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词二首(一作讽古)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古词二首(一作讽古)原文

轩后初冠冕,前旒为蔽明。
安知从复道,然后见人情。
簿领乃俗士,清谈信古风。
吾观苏令绰,朱墨一何工。

诗词问答

问:古词二首(一作讽古)的作者是谁?答:刘禹锡
问:古词二首(一作讽古)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古词二首(一作讽古)是什么体裁?答:五绝
问:刘禹锡的名句有哪些?答:刘禹锡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364-17

参考注释

轩后

即 黄帝 轩辕氏 。 唐 魏徵 《奉和正日临朝应诏》:“百灵侍 轩后 ,万国会 涂山 。” 宋 王禹偁 《园陵犬赋》:“ 秦皇 採药,岛中之士未廻; 轩后 鍊丹,湖上之龙已去。” 清 朱彝尊 《御试省耕诗二十韵》:“吉日 宣王 祷,空同 轩后 斋。”

初冠

古代男子年届二十岁,始行冠礼。见《礼记·内则》。后因以“初冠”称成年男子。 北魏 高允 《咏贞妇彭城刘氏》诗之四:“率我初冠,眷彼弱笄。” 唐 韩愈 《马君墓志》:“始余初冠,应进士贡在京师。”

前旒

(1).古代帝王冕冠前沿垂悬的玉串。《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道以数年之业 * 疾,疾则辟矣。故古者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 唐 柳宗元 《界围岩水帘》诗:“忽如朝 玉皇 ,天冕垂前旒。” 宋 曾巩 《洪范传》:“人之於视听,有能察於閭巷之间,米盐之细,而不知蔽於堂阼之上、治乱之几者,用其聪明於小且近,故不能无蔽於大且远也。古之人知其如此,故前旒蔽明,黈纊塞聪。”

(2).指代帝王。 宋 苏舜钦 《哭师鲁》诗:“予才入册府,俄作中都囚。飞章立辨雪,危言动前旒。”

蔽明

(1).隐匿贤能和良善。《国语·齐语》:“於子之乡,有居处好学,慈孝於父母;聪慧质仁,发闻於乡里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明。”《鹖冠子·王鈇》:“善者不显,命曰蔽明;见恶而隐,命曰下比。”

(2).遮掩眼光。《孔子家语·入官》:“古者圣主冕而前旒,所以蔽明;紘紞充耳,所以掩聪也。”

知从

亦作“ 知纵 ”。谓知道别人犯法而不检举告发。 汉 律定为有罪。《后汉书·梁统传》:“豪桀犯禁,姦吏弄法,故重首匿之科,著知从之律,以破朋党,以惩隐匿。” 李贤 注:“知纵谓见知故纵, 武帝 时立见知故纵之罪,使 张汤 等著律。”

复道

高楼间或山岩险要处架空的通道: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然后

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应

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少通。——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人情

(1) 人的感情;人之常情

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世说新语·自新》

(2) 情面;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3) 恩惠,情谊

做个人情

(4) 赠品、礼品

送人情

忙又引了拜见贾母,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红楼梦》

簿领

谓官府记事的簿册或文书。《后汉书·南匈奴传》:“当决轻重,口白单于,无文书簿领焉。”《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六年》:“ 滉 为人廉勤,精於簿领。”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高下相形例》:“后世记载之家,但有簿领而无文章,莫窥斯秘,于是读古人之书,亦不得其抑扬之妙,徒泥字句以求之,往往失其义矣。” 阿英 《袁中郎做官》:“他甚至说:‘抱牍之苦,甚于抱病;簿领之趣,恶于药饵。’”亦称“ 簿领书 ”。《文选·刘桢<杂诗>》:“沉迷簿领书,回回自昏乱。” 刘良 注:“簿领书,谓文书也。”

俗士

(1).庸俗不高尚的人。《后汉书·文苑传·刘梁》:“常疾世多利交,以邪曲相党,乃著《破羣论》。时之览者,以为‘ 仲尼 作《春秋》,乱臣知惧;今此论之作,俗士岂不愧心。’”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请迴俗士驾,为君谢逋客。”《南史·循吏传·何远》:“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

(2).见识浅陋的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诸葛孔明 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记》:“ 德操 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记砚》:“或疑是 浑州 吕老 所作,而研首无‘吕’字,其製巧妙,非俗士所能为。”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又有《对楚王问》,自辩所以不见誉于士民众庶之故,先征歌曲,次引鲸凤,以明俗士之不能知圣人。”

(3).未出家的世俗之士。 唐 韩愈 《别盈上人》诗:“山僧爱山出无期,俗士牵俗来何时。”

清谈

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崇尚虚无,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清谈误国

古风

(1) 古人之风。指质朴淳古的习尚、气度和文风,也指质朴的生活作风

这个山村的人衣冠简朴,古风犹存

(2) 诗体名。即古诗、古体诗

朱墨

(1) 红黑两色

朱墨套印

(2) 用朱砂制成的墨锭

一何

何其,多么

使君一何愚。——《乐府诗集·陌上桑》

一何怒。——唐·杜甫《石壕吏》

妇啼一何苦。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