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道

作者:卫宗武 朝代:宋代

君道原文

勋华相授受,谟典所具述。
其要在厥中,精一而允执。
惟诚乃能精,惟诚乃能一。
是以无党偏,是以臻正直。
三代所共衬,百世不可易。
伯者假仁义,战国尚诈力。
汉唐非无君,文为事矫饰。
其能粹而王,一指不可屈。
所以无善治,循袭至今日。
纯诚而不杂,惟皇斯立极,敛敷锡庶民,懋建昭大德。
治欲在古如,舍此他无术。

诗词问答

问:君道的作者是谁?答:卫宗武
问:君道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卫宗武的名句有哪些?答:卫宗武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勋华

亦作“勛华”。1. 尧 舜 的并称。 勋 , 放勋 , 尧 名; 华 , 重华 , 舜 名。 汉 马融 《<忠经>序》:“皇上含 庖轩 之姿,韞 勛 华 之德。” 宋 范成大 《东宫寿诗》:“并世 勋 华 照古今,朱明綵服侍尊临。” 章炳麟 《时危》诗之二:“一样 勋 华 成贱隶,诸君争得似 孙刘 。”

(2).功勋与荣华。《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论阀閲勛华, 安龙媒 是个七品琴堂的弱息, 贾寳玉 是个累代国公的文孙。”

授受

交付和接受

私相授受

谟典

谟与典,均为《尚书》文体,因用以代称《尚书》。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永清县志皇言纪序例》:“勅天之歌,载於謨典。”

具述

备述,详细陈述。《太平广记》卷四七四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木师古》:“僧徒皆惊 师古 之犹存,询其来由, 师古 具述其状,徐徐拂衣而起。”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鸱夷子见黜》:“使 子皮 居 严子陵 之上, 季真 寘 张子同 之列,则有不可者。故具述之,覬来者知予之不敢苟,而高士之尤可贵也。”

精一

精粹而齐心

士卒精一

是以

所以;因此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党偏

结党偏私。《管子·君臣下》:“兄弟乱曰党偏。” 石一参 今诠:“党偏,谓私立党羽。” 唐 张碧 《游春引》:“ 句芒 爱弄春风权,开萌发翠无党偏。” 宋 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销磨党偏,秉执中道,人材庶几復合,和平可以驯致。”

正直

公正刚直

正直无私

三代

指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个朝代

百世

很多世代;很长时期(一世,三十年)

斯固百世之遇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百世之怨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流芳百世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伯者

霸者,成霸王之业者。伯,通“ 霸 ”。《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 伯乐 之图,求騏驥於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颜师古 注:“伯读曰霸。”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世儒只讲得一箇伯者的学问,所以要知得许多阴谋诡计,纯是一片功利的心,与圣人作经的意思正相反。”

仁义

(1) 宽厚正直

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韩非子·五蠹》

仁义之举

(2) 〈方〉∶性情温顺,通达事理

战国

公元前403—221年中国中原地区各诸侯国连年争战的时代

诈力

欺诈与暴力。《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王 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晋书·宣帝纪》:“ 刘备 以诈力虏 刘璋 , 蜀 人未附而远争 江陵 ,此机不可失也。” 宋 苏轼 《秦始皇帝论》:“至 秦 有天下, 始皇帝 以诈力而并诸侯,自以为智术之有餘,而 禹 、 汤 、 文 、 武 之不知出此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三》:“及其衰也,仁义去而诈力独存。”

为事

(1).办事;成事。 马王堆 汉 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谓陈轸》:“其为事甚完,便 楚 ,利公。”《韩非子·南面》:“人主欲为事,不通其端末,而以明其欲,有为之者,其为不得利。”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蛮夷之性易动难安,遂至攻劫州县,侵暴平人,或復私讎,或贪小利,或聚或散,终亦不能为事。”

(2).犹出事。《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长要来问个信,自从为事之后,生意淡薄,穷忙没有工夫,又是素手,不好上门。”《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况且窝盗为事,声名扬开去不好听,别人不管好歹,信以为实,就怕来缠帐。”

矫饰

亦作“ 矫飭 ”。1.整饬;整改。《荀子·性恶》:“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新唐书·杨炎传》:“初, 炎 矫飭志节,颇得名。”

(2).造作夸饰,掩盖真相。《后汉书·章帝纪》:“俗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新唐书·朱朴传》:“与 朴 皆相者 孙偓 …… 偓 性通简,不矫饰。” 明 屠隆 《昙花记·遍游地狱》:“只因近日士大夫迷真逐假,矫饰欺人。” 马南邨 《燕山夜话·艺术的魅力》:“难道每个时代的本有的特质不是在儿童的天性中毫不矫饰地复活着吗?”

一指

(1).一个指头。《孟子·告子上》:“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翁闻,笑而下楼,以一指提之而上,视器如一升许,而二人饮之终日不尽。” 宋 苏辙 《御风辞》:“子轻如鸿毛,彼将以为千石之钟;子细如一指,彼将以为十仞之墉。”

(2).一次指点,或一下指向。 汉 王充 《论衡·程材》:“直言一指,触讳犯忌。”《晋书·苻生载记》:“先帝神矛一指,望旗冰解。”《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上》:“天戈一指士争奋,鼠窜狼奔返 晋阳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那店主人往外一指,説:‘那不是他们脚上的伙计们回来了?’”

(3).《庄子·齐物论》:“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此谓天下虽大,一指可以蔽之;万物虽多,一马可以理尽,故无是无非。后因以“一指”为齐是非得失之典实。 晋 潘岳 《秋兴赋》:“闻至人之休风兮,齐天地於一指。”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若夫通精元一,合契造化,混盈虚以同条,齐得失於一指者,爱恶未始有所繫,穷通不足以滑和。”参见“ 一指马 ”。

(4).一个宗旨。《荀子·王霸》:“君者,论一相,陈一法,明一指。”

所以

(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善治

(1).善于治理;好好治理。《老子》:“政善治,事善能。”《汉书·董仲舒传》:“今 汉 继 秦 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

(2).犹善政。《管子·枢言》:“无善事而有善治者,自古及今未尝之有也。” 明 宋濂 《六经论》:“心既不正,则乡閭安得有善俗,国家安得有善治乎?”

循袭

沿袭,因袭。 宋 费衮 《梁溪漫志·时政记》:“然循袭一季之例,或半年始送著作,往往愆期,妨于修撰。”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今借服者悉许佩鱼,但以借紫借緋入衔,当是循袭未许佩鱼之製。”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纯诚

纯朴真诚。 汉 王充 《论衡·对作》:“实虚之分定,而华伪之文灭;华伪之文灭,则纯诚之化日以孳矣。” 宋 范仲淹 《举张昇自代状》:“有忧天下之心,纯诚直道,无让古人之节,朝野推重。” 明 李东阳 《<双瑞诗>序》:“公气和德粹,文足以 * ,量足以容物……而纯诚至孝又足以格高明,动幽远。”

不杂

(1).不混杂,不混淆。《国语·楚语下》:“古者民神不杂。”

(2).犹言不奇异。《文子·符言》:“ 老子 曰:圣人无屈奇之服,诡异之行,服不杂,行不观,通而不华,穷而不慑。”

立极

(1).树立最高准则。 唐 杜甫 《有事于南郊赋》:“所以报本反始,所以庆长立极。” 明 唐顺之 《廷试策》:“陛下敬一以昭事,中和以立极。”

(2).登帝位;秉国政。 宋 文天祥 《逐鹿》诗:“ 轩辕 此立极,玉帛朝诸侯。”《四游记·玉帝起赛宝通明会》:“上帝传下玉旨云:‘朕立极以来,未会卿等,今立此会,名曰三界通明会。’” 清 李振裕 《祠阙里雅》诗:“於皇时 清 ,继天立极。”

敷锡

施赐。《书·洪范》:“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南郊登歌·夕牲》:“奄受敷锡,宅中拓宇。”

庶民

百姓;平民

即日罢杨彪、 黄琬、 荀爽为庶民。——《三国演义》

懋建

勉力建立。《书·盘庚下》:“无戏怠,懋建大命。” 孔 传:“勉立大教。”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驰骋风尘者,不懋建德业,务本求己,而偏徇高交以结朋党。”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懋建皇极,以熙庶功。” 明 唐顺之 《故礼部左侍郎薛瑄从祀议》:“陛下懋建皇极,身作君师,惠然留意理学之臣,博採於庶官之论,欲以定祀典而彰潜德,甚盛心也。”

大德

(1) 大功德;大恩

吾且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品德高尚

(3) 德行高尚的人

(4) 大节,坚定地按照道德、艺术和其他价值准则办事

此他

其他。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四篇:“此他事状,则多本正史纪传,且益以 唐 宋 杂説。”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四篇:“此他续作,纷紜尚多,如《后红楼梦》。”

无术

没有办法。《管子·治国》:“今也仓廪虚而民无积,农夫以粥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 宋 王安石 《和吴御史汴渠》:“救世詎无术,习传自先王。” 康有为 《大同书》绪言:“生民之祸烈而救之之无术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