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多令(庚戌六月赴荆阃,宿江亭)

作者:李曾伯 朝代:宋代

原文

枫荻响飕飕。
长江六月秋。
二十年、重到沙头。
城郭人民那似旧,曾识面、两三鸥。
落日且登楼。
英雄休涕流。
望黄旗、王气东浮。
借问烟芜苍莽处,还莫是、古襄州。

诗词问答

问:《糖多令(庚戌六月赴荆阃,宿江亭)》的作者是谁?答:李曾伯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李曾伯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曾伯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飕飕

(1) 象声词

(2) 形容风声

啾啾飕飕,吟啸相求。——汉· 赵壹《迅风赋》

(3) 形容雨声

风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唐· 杜甫《秋雨叹》

长江

中国第一大河,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流入东海

六月

《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国语·晋语四》:“ 秦伯 赋《六月》。” 韦昭 注:“《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 重耳 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梁郊祀乐章》:“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於是竿木羣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鋭。”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沙头

(1).沙滩边;沙洲边。 北周 庾信 《春赋》:“树下流杯客,沙头渡水人。” 南唐 冯延巳 《临江仙》词:“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 宋 梅尧臣 《蝉》诗:“柳上一声蝉,沙头千里船。” 清 黄景仁 《富阳》诗:“沙头愁煞捕鱼人,捕得鱼多卖钱少。”

(2).方言。指沙田的总佃者。沙头向田主租入大量沙田,转手分租给他人,以收取地租为其主要生活来源。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地语·沙田》:“沙头者何?总佃也。盖从田主揽出沙田,而分赁於诸佃者也。其以沙田为奇货,五分揽出,则取十分於诸佃,不俟力耕,而已收其利数倍矣。”

(3).古 沙头市 的略称。即今 湖北省 沙市 。 唐 杜甫 《送王十六判官》诗:“买薪犹 白帝 ,鸣櫓已 沙头 。” 宋 苏轼 《荆州》诗之五:“ 沙头 烟漠漠,来往厌喧卑。”

城郭

城是内城的墙,郭是外城的墙。泛指“城邑”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唐· 杜牧《阿房宫赋》

人民

(1)

(2) 指作为社会基本成员主体的劳动群众

人民出城者数万计。——《广州军务记》

(3) 一个国家的普通人,区别于少数有特权者

(4) 人类

上古之时,人民少而禽兽众。——《韩非子·五蠹》

识面

(1).相见。 唐 韩愈 《答张彻》诗:“首敍始识面,次言后分形。” 宋 陆游 《赠应秀才》诗:“辱君雪里来叩门,自説辛勤求识面。”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河工奢侈之风》:“有为宾主数年,迄未识面者。”

(2).见过面;熟识。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 贄 居 忠州 十餘年,常闭门不出入,人无识面者。”《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回:“看着路傍,专望一识面之人经过此地,便是救星。” 茅盾 《虹》五:“从未有过一个仅仅识面的男子对她这样地关切,这样地热心,并且这样地努力想博她的欢心。”

(3).犹世面。《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呸!你这死不见识面的货。”

两三

几个。表示少量。《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九·相逢行》:“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 唐 皎然 《舟行怀阎士和》诗:“相思一日在孤舟,空见归云两三片。” 元 萨都剌 《秋词》:“清夜空车出 建章 ,紫衣小队两三行。” 老舍 《骆驼祥子》一:“两三个星期的工夫,他把腿溜出来了。”

落日

夕阳

登楼

(1).上楼。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 宋 戴复古 《无策》诗:“老觉登楼懒,心知涉世疎。”《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道:‘正是,我们何不登楼一望。’”

(2).指 汉 末 王粲 避乱客 荆州 ,思归,作《登楼赋》之事。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五:“羣盗哀 王粲 ,中年召 贾生 。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 宋 陆游 《秋望》诗:“一樽莫恨盘飧薄,终胜登楼忆故乡。” 金 元好问 《邓州城楼》诗:“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谁解赋登楼。” 元 戴良 《怀宋庸庵》诗:“ 祖逖 念时空击檝, 仲宣 多难但登楼。”参见“ 登楼赋 ”。

(3).特指登上御楼,赦免囚徒。古代帝王大赦仪式之一种。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二年三月》:“陛下还京,登楼肆赦,则天下之人,尽皆迁善远罪。”《宋史·礼志二十》:“﹝御楼肆赦﹞其日,刑部録诸囚以俟。驾还至 宣德门 内幄次,改常服,羣臣就位,帝登楼御坐,枢密使、宣徽使侍立,仗卫如仪。”《宋史·乐志一》:“今郊祀礼毕,登楼肆赦,然后还宫。”《宋史·乐志二》:“皇帝归大次奏《定安》,登楼礼成奏《圣安》,驾回奏《采茨》。”

英雄

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

总揽英雄。——《三国志·诸葛亮传》

英雄乐业。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黄旗

(1).黄色的旗帜。古代军中用旗。《墨子·旗帜》:“守城之法,木为苍旗,火为赤旗,薪樵为黄旗,石为白旗。”亦为大将的军旗。《尉缭子·经卒令》:“中军黄旗,卒戴黄羽。” 宋 陆游 《送汤岐公镇会稽》诗:“黄旗高十丈,大舟凌虚空。”《水浒传》第七八回:“黄旗按中央戊己,镇太将臺,散乱金霞。”《说岳全传》第五三回:“你可同 王贵 、 张显 领兵三千,都是黄旗黄甲,从北方杀入接应。”

(2).黄色的旗帜。指天子的仪仗之一。 唐 骆宾王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江浦 黄旗,匡復之功何远。” 明 高启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诗:“黄旗入 洛 竟何样,銕锁横 江 未为固。”

(3).古代指表示王气所在的祥瑞。《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青精翼紫軑,黄旗映朱邸。” 李周翰 注:“青精,星也。黄旗,瑞云也,皆王者将兴之符应也。紫軑,天子车也。朱邸, 明帝 所居。谓青精辅车,黄旗映於帝宅,此谓 明帝 将即位之时瑞也。” 唐 欧阳詹 《曲江池记》:“紫葢凝而不散,黄旗鬱以常在,实陶钧之至,造化之功。” 宋 王安石 《金陵怀古》诗之四:“黄旗已尽年三百,紫气空收剑一双。”

王气

旧指象征帝王运数的祥瑞之气。《东观汉记·光武帝纪》:“望气者言, 舂陵城 中有喜气,曰:‘美哉王气,鬱鬱葱葱。’” 唐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诗:“ 王濬 楼船下 益州 , 金陵 王气黯然收。”《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这术士唤做 廖生 ……忽一日夜坐,望牛斗之墟,隐隐有龙文五采,知是王气。”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五章:“ 崇祯 眼看我们 李闯王 要得天下,所以赶快挖了 李 家祖坟,泄了 李 家祖坟上的王气。”

借问

敬辞,用于向别人询问事情;请问

借问酒家何处有?

烟芜

烟雾中的草丛。亦指云烟迷茫的草地。 唐 权德舆 《奉和李大夫九日龙沙宴会》:“烟芜敛暝色,霜菊发寒姿。” 宋 柳永 《破阵乐》词:“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 清 纳兰性德 《忆秦娥·龙潭口》词之二:“青如翦,鷺鷥立处,烟芜平远。”

苍莽

无边无际的样子

我们简直不像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寻找小径跋涉前进了

莫是

莫非是;或许是。 唐 窦常 《奉寄辰州房使君郎中》诗:“何妨密旨先符竹,莫是除书误姓名。”《朱子语类》卷十九:“ 孟子 所谓求放心,集义所生,莫是立根本处否?”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八月上浣解印别同官席上赋》词:“莫是散场 优孟 ,又似下棚傀儡,脱了戏衫还。”《水浒传》第十二回:“你莫是绰号唤做 青面兽 的?”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