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作者:罗公升 朝代:宋代

有感原文

车骑将军结束新,长安那记昔年身。
南来尽是干名者,无复平阳下泪人。
龙首黄扉老大臣,婆娑听履上星辰。
西风一点违天血,同是先朝拣拔人。

诗词问答

问:有感的作者是谁?答:罗公升
问:有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罗公升的名句有哪些?答:罗公升名句大全

罗公升有感书法欣赏

罗公升有感书法作品欣赏
有感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车骑

(1) 成队的车马

臣布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2) 古代将军的名号,汉代有车骑将军

将军

(1)

(2)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3) 将国际象棋中的“王”暴露在对方棋子前,以致如果不是“王”被马上保护起来(如在其间放上另一棋子),则下一步便可能被对方吃掉

(4) 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感到难办

他当众将了我一军,要我表演舞蹈

结束

(1) 完毕,不再继续

这个演讲结束了典礼

(2) 装束;打扮

结束而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收拾;处置

(4) 拘束

长安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昔年

前几年;从前

昔年欲登未登者。——《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尽是

到处是,很多很多

这儿尽是石头

干名

求取名位。《逸周书·宝典》:“十姦……八阿众干名。”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 比干 剖心, 子胥 鴟夷,非轻犯君以危身,强諫以干名也。” 五代 刘昭禹 《怀华山隐者》诗:“应笑干名者,六街尘土深。” 明 李贽 《史阁叙述》附 刘东星 《史阁款语》:“动步不敢,见勇往直前者则指为轻进;动口不敢,见开口见胆者则指为干名。”

无复

(1).不再,不会再次。《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復。” 陈奇猷 校释:“此文意谓诈伪之道,虽今可以苟且得利,后将不可復得利也。”《晋书·王导传》:“ 桓彝 见朝廷微弱……忧惧不乐。往见 导 ,极谈世事,还,谓 顗 曰:‘向见 管夷吾 无復忧矣。’” 唐 韩愈 《落叶送陈羽》诗:“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復归。”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 圣叹 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辨髮,穷幽极微,无復有遗议於其间矣。”

(2).指不再有,没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不死之事已定,无復奄忽之虑。”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上》:“少来搜集书史,颇得诸遗书,无復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 瞿秋白 《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无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

(3).没有履行。 汉 刘向 《说苑·杂言》:“ 仲尼 曰:‘不强不远,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復,不恭无礼,慎此五者,可以长久矣。’”

(4).不能恢复。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规非者,其所为不得其事,其事不当,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无復,残类灭宗亡国是也。”

平阳

〈方〉∶指平地

虎落平阳被犬欺

泪人

亦作“泪人”。形容哭得很厉害的人。《红楼梦》第十三回:“ 贾珍 哭的泪人一般。”《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那 褚大娘子 拉拉这个,看看那个,已经哭得泪人儿一般。”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十一章:“坐在台下的 郭祥 ,掏出手绢儿,竟哭得像个泪人儿似的。”

龙首

(1).龙的头。《仪礼·乡射礼》:“楅长如笴,博三寸,厚寸有半。龙首,其中虵交。” 郑玄 注:“两端为龙首,中央为蛇身相交也。”《淮南子·要略》:“今画龙首,观者不知其何兽也,具其形则不疑矣。”《后汉书·礼仪志下》:“载饰以盖,龙首鱼尾,华布墙,纁上周,交络前后,云气画帷裳。”

(2).科举时代称状元为龙首或龙头。 唐 冯贽 《云仙杂记·虮肝龙首》:“蟣肝之奉何堪,龙首之攀可望。”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叶道卿 尝带贴职知 秀州 ,时状元 宋公序 ,及同榜 郑天休 ,已修起居注。 道卿 有诗寄二公曰:‘相先一龙首,对立两螭头。’世称为警句。” 宋 文天祥 《为或人赋》:“龙首黄扉真一梦,梦回何面见 江 东。”

(3).投壶术语。箭入壶中而倚竿,箭首正向自己者称龙首。见 宋 司马光 《投壶新格·龙首》。

(4).山名。在 陕西省 长安县 北。一名 龙首原 。 萧何 营 未央宫 于此。 汉 张衡 《西京赋》:“疏 龙首 以抗殿,状巍峩以岌嶪。”《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规 龙首 ,抚 未央 。” 李贤 注:“ 龙首 ,山名, 萧何 於其上作 未央宫 。” 唐 沉佺期 《人日重宴大明宫赐綵缕人胜应制》诗:“拂旦鸡鸣仙衞陈,凭高 龙首 帝城春。”

黄扉

(1).古代丞相、三公、给事中等高官办事的地方,以黄色涂门上,故称。《南史·梁武陵王纪传》:“ 武帝 诸子罕登公位,唯 纪 以功业显著,先启黄扉。” 唐 唐彦谦 《贺李昌时禁苑新命》诗:“黄扉议政参元化,紫殿称觴拂寿星。” 明 杨珽 《龙膏记·开阁》:“黄扉霞彩,平泉波影,緑树阴浓掩映。”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旧黄扉,新丞相,喜一旦趾高气扬,廿四考中书模样。”

(2).指丞相、三公、给事中等官位。《旧唐书·郭承嘏传》:“ 文宗 谓宰臣曰:‘ 承嘏 久在黄扉,欲优其禄俸,暂令廉问近关。而諫列拜章,惜其称职,甚美事也。’乃復为给事中。” 宋 黄朝英 《靖康缃素杂记》卷一:“给事舍人曰黄扉。” 元 蒋子正 《山房随笔》:“乙亥纠义兵勤王,终以罔功,患难倚之为重。虽名为相,黄扉之贵,万钟之奉,无有也。” 明 无名氏 《赠书记·恃权抄没》:“衮衣玉带位黄扉,执掌朝纲恁敢欺。”

(3).指宫门。 唐 陈子昂 《唐故循州司马申国公高君墓志铭》:“含章丹穴,籍宠黄扉。” 唐 王维 《工部杨尚书夫人墓志铭》:“朝含香兮礼闈,夕青琐兮黄扉。” 赵殿成 笺注:“黄扉犹黄闥,禁门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本朝 汉 臣入相,或迴翔部寺,或敭歷省臺,及身侍黄扉,大抵皤髮耆硕矣。”

大臣

受国家元首或政府行政首脑委托管理一个部门的君主国家的高级官员

赵王与大将军 廉颇诸大臣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婆娑

(1) 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毛传:“婆娑,舞也。”

(2) 枝叶纷披的样子

听履

语本《汉书·郑崇传》:“ 崇 少为郡文学史,至丞相大车属。弟 立 与 高武侯 傅喜 同门学,相友善。 喜 为大司马,荐 崇 , 哀帝 擢为尚书僕射。数求见諫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 郑尚书 履声。’”后遂以“听履”指帝王亲近的重臣。 唐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持衡留藻鑑,听履上星辰。” 清 赵翼 《清江浦送费制府入为大司马贺迁惜别情见乎词》诗:“听履崇班躡禁廷,本兵身繫九边寧。”

星辰

星的总称

日月星辰

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一点

(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违天

谓违背天意。《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国语·周语下》:“夫天道导可而省否, 萇叔 反是,以誑 刘子 ,必有三殃,违天一也。”《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凭你怎的巴结他,他怎肯忍心害理的违天行事?”

先朝

(1).前朝,多指上一个朝代。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昔 扬子云 ,先朝执戟之臣耳。”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又论 濮安懿王 ,当準先朝封赠期亲尊属故事,天下韙之。” 清 顾炎武 《常熟归生晟陈生芳绩书来以诗答之》:“先朝旧事君休问,鼓角凄其满御街。” 黄人 《<钱牧斋文钞>序》:“迨北师南下,首僉降表,不能取巧於先朝者,欲为 冯道 、 王溥 ,以收桑榆之效。”

(2).指先帝。《南史·袁粲传》:“ 武帝 詔曰:‘ 袁粲 、 刘彦节 并与先朝同奬 宋 室。’” 宋 苏轼 《县榜》:“先朝值夷狄怀服,兵革寖息,而又体质恭俭,在位四十有二年。”

拣拔

挑选提拔。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谋之於外庭,即恐有 大和 事,不若就其中拣拔有才者,委以计事。” 宋 苏辙 《谢除尚书右丞表》之二:“体貌先正耆老之人,拣拔后来翘秀之士。”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