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林宗山巢龟

作者:楼钥 朝代:宋代

寄题林宗山巢龟原文

彼泽之陂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何。
洁清如许岂不好,纫兰缀蓠何足多。
七十二钻无遗策,不灵於己徒遭厄。
人生何用千岁为,愿似巢莲足清白。

诗词问答

问:寄题林宗山巢龟的作者是谁?答:楼钥
问:寄题林宗山巢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楼钥的名句有哪些?答:楼钥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一人

(1).古代称天子。亦为天子自称。《书·太甲下》:“一人元良,万邦以贞。” 孔 传:“一人,天子。”《书·汤诰》:“王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誥。’” 孔 传:“天子自称曰予一人。” 汉 班固 《 * 通·号》:“王者自谓一人者,谦也,欲言己材能当一人耳。故《论语》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臣谓之一人何?亦所以尊王者也,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内,所共尊者一人耳。故《尚书》曰:‘不施予一人。’” 宋 王禹偁 《待漏院记》:“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明 唐寅 《嘉靖改元元旦作》诗:“一人正位山河定,万国朝元日月明。”

(2).一个人。《诗·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汉 枚乘 《上书谏吴王》:“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 明 李贽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然则今日之是非,谓予 李卓吾 一人之是非,可也。”

(3).犹一体。《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

(4).谓使全国之人齐心协力。《荀子·富国》:“故非有一人之道也,直将巧繁拜请而畏事之,则不足以持国安身,故明君不道也。” 杨倞 注:“谓不能齐一其人,同力以拒大国也。”

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洁清

(1).清洁。《晏子春秋·问上九》:“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蔡少霞》:“人俗洁清,卉木鲜茂。” 王闿运 《李恭人行状》:“酒食洁清,衣裳澣濯。”

(2).廉洁,清白。 唐 韩愈 《与李翱书》:“子独安能使我洁清不洿而处其所,可乐哉。” 明 李东阳 《漳州府进士题名记》:“周达无滞者名能官,洁清不污者名廉吏。” 刘师培 《文说·宗骚》:“表廉正洁清之志,写 * 悱惻之忱。”

如许

(1) 多么,这么

花儿美如许

(2) 如此多,那样多

这狗官竟贪污了如许资财

行路如许难,谁能不华发。——宋· 范成大《盘龙驿》

岂不

难道不…?怎么不…?

岂不容易?

纫兰

《楚辞·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后以“纫兰”比喻人品高洁。 宋 徐铉 《和萧郎中午日见寄》:“岂知泽畔纫兰客,来赴城中角黍期。”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和赵晋臣敷文赋秋水瀑泉》词:“纫兰结佩有同心,唤取诗翁来饮。” 周实 《哭洗酲》诗:“纫兰搴杜更多情,年年佳耦求 云英 。”

足多

足以称美。《史记·游侠列传序》:“今游侠,其行虽不轨於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阸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宋 曾巩 《卫尉寺丞致仕金君墓志铭》:“盖君之质与其恕,又有足多者如是也。” 陈源 《文化的交流》:“我 中华 物质虽不及他国,而文化之优异有足多者。”

七十二钻

谓多次钻龟占卜。古代占卜者钻灼龟甲,使兆坼见于表面以定吉凶。《庄子·外物》:“杀龟以占卜,乃刳龟,七十二钻而无遗筴。” 王先谦 集解:“每占必钻龟,凡七十二次皆验。” 明 汪道昆 《五湖游》:“都来大梦,休夸异材,梦非幻化,才是祸胎,试问七十二钻成灰烬,何如二尺五寸在污莱。”

遗策

亦作“ 遗筴 ”。亦作“ 遗筞 ”。1.失策;失算。《庄子·外物》:“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筴。” 成玄英 疏:“筭计前后钻之凡经七十二,筭计吉凶曾不失中。”《吕氏春秋·贵当》:“ 荆 有善相人者,所言无遗策。” 高诱 注:“遗,犹失也。”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虏 青犊 之兵,甚有秘计;烧 乌巢 之米,本无遗策。”《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元年》:“ 向 善商财,计算无遗策。”

(2).指前人遗留下来的策略计划。 汉 贾谊 《过秦论上》:“ 孝公 既没, 惠文 、 武 、 昭襄王 蒙故业,因遗策,南取 汉中 ,西举 巴 蜀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元 杨维桢 《易水歌》:“沧海君犹祖遗筴,孰与千金买方士。” 元 杨载 《东山诗为叶子实赋》:“轩冕有遗筞,高举谢世纷。悠悠阻林莽,长与麋鹿群。” 清 顾炎武 《自大同至西口》诗之二:“ 武灵 遗策在,犹可制 秦 人。”

(3).指古代的典籍。《后汉书·班固传下》:“故夫显定三才昭登之绩,匪 尧 不兴;铺闻遗策在下之训,匪 汉 不弘。” 李贤 注:“遗策, 尧 之餘策,谓《尧典》也。”

不灵

(1).不晓悟。《庄子·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云:“灵,晓也。” 唐 韩愈 《鱷鱼文》:“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 叶圣陶 《倪焕之》五:“在这里,人家若说世间各处正在流行着卑鄙、丑陋、凶恶、 * 等等的事情,又说人类将没有希望,终于是长不好教不灵的动物,谁还会相信?”

(2).不灵验。《史记·龟策列传序》:“略闻 殷 夏 欲卜者,乃取蓍龟,已则弃之,以为龟藏则不灵,蓍久则不神。”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 冰心 《关于女人·我的母亲》:“当她抱怨那个算命的不灵的时候,我们总笑着说,我们是‘无花果’,不必开花即累累结实的。”

(3).不起作用,不成功。《官场现形记》第三回:“论起来呢,同乡是同乡,不过没有什么大交情,怎么好写信,就是写了去,只怕也不灵。”

遭厄

亦作“ 遭阨 ”。遭受困厄。 汉 王逸 《九思·遭厄》:“悼 屈子 兮遭厄,沉玉躬兮 湘 汨 。”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王恕斋》:“ 成都 守 王恕斋 先生,以心疾没于眢井,前后丧四子两孙,何遭厄之酷也!” 鲁迅 《书信集·致李小峰》:“倘北新(北新书局)亦为他们出书,当有免于遭阨之望。”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何用

(1).为什么。《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孔颖达 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絶之也。”

(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 齐侯 与? 齐侯 也。何用见其是 齐侯 也?”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 文举 舍我死,吾何用生为?”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株好。”《续资治通鉴·帝显德元年》:“今皆国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韵云……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如果那时不去射杀它,留到现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饭菜?”

千岁

(1) 千年。泛指年代长久

(2)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直接称呼,小说和戏剧中常用

千岁爷

(3)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间接称呼

清白

(1) 品行纯洁,没有污点

以清白相承。——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

清白女子

清白好汉

(2) 特指廉洁;不贪污

清白方正

清白奉公

(3) 清楚明白

说不清白

记不清白

(4) 明亮

一颗清白的大星

(5) 清秀白皙

一张清白的瘦脸

(6) 旧指未操所谓卑贱职业的

本族亲友皆清白自守

(7) 完毕

忙了两个钟头才忙清白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