).形容星光微小而明亮。《魏书·术艺传·张渊》:“丈人极阳而慌忽,子孙嘒嘒於参嵎。”原注:“嘒,小貌。孙二星,在子东。” 明 何景明 《忧旱赋》:“朝出日之杲杲兮,夕明星之嘒嘒。”

(2).象声词。形容清亮的声音。《诗·商颂·那》:“鞉鼓渊渊,嘒嘒管声。” 孔颖达 疏:“嘒嘒然而清烈者,是其管籥之声。” 朱熹 集传:“嘒嘒,清亮也。”《诗·小雅·采菽》:“其旂淠淠,鸞声嘒嘒。” 孔颖达 疏:“其此君子车服旌旂则淠淠然动,得宜其车马鸞铃之声,又嚖嘒然鸣中节。”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织·九月》诗:“舍南与舍北,嘒嘒闻车声。”

(3).象声词。蝉鸣声。《诗·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鸣蜩嘒嘒。” 毛 传:“蜩,蝉也。嘒嘒,声也。” 晋 陆机 《拟明月皎夜光》诗:“翻翻归雁集,嘒嘒寒蝉鸣。” 清 黄景仁 《苦暑行》:“千章黝緑披且死,中有嘒嘒蝉声联。” 陈炜谟 《狼筅将军》:“四周寂无人声,只嘒嘒的夜蝉高据在柳树上,鸣着。”

梢梢

(1).风声。 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风梢梢而过树,月苍苍而照臺。” 唐 常建 《空灵山应田叟》诗:“曳策背落日,江风鸣梢梢。”

(2).劲挺貌。《文选·谢朓<酬王晋安>诗》:“梢梢枝早劲,涂涂露晚晞。” 吕向 注:“梢梢,树枝劲彊无叶之貌。” 唐 杜甫 《雕赋》:“梢梢劲翮,肃肃逸响。”

(3).尾垂貌。 唐 李贺 《唐儿歌》:“竹马梢梢摇緑尾,银鸞睒光踏半臂。”

(4).细貌。 唐 韩愈 《南溪始泛》诗之一:“点点暮雨飘,梢梢新月偃。” 钱仲联 集释:“梢梢者,细也。见《方言》。” 明 高启 《夏日与高廉游无量佛院还憩王隐君池上》诗:“悠悠去景得,梢梢来迹断。”

江潭

江水深处。《楚辞·九章·抽思》:“长瀨湍流,泝江潭兮。” 汉 扬雄 《解嘲》:“或倚 夷门 而笑,或横江潭而渔。” 宋 苏辙 《次韵毛君留别》:“鱼纵江潭真窟宅,鹤飞松岭倍精神。”

江边。《楚辞·渔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 南朝 宋 鲍照 《赠傅都曹别》诗:“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 清 吴伟业 《橘灯》诗:“花开槐市枝枝大,霜满江潭树树金。”

摇落

凋残,零落。《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如何对摇落,况乃久风尘。” 明 何景明 《答望之》诗:“江湖更摇落,何处可安栖?” 清 曹寅 《和程令彰十八夜饮南楼》之一:“客心摇落傍孤笳,步屧随时向酒家。”

司马

(1) 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政和军赋的长官。汉大将军、将军、校尉之属官都有司马,专掌兵事。隋唐州府佐吏有司马一人,位在别驾、长史之下,掌兵事,或位置贬谪及闲散官员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姓

不无

犹言有些。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第古风既乏温淳,律体微乖整栗,故令评者不无轩輊。” 李希凡 、 蓝翎 《关于<红楼简论>及其他》:“作为在富贵荣华中生长起来的 曹公子 ,在‘贫穷难耐凄凉’的生活中,对‘当年笏满床’的盛世是不无惋惜怀念的。”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