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行/月宫春

作者:周邦彦 朝代:宋代

月中行/月宫春原文

蜀丝趁日染乾红。
微暖面脂融。
博山细篆霭房栊。
静看打窗虫。
愁多胆怯疑虚幕,声不断、暮景疏钟。
团团四壁小屏风。
啼尽梦魂中。

诗词问答

问:月中行/月宫春的作者是谁?答:周邦彦
问:月中行/月宫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月中行/月宫春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周邦彦的名句有哪些?答:周邦彦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乾红

深红色。 唐 无名氏 《大唐传载》:“ 李昌夔 为 荆州 ,打猎大修粧饰,其妻 独狐氏 ,亦出女队二千人,皆著乾红紫绣袄子。” 宋 洪迈 《夷坚丙志·程佛子》:“取﹝大卵石﹞置佛卓上,一室如昼,妻窥之,乃如乾红色。”《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这小夫人着乾红销金大袖团花霞帔。”

面脂

润面的油脂。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红蓝花栀子》:“合面脂法:用牛髓。” 宋 周邦彦 《月中行·怨怅》词:“ 蜀 丝趁日染乾红,微暖面脂融。” 清 吴伟业 《萧史青门曲》:“同谢面脂 龙德殿 ,共乘油壁 月华门 。”

博山

博山炉的简称。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二:“ 洛阳 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斲復万鏤,上刻 秦 女携手仙。” 宋 杨万里 《和罗巨济山居十咏》之七:“共听茅屋雨,添炷博山云。” 清 赵翼 《七十自述》诗:“半篝残火听譙鼓,一缕名香裊博山。”

篆霭

盘香的烟雾。 清 洪昇 《长生殿·密誓》:“宫庭金炉篆靄,烛光掩映。”

房栊

亦作“ 房笼 ”。1.窗棂。《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广室阴兮帷幄暗,房櫳虚兮风泠泠。” 颜师古 注:“櫳,疏槛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园篱》:“数年成长,共相蹙迫,交柯错叶,特似房笼。” 缪启愉 校释:“笼…… 明 清 刻本及辑要引作‘櫳’”。 黄麓森 校记:“櫳、笼古通。” 南朝 宋 谢惠连 《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落日隐櫩楹,升月照房櫳。”

(2).泛指房屋。《文选·张协<杂诗>之一》:“房櫳无行跡,庭草萋以緑。” 李周翰 注:“櫳亦房之通称。” 唐 王维 《桃源行》:“月明松下房櫳静,日出云中鷄犬喧。” 明 陆采 《怀香记·鞫询香情》:“房櫳深暮,侍夫人挑灯将卧,忽闻得牕外人行,我两个呵,急出去週围寻顾。”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魏月波》:“忽见瓶花大放,其长若人,自几跃地,彳亍效人行,竟出房櫳。”

胆怯

胆量小;畏缩;害怕

不断

(1)

保持或继续,常以没有停顿、没有终止和不间断的方式

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

没干扰或阻碍的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3)

继续但时有停顿的

他的不断出现,引起了我们的警惕

(4)

不绝,接连不断

夏天这里洪水不断

子孙满堂,万世不断

暮景

(1) 傍晚的景色

(2) 比喻人晚年时的景况

疏钟

亦作“踈鐘”。稀疏的钟声。 清 陈廷敬 《送少师卫公致政还曲沃》诗:“梦绕细旃闻夜雨,春回 长乐 远踈鐘。” 清 岑霁 《贯华阁晚眺》诗:“轻飈起长林,踈鐘应嵓谷。”

团团

(1) 圆圆的样子

团团似明月

(2) 引申为肥胖

面团团

(3) 圆月

长风送荡漾,浩露洗团团。——宋· 孔平仲《月夜》

(4) 簇聚的样子

树碧团团

(5) 围绕、旋转的样子

团团一遭土墙

(6) 全部;到处

团团寻踪迹

(7) 球状物

捏成团团

四壁

屋子的四面墙壁,泛指整个屋子

四壁皆空

这个书房四壁全是书

屏风

(1).室内陈设。用以挡风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画。《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 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 太宗 令 虞监 写《烈女传》以装屏风,未及求本,乃暗书之,一字无失。” 清 李渔 《玉搔头·抗节》:“只好算个画里鸳鸯,便做他屏风上的侍妾。” 茅盾 《手的故事》:“ 陆紫翁 和 周老九 挑中了右面那架屏风背后的好地方,悄悄说着话。”

(2).即荇菜。又名凫葵,茎呈紫色。《楚辞·招魂》:“紫茎屏风,文缘波些。” 王逸 注:“屏风,水葵也。” 洪兴祖 补注引《本草》:“鳧葵,即莕菜,生水中,俗名水葵。”

(3).中草药防风的别名。

梦魂

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 唐 刘希夷 《巫山怀古》诗:“頽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 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 楚 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 谢 桥。” 元 萨都剌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词:“ 楚 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 江 东。”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自别 沧浪 ,梦魂常绕。”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