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雷叹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代

秋雷叹原文

立秋之雷损万斛,吴侬记此占年縠。
汰哉丰隆无籍在,政用此时鸣孛轳。
向来夏旱连三月,吁嗟上诉声满屋。
讼风未敕复占雷,助魃为妖天更酷。
我虽闲寂忝祠史,家请官供尚仓粟。
尘甑贫交满目前,卒岁将何救枵腹?但愿吴侬言不验,共割黄云炊白玉。
天人远近叵戏论,裨灶安能尸祸福。

诗词问答

问:秋雷叹的作者是谁?答:范成大
问:秋雷叹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答:范成大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立秋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8月7、8或9日。中国以立秋为秋季的开始

万斛

极言容量之多。古代以十斗为一斛, 南宋 末年改为五斗。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七:“ 蜀 麻 吴 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明 沉采 《千金记·省女》:“正是胸中万斛愁难遣,付与残花逐水流。” 清 恽敬 《新喻罗坊漕仓记》:“春、夏、秋三时,得雨涨,发万斛之舟,随流东下。” 郭沫若 《落叶》第二九信:“我对着你这近在咫尺而又远在天涯的哥哥,时而又感受着无限的哀愁,万斛的热泪无端地从眼中涌出。”

吴侬

吴 地自称曰我侬,称人曰渠侬、个侬、他侬。因称人多用侬字,故以“吴儂”指 吴 人。 唐 刘禹锡 《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诗:“才子从今一分散,便将诗咏嚮 吴 儂。” 宋 张先 《喜朝天·清署堂赠蔡君谟》词:“佳景在,吴儂还望,分閫重来。”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游金山寺》曲:“误汲南泠,笑杀吴儂,不记《茶经》。”

占年

占卜年成的丰歉。 唐 柳宗元 《柳州峒氓》诗:“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金 元好问 《望崧少》诗之二:“田父占年惊玉旆,诗仙留迹叹 崐丘 。” 清 陈维崧 《五福降中天·穀日和蘧庵先生》词:“欢生祈穀,兆叶占年,比閭安帖。”

丰隆

(1).亦作“ 丰霳 ”。古代神话中的雷神。后多用作雷的代称。《楚辞·离骚》:“吾令 丰隆 椉云兮,求 宓妃 之所在。”《淮南子·天文训》:“季春三月, 丰隆 乃出,以将其雨。” 高诱 注:“ 丰隆 ,雷也。” 唐 皮日休 《霍山赋》:“叱 丰隆 ,奔列缺,轰然霹靂,天地俱裂。” 清 张尚瑗 《仙霞关》诗:“淙淙飞泉下幽壑,輣衝百道鸣丰霳。” 郭沫若 《创造者》诗:“你听,他声如丰隆。”

(2).丰盛隆厚。《后汉书·公孙瓒传》:“据职高重,享福丰隆。”《宋书·礼志三》:“其优衍丰隆,无所取喻。” 宋 李之仪 《与金马部书》之十一:“至于樽俎丰隆,祖帐华茂,倾意於俯格,而至巷无居人。”

(3).高大崇隆。《艺文类聚》卷六引 南朝 梁 萧子范 《建安城门峡赋》:“瓌诡丰隆,质状不同,班黄糅采,玄紫潜通。” 元 陈樵 《东阳县学晖映楼赋》:“登兹楼以相羊兮,爱结构之丰隆。” 清 张惠言 《景福宫赋》:“丰隆穹崇,岧嶤崔巍。”

无籍

(1).亦作“ 无藉 ”。谓不纳税或不征税。《管子·国蓄》:“人君御穀物之秩,相胜而操事於其不平之间,故万民无籍而国利归於君也。”《管子·臣乘马》:“国器皆资,无藉於民。”

(2).指无赖汉。 明 邵璨 《香囊记·强婚》:“孺人,这般无籍,如何对付他。”《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我的女儿从小娇养起来,若嫁你恁样无籍,有甚出头日子!”

此时

这时候。《后汉书·刘玄传》:“﹝ 韩夫人 ﹞輒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

向来

(1) 一贯如此

(2) 先前

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不过笼络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三月

(1) 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

(2) 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

(3) 三个月

吁嗟

(1).叹词。表示忧伤或有所感。《楚辞·卜居》:“吁嗟嘿嘿兮,谁知吾之廉贞。”《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平生仰令图,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韩诗章句》:“吁嗟,嘆辞也。” 陈毅 《感事书怀》诗:“吁嗟我与汝,沧海之一粟。”

(2).叹词。表示赞美。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至今儿孙主沙漠,吁嗟 赵 氏何其隆!” 清 黄遵宪 《纪事》诗:“吁嗟 华盛顿 ,及今百年矣。”

(3).哀叹;叹息。《孔子家语·执辔》:“民恶其残虐,莫不吁嗟。”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一人吁嗟,王道为亏。” 唐 寒山 《诗》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乐交煎勿底涯。”《剪灯新话·秋香亭记》:“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辞。”《红楼梦》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长叹一声,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韵。”

上诉

当事人不服第一审的判决或裁定,依法向上一级法院提请重新审理

提出上诉

闲寂

亦作“闲寂”。空荡寂静。 南朝 梁 萧统 《开善寺法会》诗:“兹地信闲寂,清旷惟道场。” 唐 韩愈 《与大颠师书》:“ 愈 闻道无疑滞,行止繫缚,苟非所恋著,则山林閒寂与城郭无异。” 宋 陆游 《出游》诗:“山林闲寂归虽早,齿髮衰残病已迟。”

仓粟

仓库中贮藏的米谷。《吕氏春秋·士节》:“ 晏子 使人分仓粟分府金而遗之。”《史记·货殖列传》:“ 秦 之败也,豪杰皆争取金玉,而 任氏 独窖仓粟。” 唐 白居易 《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诗:“仓粟餧家人,黄縑裹妻子。”

尘甑

《后汉书·独行传·范冉》载, 桓帝 时以 冉 为 莱芜 长,因遭母忧,不到官,结草室而居。“所止单陋,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尘 范史云 ,釜中生鱼 范莱芜 。’”后因以“尘甑”为形容清贫之典。 宋 范成大 《春寒即事留游子明王仲显》诗:“笑我生尘甑,惭君有意袍;故人能少驻,门径久蓬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一员官》:“夫人从容曰:‘君尘甑犹昔,何老誖不念子孙耶?’”

贫交

贫贱时交往的朋友。《史记·货殖列传》:“﹝ 陶朱公 ﹞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 唐 李白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诗:“ 鲁 縞如白烟,五縑不成束;临行赠贫交,一尺重山岳。” 清 吴之振 《迭韵送叶星期岁暮还山》诗:“老去贫交难聚首,眼前生客怕输心。”

目前

当前,现在

目前我掌握的材料

卒岁

(1) 度过一年

聊以卒岁

(2) 全年

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

枵腹

(1).空腹。谓饥饿。 唐 康骈 《剧谈录·严士则》:“ 士则 具陈奔驰陟歷,资粮已絶,迫於枵腹,请以饮饌救之。”《明史·福王常洵传》:“王府金钱百万,而令吾辈枵腹死贼手。” 清 赵翼 《边外诸土司地清晨必起黑雾》诗:“我行不蓐食,直以枵腹搏。” 鲁迅 《三闲集·匪笔三篇》:“命令被告枵腹恭候于异地,以俟自己雍容布置,慢慢开审,真是霸道得可观。”

(2).指饥饿的人。 周咏 《感怀》诗之四:“驱将枵腹填沟壑,鞭尽无衣泣露霜。”

(3).比喻空疏无学或空疏无学的人。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二:“汎览健忘,致成枵腹。” 清 杨岘 《<燕下乡脞录>序》:“视枵腹而操不律,奚止钧銖之差耳哉!”

(4).比喻内中空虚无物。 宋 范成大 《除夜感怀》诗:“匏瓜谩枵腹,蒲柳无真姿。” 宋 陆游 《寒甚》诗:“酒尽瓶枵腹,炉寒客曲身。”

但愿

只希望;只愿

但愿我重新变得年轻

不验

不切实际;不能应验。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今儒者释耒耜而学不验之语,旷日弥久而无益于理。” 唐 贾公彦 《序周礼废兴》:“ 林孝存 以为 武帝 知 周 官末世瀆乱不验之书。” 清 王韬 《淞隐漫录·徐双英》:“此前人所传遁甲诸符咒,习之每多不验。”

黄云

(1).黄色的云气。(1)天子气。《古微书·洛书纬》:“ 黄帝 起,黄云扶日。”《宋书·符瑞志上》:“ 帝尧 之母曰 庆都 ,生於 斗维 之野,常有黄云覆护其上。” 前蜀 杜光庭 《贺黄云表》:“ 尧 之诞生,常有黄云垂覆; 舜 之御宇,常有黄云凝空。”(2)祥瑞之气。《汉书·郊祀志上》:“天子使验问巫得鼎无姦诈,乃以礼祠,迎鼎至 甘泉 ,从上行,荐之。至 中山 ,晏温,有黄云焉。”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一》:“ 沉佺期 《改年观赦》诗:‘六甲迎黄气,三元降紫泥。’《望气经》云:‘黄云四出,主赦。’黄气,黄云也。”(3)雪天之云。下雪天云特黄于常云,故称。 宋 曾巩 《咏雪》:“黄云半夜满千里,大雪平明深一尺。”

(2).黄尘;沙尘。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河洲多沙尘,风悲黄云起。” 唐 孟郊 《感怀》诗:“登高望寒原,黄云鬱峥嶸。” 明 王世贞 《立春前一日过尹汝渔副使饮》诗:“落日千门飞鴈去,黄云一骑按雕迴。”

(3).边塞之云。塞外沙漠地区黄沙飞扬,天空常呈黄色,故称。 南朝 梁简文帝 《陇西行》之二:“洗兵逢骤雨,送阵出黄云。” 唐 杜甫 《佐还山后寄》诗之一:“山晚黄云合,归时恐路迷。” 仇兆鳌 注:“塞云多黄,故公诗云‘黄云高未动’,又云‘山晚黄云合’。” 明 李梦阳 《石将军战场歌》:“黄云落日古骨白,砂砾惨淡愁行人。”

(4).比喻成熟的稻麦。 宋 王安石 《同陈和叔游齐安院》诗:“繅成白雪桑重緑,割尽黄云稻正青。” 明 高启 《看刈禾》诗:“黄云渐收尽,旷望空郊平。”

白玉

(1).白色的玉。亦指白璧。《礼记·月令》:“﹝孟秋之月﹞衣白衣,服白玉。”《楚辞·九歌·湘夫人》:“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晋书·慕容德载记》:“ 障水 得白玉,状若璽。”《红楼梦》第四回:“ 贾 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至于青瑶窗里,明月初回;白玉房前,垂杨自见。”

(2).喻指豆腐。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豆腐诗》:“霍霍磨昆吾,白玉大片裁。烹煎适吾口,不畏老齿摧。”

天人

(1) 天和人;天象和人事

天人之际

天人合一

(2) 仙人;神人;才能或容貌出众的人

(3) 特指天子

远近

(1) 远处和近处

远近闻名

(2) 指距离的长短

(3) 指关系的亲疏

戏论

(1).漫不经心的言论。 晋 左思 《蜀都赋》:“ 三蜀 之豪,时来时往;养交都邑,结儔附党;剧谈戏论,扼腕抵掌。” 明 徐渭 《抱琴美人图》诗:“戏论摛多韵,谈虚遍九垓。”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七》:“逐句求义者见《传》云‘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必疑谓无所忿懥而后得其正。如此戏论, 朱子 亦既破之矣,以其显为悖谬也。”

(2).佛教语。谓非理、无义的言论。《百喻经·父取儿耳璫喻》:“凡夫之人亦復如是,为名利故,造作戏论。” 唐 王维 《能禅师碑》:“谈笑语言,曾无戏论。” 清 李贽 《观音问·与澄然》:“今幸世尊开我愚顽,顿能发起一念无上菩提之心……慎莫草草作语言戏论,反成大罪过也!” 清 恽敬 《与报国寺沙门无垢书》:“大师勿笑 惲子居 傍葛藤树为戏论也。”

祸福

(1).灾殃与幸福。《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祸福交错乎倚伏之间,兴亡 * 乎盈虚之会。” 清 林则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指灾祸。 晋 欧阳建 《临终诗》:“潜图密已构,成此祸福端。”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