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凤凰楼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再登凤凰楼原文

马上逢重九,登高已有诗。

今朝陟高阁,仍是季秋时。

把菊作佳节,铺笺掞好辞。

泬寥天宇宽,襟带河山披。

依稀鸡犬声,掩映桑麻枝。

广陌嘶骄骑,朱楼飐酒旗。

谯邑既云富,何加曰教之。

寄语彼京兆,莫视传舍为。

诗词问答

问:再登凤凰楼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再登凤凰楼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八

参考注释

马上

(1) 立刻;立即

大家坐好,电影马上要开映了

我马上就和你在一起

(2) 在马背上

马上比武

重九

即重阳,阴历九月九日

登高

上到高处。也特指重阳节登山的风俗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唐· 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今朝

(1) 今天

(2) 现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高阁

(1) 高度较大的阁楼

(2) 用以贮藏存放书、物的高架子(束之高阁)

仍是

(1) 还是要,尽管发生了以前的事或以 * 虑过还是要

仍是重要的人物

(2) 形式、条件、状况、数量继续不变

这个条约五十年仍是有效

季秋

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九月。《书·胤征》:“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礼记·月令》:“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虚中,旦柳中。” 唐 吕岩 《鄂渚悟道歌》:“纵横天际为閒客,时遇季秋重阳节。”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六:“时节是季秋,正是天高气爽的时候,而又连日快晴。”

佳节

美好的节日

每逢佳节倍思亲

好辞

(1).动听的言辞。《战国策·韩策一》:“诸侯不料兵之弱,食之寡,而听从人之甘言好辞,比周以相饰也。”《汉书·匈奴传上》:“单于用 赵信 计,遣使好辞请和亲。”

(2).佳句;妙语。参见“ 絶妙好辞 ”。

喜爱写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 既死之后, 楚 有 宋玉 、 唐勒 、 景差 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寥天

(1).《庄子·大宗师》:“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 郭象 注:“安於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於寂寥而与天为一也。”后遂用“寥天”指道教所谓虚无之境,即太虚。 唐 宋之问 《使至嵩山题壁赠杜侯杜四诗》:“忆昔同携手,山栖接二贤。笙歌入玄地,诗酒生寥天。” 唐 李白 《大庭库》诗:“莫辨 陈 郑 火,空霾 邹 鲁 烟。我来寻 梓慎 ,观化入寥天。” 清 顾炎武 《前诗意有未尽再赋四章》:“性定自能潜福地,机忘真已入寥天。”

(2).辽阔的天空。 唐 姚月华 《怨诗》:“登臺北望烟雨深,回身泣向寥天月。” 清 赵翼 《绵州刺史刘荫萱远寄藏佛一尊赋谢》:“安得金粟影接寥天长,玉毫光共素月皎。” *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诗:“群鸦恋晚树,孤雁入寥天。”

襟带

(1).衣襟和腰带。《后汉书·蔡邕传》:“ 邕 性篤孝,母常滞病三年, 邕 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

(2).谓山川屏障环绕,如襟似带。比喻险要的地理形势。 汉 张衡 《东京赋》:“苟民志之不谅,何云巖险与襟带。” 唐 杨炯 《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 三秦 六辅之奥区,五岳四瀆之襟带。” 清 侯方域 《定鼎说》:“闻之正位居体者,以中夏为喉舌,不以关陲为襟带也。”

(3).比喻切于实用,不可暂离之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夫《尔雅》者, 孔 徒之所纂,而《诗》《书》之襟带也。” 唐 柳宗元 《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吾愿子以《诗》《礼》为冠屨,以《春秋》为襟带,以图史为佩服,琅乎璆璜衝牙之响发焉。”

(4).比喻贴近之处。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余少长 大梁 ,豢养於保抱之手,即 淮 泗 之间,近在襟带,未尝眼见身到。” 清 唐甄 《潜书·非文》:“古之善言者,根於心,矢於口,徵於事,博於典,书於策简,采色焜燿。以此言道,道在襟带;以此述功,功在耳目。”

(5).拱卫;控制。《魏书·任城王云传》:“时四中郎将兵数寡弱,不足以襟带京师。” 唐 颜真卿 《谢荆南节度使表》:“窃以 荆南 巨镇, 江 汉 上游,右控 巴 蜀 ,左联 吴 越 ,南通五岭,北走上都,寇贼虽平,襟带尤切。”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藩邦》:“至如 朝鲜 襟带海表,屏障中原,无 朝鲜 则 辽水 东西皆将受警。” 郭沫若 《南京印象》六:“高耸在山头的一座城堡式的建筑,襟带双江,俯瞰全市。”

(6).代称防卫或监察之事。 汉 蔡邕 《故太尉乔公庙碑》:“ 循王 悝 , 桓帝 同产,以怀逆谋,黜封 癭陶王 。以公长於襟带,拜 鉅鹿 太守。 悝 畏怖明宪,检于静息。”

河山

河流和山岭,指国家疆土

大好河山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掩映

彼此遮掩,互相衬托

云霞掩映。——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明暗之掩映。——蔡元培《图画》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桑麻

(1).桑树和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管子·牧民》:“藏於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宋 辛弃疾 《鹧鸪天·春日即事题毛村酒垆》词:“閒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縞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2).泛指农作物或农事。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塲圃,把酒话桑麻。”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家有置社,福我桑麻。”

广陌

(1).大路。 晋 陶潜 《咏荆轲》诗:“素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唐 沉佺期 《临高台》诗:“高臺临广陌,车马纷相续。” 明 陈子龙 《春郊》诗:“轻罗吹广陌,和风袭芳洲。”

(2).犹巨万。形容数目很大。陌“百”的借字。《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真个是家貲鉅万,产业广陌,有鸦飞不过的田地,扛抬不动的金银山。”陌,一本作“ 延 ”。

朱楼

谓富丽华美的楼阁。《后汉书·冯衍传下》:“伏朱楼而四望兮,採三秀之华英。” 唐 白居易 《骊宫高》诗:“高高 驪山 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西湖二集·吹凤箫女诱东墙》:“ 潘用中 始初见对面楼上画阁朱楼,好生齐整。” 清 龚自珍 《洞仙歌》:“此花开近处,不是朱楼,杰阁三层絶依倚。”

酒旗

(1).星座名。在轩辕星南。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盖闻昊天表酒旗之宿,坤灵挺空桑之化。”《晋书·天文志上》:“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饗饮食。五星守酒旗,天下大餔。”

(2).即酒帘。酒店的标帜。 唐 刘长卿 《春望寄王涔阳》诗:“依微水戍闻鉦鼓,掩映沙村见酒旗。” 宋 周邦彦 《蓦山溪》词:“十载却归来,倦追寻酒旗戏鼓。” 清 唐孙华 《春日漫成》诗:“平桥浅水通村笠,草市斜阳颭酒旗。”

寄语

传话给某人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寄语故人

京兆

(1)

(2) 指京师所在地区

京师有京兆狱。——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指管理京师地区的衙门。

京兆五城即不敢专决。——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指京兆尹,即京师的地方长官

韩愈吏部权京兆。——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传舍

(1).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战国策·魏策四》:“令 鼻 之入 秦 之传舍,舍不足以舍之。”《三国志·魏志·陈群传》:“昔 刘备 自 成都 至 白水 ,多作传舍,兴费人役。” 元 萨都剌 《金陵道中题沉氏壁》诗:“万里关河成传舍,五更风雨忆吾庐。” 清 钱陆灿 《周亮工墓志铭》:“三仕三已,如传舍接淅,不及有所裨益。”

(2).借指今旅馆、饭店。 郁达夫 《抵槟城后见有饭店名杭州者吟成一绝》:“故园归去已无家,传舍名留炎海涯。”

标签:凤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