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寺魏阉葬衣冠墓

作者:王士祯 朝代:清代

碧云寺魏阉葬衣冠墓原文

恭显坐中书,能死前将军。

赤伏尽钩党,祸始诛李云。

读史长太息,闵彼汉运屯。

我来西山游,极目多丘坟。

何人穿复土,双阙高嶙峋。

天禄与辟邪,夹道纷错陈。

大书复深刻,似欲骄千春。

冢中玉蟾蜍,变化亦有神。

岂知穷奇骨,不得安穸窀。

牢石与五鹿,弹指随飙尘。

嗟哉阳司隶,毅魄为青燐。

狐貉同一丘,无事劳沾巾。

松风催落日,泥饮当千巡。

西望咸阳原,石马嘶荆榛。

诗词问答

问:碧云寺魏阉葬衣冠墓的作者是谁?答:王士祯
问:碧云寺魏阉葬衣冠墓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王士祯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祯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二

参考注释

恭显

汉 宦官 弘恭 、 石显 的并称。《汉书·刘向传》:“中书宦官 弘恭 、 石显 弄权。 望之 、 堪 、 更生 议,欲白罢退之。未白而语泄,遂为 许 史 及 恭显 所譖愬, 堪 、 更生 下狱。” 晋 潘岳 《西征赋》:“当 音 、 凤 、 恭 、 显 之任势也,乃熏灼四方,震耀都鄙。” 唐 元稹 《人道短》诗:“ 莽 、 卓 、 恭 、 显 ,皆数十年富贵, 梁冀 夫妇,车马煌煌。”

坐中

(1).座席之中。《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项羽 既饗军士,中酒, 亚父 谋欲杀 沛公 ,令 项庄 拔剑舞坐中,欲击 沛公 , 项伯 常屏蔽之。”

(2).旧时京剧班社在演出进行中,后台设有“帐桌”,由“文武总管”坐守桌旁,指挥全班业务,叫做“坐中”。目前剧团管理后台工作已不采取此种形式。

前将军

古代军衔,始于 战国 , 秦 汉 魏 晋 南北朝 沿置。位在大将军、骠骑将军之下。《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驃骑将军大出击 匈奴 , 广 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

赤伏

“赤伏符”的简称。 唐 张说 《上党旧宫述圣颂》:“赤伏归於 汉光 。” 宋 范成大 《丙午东宫寿诗》:“黄离增焕炳,赤伏衍明昌。” 清 王士禛 《定军山诸葛公墓下作》诗:“火井方三炎,赤伏更典午。”参见“ 赤伏符 ”。

钩党

谓相牵引为同党。《后汉书·灵帝纪》:“中常侍 侯覧 讽有司奏前司空 虞放 ,太僕 杜密 ……皆为鉤党,下狱,死者百餘人。” 李贤 注:“鉤谓相牵引也。”《文选·范晔<宦者传论>》:“因復大考鉤党,转相诬染。” 李周翰 注:“鉤党,谓鉤取諫者同类,使转相诬谤而杀之也。” 明 杨琏 《龙膏记·起衅》:“非全气体曾鉤党,变仓皇有谁相信,须防。”

祸始

灾祸的开端。《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出长子 谭 为 青州 , 沮授 諫 绍 必为祸始, 绍 不听。”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序:“追原祸始,几及千言。”

长太息

深长地叹息。《楚辞·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汉 贾谊 《治安策》:“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 飞烟 拆书,得以款曲寻绎。既而长太息曰:‘丈夫之情,心契魂交,远如近也。’”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三章:“ 中山先生 在天有灵,真不免要痛哭流涕长太息吧!”

山游

游览山景。 南朝 宋 谢灵运 《罗浮山赋》:“鼓兰枻以水宿,杖桂策以山游。” 唐 李颀 《题綦毋校书别业》诗:“岂伊问天命,但欲为山游。” 明 王守仁 《蟠龙山中用韵》:“真惭廪食虚官守,只把山游做课程。”

极目

远望,尽目力所及

平原远而极目兮。——王粲《登楼赋》

极目四望。——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义律极目远望。——《广东军务记》

丘坟

(1).山陵之地。参见“ 丘墟 ”。

(2).坟墓。《文选·班昭<东征赋>》:“ 蘧氏 在城之东南兮,民亦尚其丘坟。” 李善 注:“《陈留风俗传》曰, 长垣县 有 蘧乡 ,有 蘧伯玉 冢。” 唐 韩愈 《题楚昭王庙》诗:“丘坟满目衣冠尽,城闕连云草树荒。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 昭王 。”《前汉书平话》卷下:“ 南郑 褒州 韩信 丘坟磪倒东南一角,里面有大蛇,身长数丈。”

(3).传说中的古代典籍《九丘》《三坟》的简称。《艺文类聚》卷十六引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策文》:“遍该湘素,殫极丘坟。”《北齐书·祖鸿勋传》:“敝精神於丘坟,尽心力於河汉。” 唐 杨炯 《<王勃集>序》:“或苟求虫篆,未尽力於丘坟;或独徇波澜,不寻源於礼乐。”

坟墓。《白雪遗音·南词·世间男女》:“莫谈苟且私相好,结髮夫妻也有分;在生虽则同衾枕,怎能到老合坵坟。”

穿复

掘地累土。指营建。《旧唐书·文苑传中·陈子昂》:“况山陵初制,穿復未央,土木工匠,必资徒役。”

双阙

(1).古代宫殿、祠庙、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两宫遥相望,双闕百餘尺。” 唐 吴融 《送僧归破山寺》诗:“别来双闕老,归去片云閒。” 明 王宠 《入消夏湾》诗:“千山翫迴转,双闕开嶙峋。”

(2).借指宫门。 唐 广宣 《驾幸天长寺应制》诗:“宸游双闕外,僧引百花间。”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比亦再过於双闕,未尝一对於清光。”

(3).借指京都。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闕间。” 唐 杜甫 《承间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十:“意气即归双闕舞,雄豪復遣 五陵 知。” 仇兆鳌 注:“双闕,谓都中。” 明 戴缙 《楚江旅怀》诗:“客梦悬双闕,乡心逐五羊。”

嶙峋

(1) 形容山石峻峭、重叠

岭巆嶙峋,洞无涯兮。——《汉书·扬雄传》

海之波澜,山之嶙峋。——司空图《诗品》

怪石嶙峋

(2) 形容人消瘦或刚直有骨气

瘦骨嶙峋

天禄

(1).天赐的福禄。《书·大禹谟》:“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后常指帝位。《后汉书·桓帝纪赞》:“ 桓 自宗支,越躋天禄。”《周书·宣帝纪》:“帝王之量,未肃而成;天禄之期,不谋已至。” 唐 张说 《邺都引》:“君不见 魏武 草创争天禄,羣雄睚眦相驰逐。”

(2).俸禄。《孟子·万章下》:“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此人命当食天禄,因子而食邑,庸可煞乎?” 元 汤式 《醉高歌带绣鞋红·送大本之任》曲:“老母亲賸飡天禄,新夫人稳坐香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朝田亩制度》:“功勋等臣世食天禄,其后来归从者,每军每家设一人为伍卒。”

(3).传说中兽名。 汉 代多以石雕其形以为饰。《后汉书·灵帝纪》:“復修 玉堂殿 ,铸铜人四,黄钟四,及天禄、虾蟆。” 李贤 注:“天禄,兽也……今 邓州 南阳县 北有 宗资 碑,旁有两石兽,鐫其膊一曰天禄,一曰辟邪。据此,即天禄、辟邪并兽名也。 汉 有 天禄阁 ,亦因兽以立名。”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异事》:“ 至和 中, 交趾 献麟,如牛而大,通身皆大鳞,首有一角。考之记传,与麟不类,当时有谓之山犀者,然犀不言有鳞……今以予观之,殆天禄也。”

(4). 汉 代阁名。后亦通称皇家藏书之所。 唐 杨炯 《浑天赋》:“ 冯唐 入於郎署也,两君而未识; 扬雄 在於 天禄 也,三代而不迁。” 明 徐渭 《芸阁校书篇》诗:“他年在 天禄 ,羞与俗人同。”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采访遗方》:“不拘抄本刻本,随时进呈,以广 石渠天禄 之储。”参见“ 天禄阁 ”。

(5).酒的代称。语出《汉书·食货志下》:“酒者,天之美禄。” 宋 苏轼 《桂酒颂》序:“ 东坡先生 曰:酒,天禄也。其成坏美恶,世以兆主人之吉凶,吾得此,岂非天哉!”

辟邪

偏邪不正。《左传·昭公十六年》:“辟邪之人而皆及执政,是先王无刑罚也。” 杜预 注:“言为过谬者,自应用刑罚。”《国语·周语上》:“国之将亡,其君贪冒、辟邪、淫佚、荒怠、麤秽、暴虐。”

(1).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似鹿而长尾,有两角。《急就篇》卷三:“射鬾辟邪除羣凶。” 颜师古 注:“射鬾,辟邪,皆神兽名……辟邪,言能辟御妖邪也。”《汉书·西域传上·乌弋山离国》“有桃拔、师子、犀牛”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长尾,一角者或为天鹿,两角者或为辟邪。” 唐 秦韬玉 《豪家》诗:“地衣镇角香狮子,帘额侵钩绣辟邪。” 闻一多 《红烛·剑匣》:“我又将他制成层迭的花边:有盘龙、对凤、天马、辟邪底花边。”

(2).古代宫中对仆役给使的称呼。《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宣王 顿首流涕”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明帝 ﹞顾呼宫中常所给使者曰:‘辟邪来!汝持我此詔授太尉也。’” 清 方以智 《通雅·称谓》:“ 魏明帝 使给使辟邪,召 司马懿 。辟邪,给使之号,犹 汉 之丞相苍头呼为宜禄也。”

(3).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宝刀三,宝剑六。宝剑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4).避除邪祟。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七:“学道之士居山,宜养白犬白鸡,可以辟邪。”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韦庶人 妹以豹头枕辟邪,白泽枕辟魅。”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方伯取黄缎八尺,求书符辟邪。”

(1).屏除邪念。 南朝 陈 徐陵 《齐国宋司徒寺碑》:“摄乱以定,闢邪以律。”

(2).驱除 * 。 明 吕坤 《呻吟语·谈道》:“闢邪不得其情,则邪愈肆;攻疾不对其症,则病愈剧。”

夹道

(1) 两侧有墙壁等的狭窄道路

(2) 排列在道路两侧

夹道欢迎

纷错

纷繁杂乱。《楚辞·刘向<九叹·忧苦>》:“思余俗之流风兮,心纷错而不受。” 王逸 注:“纷错,溃乱也。” 唐 韦处厚 《盛山》诗之八:“倒花纷错秀,鑑月静涵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余德》:“ 尹 畏人知,常置密室,非子壻不以示也。久之渐播,索玩者纷错於门。”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三章:“在议院选人则百千万数,苦其太多而难举,标名识号,纷错浩浩,亦为无术,故不可行也。”

大书

曲艺中的一种,如评书、弹词等

深刻

(1) 指感受程度很深的

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

(2) 深入透彻

道理讲得很深刻

(3) 严峻苛刻

性笃厚,不乐为深刻

(4) 深厚

深刻的交谊

千春

(1).千年。形容岁月长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滍水》:“石至千春,不若速朽;苞墓万古,祇彰誚辱。” 唐 杜甫 《往在》诗:“千春荐灵寝,永永垂无穷。” 闻一多 《你指着太阳起誓》诗:“‘永久’早许给了别人,粃糠是我的份,别人得的才是你的菁华--不坏的千春。”

(2).寿辰。《孽海花》第二十回:“ 李 老爷的千春,我们怎会忘了。”

玉蟾蜍

亦省称“ 玉蟾 ”。1.玉雕的蟾蜍。盛水容器。多作更漏与文具之用。《西京杂记》卷六:“﹝ 晋灵公 冢﹞唯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润如新,王取以盛书滴。” 唐 李贺 《李夫人》诗:“玉蟾滴水鷄人唱,露华兰叶参差光。” 宋 梅尧臣 《问答·送九舅席上作》诗:“玉蟾蜍,厕君笔砚诚有诸。” 清 金农 《寒夜过荆山人山居》诗:“想见苦吟风烛下,灵龟屏息玉蟾枯。”

(2).月亮的别名。 唐 褚载 《月诗》逸句:“星斗离披烟靄收,玉蟾蜍耀海东头。” 明 无名氏 《飞丸记·月下伤怀》:“抬头问玉蟾,一样团圞,几般堪翫。”

(3).指传说中月宫里的蟾蜍。 宋 杨万里 《木犀花赋》:“盖向者之所闻,乃於兹其良是。摩挲玉蟾蜍而问焉,亦不知名,而字之曰‘桂’。” 明 无名氏 《青莲记·明皇游月宫》:“万古悠悠,玉蟾蜍长厮守。”

变化

事物产生新的状况

初渐谓之变,变时新旧两体俱有;变尽旧体而有新体,谓之化。——《礼记·中庸》疏

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则天道变化,不主故常是正。——〔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有神

(1).神灵。有,助词。《书·武成》:“惟尔有神,尚克相予。” 孔 传:“神庶几助我。”《大戴礼记·少间》:“故天子昭有神於天地之间,以示威於天下也。”

(2).有神助。喻指奇妙生动,有神韵。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李玲修 《笼鹰志》:“他画着,渐渐艺术感觉唤醒了,手平稳了,下笔有神了。”

(3).有精神。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三家邻居》:“这双大眼睛,瞳人深而有神。仿佛即使是在黑暗之中,它们也能发光。”

穷奇

(1).古代恶人的称号。谓其行恶而好邪僻。《左传·文公十八年》:“ 少皡氏 有不才子,毁信废忠,崇饰恶言,靖譖庸回,服谗蒐慝,以诬盛德,天下之民谓之穷奇。” 杜预 注:“谓 共工 。其行穷,其好奇。” 孔颖达 疏:“行恶终必穷,故云其行穷也;好恶言,好谗慝,是所好奇异於人也。”

(2).传说中的神名。《淮南子·墬形训》:“ 穷奇 ,广莫风之所生也。” 高诱 注:“ 穷奇 ,天神也。在北方道,足桀两龙,其形如虎。”

(3).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西山经》:“﹝ 邽山 ﹞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蝟毛,名曰穷奇,音如獆狗,是食人。” 郭璞 注:“或云似虎,蝟毛,有翼……一名号神狗。”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赤首圜题,穷奇象犀。”《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细看那镜小小的只有四五寸,面上精光闪烁,背上鼻钮四傍,隐起穷奇饕餮鱼龙波浪之形。”

(4).极端新奇。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穷奇极妙,栋宇已来未之有兮。”《南史·齐文惠太子长懋传》:“开拓 玄圃园 与 臺城 北堑等,其中起出土山池阁楼观塔宇,穷奇极丽,费以千万。”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记东逆事》:“曾造一大牀,四面玻璃,中贮水以蓄金鱼,荇藻交横,穷奇极巧。”

(5).极力追求新奇。 唐 张鷟 《游仙窟》:“缓步急行,穷奇造凿。” 宋 苏轼 《雪林砚屏率鲁直同赋》诗:“穷奇真自蠹,诗句且娱心。”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穸窀

犹窀穸。坟墓。 清 赵翼 《灵谷寺》诗:“贪念图穸窀,雄心侈土木。总在逆料内,增荣肉身肉。”

五鹿

(1). 春秋 时地名。(1) 卫 地。在今 河南省 濮阳县 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 公子 重耳 ﹞过 卫 , 卫文公 不礼焉。出於 五鹿 ,乞食於野人。” 杜预 注:“ 五鹿 , 卫 地。”(2) 晋 地。即 五鹿墟 ,又名 沙鹿 。在今 河北省 大名县 东。相传 穆天子 东征曾舍于此。《左传·哀公元年》:“夏四月, 齐侯 、 卫侯 救 邯郸 ,围 五鹿 。” 杜预 注:“ 五鹿 , 晋 邑。”

(2).指 西汉 五鹿充宗 。(1)《汉书·朱云传》载, 充宗 通晓 梁立 《易》。尝凭借权势与诸儒辩《易》,诸儒不敢与争,惟 朱云 多次将他驳倒。故时语曰:“ 五鹿 岳岳, 朱云 折其角。”后借指能言善辩的人。 清 王涛 《赠唐魏公》诗:“雄辩惊四筵,高谈折 五鹿 。”(2)《汉书·佞倖传·石显》:“ 显 与中书僕射 牢梁 、少府 五鹿充宗 结为党友,诸附倚者皆得宠位。民歌之曰:‘ 牢 邪 石 邪, 五鹿 客邪!印何纍纍,绶若若邪!’言其兼官据势也。”后借指擅权倚势的人。

(3).复姓。

弹指

极短时间

一弹指的工夫

飙尘

亦作“飇尘”。被狂风卷起的尘埃。比喻人生无常。《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飇尘。” 清 徐枋 《送远诗》:“人生能几何,百岁如飆尘。”

嗟哉

叹词。 汉 马援 《武溪深行》:“滔滔 武溪 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嗟哉 五溪 兮多毒淫。”《后汉书·耿弇传论》:“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唐 韩愈 《嗟哉董生行》:“嗟哉 董生 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尽日不得息。”

司隶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 汉武帝 置司隶校尉,领兵一千二百人,捕巫蛊,督察大奸猾。后罢其兵,改察 三辅 、 三河 、 弘农 七郡。 哀帝 时称司隶, 东汉 复旧称,仍察七郡。 魏 晋 以后沿用, 唐 废。参阅《通典·职官十四》。

毅魄

犹英灵。语出《楚辞·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清 黄景仁 《东阿项羽墓》诗:“昔奠絮酒 乌江 头,知君毅魄羞江流。” 清 丘逢甲 《夏夜追话旧事》诗:“如闻 鹿耳 鯤身 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郭沫若 《由葛录亚想到夏完淳》:“束发从军,死为毅魄。”

青燐

见“ 青磷 ”。

狐貉

亦作“ 狐狢 ”。1.兽名。狐与貉。 汉 刘向 《说苑·谈丛》:“猿猴失木,禽於狐貉者,非其处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侣狐貉於草泽之中,偶猿猱於林麓之间。” 清 孙枝蔚 《行路诗》:“老客纵归情异昨,引领首丘愧狐貉。”

(2).指狐、貉的毛皮制成的皮衣。《论语·子罕》:“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 由 也与?” 朱熹 集注:“以狐貉之皮为裘,衣之贵者。” 汉 王褒 《圣主得坚臣颂》:“袭狐狢之煖者,不忧至寒之凄愴。” 清 孙枝蔚 《和希韩鱼字》:“客半衣狐貉,吾尝慙蠧鱼。”

同一

(1) 相同;同样

同一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结束在同一的命运里

(2) 一致

无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 注:“事谓征伐。”《史记·平準书》:“ 汉 兴七十餘年之间,国家无事。”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天下无事,百姓和乐。” 明 陈子龙 《议财用》:“若云多事,则自古亦无无事之国也。”

(2).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记·苏秦列传》:“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问 《李道人崧阳归隐图》诗:“道人本无事,何苦尘中为?”

(3).无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史记·张仪列传》:“ 陈軫 曰:‘公何好饮?’ 犀首 曰:‘无事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词:“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4).无须;没有必要。《后汉书·臧洪传》:“ 洪 於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破,将妻子出。” 明 刘基 《题枯木图》诗:“白髮死枕席,无事伤其躬。” 清 纳兰性德 《梦江南》词:“ 江 南好,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緑残红叶胜於花,无事避风沙。”

(5).无端;没有缘故。《北齐书·神武帝纪下》:“今若无事背王,规相攻讨,则使身及子孙,还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杨柳歌》:“定是 怀王 作计悮,无事翻覆用 张仪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诗:“威名功业吾何有?无事飘飘犯百蛮。”

沾巾

沾湿手巾。形容落泪之多。 汉 张衡 《四愁诗》:“我所思兮在 雁门 ,欲往从之雪纷纷,侧身北望涕沾巾。”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愚沾巾宿草,无媿抽毫。” 清 汪懋麟 《朝采投诗慰余秋怀迭韵为答》:“凉雨何分旧与新,每逢摇落欲沾巾。”

松风

(1).松林之风。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诗:“松风遵路急,山烟冒壠生。”《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 唐 杜甫 《玉华宫》诗:“溪迴松风长,苍鼠窜古瓦。” 清 姚鼐 《题张篁村万木奇峰图》诗:“松风远自云中起,摇荡云光山色里。” 李广田 《记问渠君》:“大概是大雨之后吧,山里的泉水,万马奔腾的向下驰去,发出吓人的声响,又加以松风呼啸,自己就像在海涛中夜行。”

(2).古琴曲《风入松》的别称。 唐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 宋 苏轼 《十二琴铭·鹤归》诗:“白鹤归来见曾玄,《陇头》《松风》入朱絃。” 明 唐顺之 《铜雀台》诗之二:“翠襦霑《薤露》,锦瑟入《松风》。”

(3).指茶。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纸窗儿明,僧房儿雅,一椀松风啜罢,两箇倾心地便説知心话。” 凌景埏 校注:“松风,指茶。”

落日

夕阳

泥饮

(1).强留饮酒。 唐 杜甫 有《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 杜少陵 ﹞步屧春风,泥饮田父,乐矣,而有眉攒万国之忧。” 清 汪懋麟 《赠徐赞善》诗之三:“相遭即泥饮,每醉杂嘲弄。”

(2).犹痛饮。 宋 陆游 《怀青城旧游》诗:“泥饮不容繁杏落,浩歌常送寒蝉没。” 清 曹寅 《和程令彰十八夜饮南楼》:“为君古淡非今日,泥饮醇醪味得真。” 郁达夫 《中秋无月访诗僧元礼与共饮于江干醉后成诗》:“偶来邃阁如泥饮,便解貂裘作质留。”

咸阳

指 秦桧 。《战国策·秦策四》载, 齐 、 韩 、 魏 攻 秦 , 昭王 割三城以求和,且曰:“寧亡三城而悔,无危 咸阳 而悔也。” 南宋 丞相 秦桧 割地媚 金 以求偏安,事类 昭王 。 秦 都 咸阳 而 桧 姓 秦 ,故时人以“咸阳”称之。 宋 陆游 《跋李庄简公家书》:“﹝ 李光 ﹞每言 秦 氏( 秦檜 ),必曰‘咸阳’。愤切慨慷,形於色辞。” 清 唐孙华 《题吴长卿先生宋相谱册子》诗:“妆点 钱唐 作 汴州 ,君臣燕喜竟忘讎。 咸阳 巧为 金源 计,良将先教死 杜邮 。”原注:“ 秦檜 当国,人不敢斥言,皆呼为 咸阳 。”

马嘶

发出高而拖长的典型属于马的嘶鸣声

荆榛

(1).亦作“ 荆蓁 ”。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 三国 魏 曹植 《归思赋》:“城邑寂以空虚,草木秽而荆榛。”一本作“ 荆蓁 ”。 唐 李白 《古风》之一:“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金 元好问 《续小娘歌》之七:“伤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荆榛不见人。” 清 吴伟业 《十月下澣宴阆石苍水斋》诗:“三江风月尊前醉,一郡荆榛笛里声。”

(2).谓没入荒野,指逝世。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闻讣》:“闺中何意,半道荆蓁,情隔云泥。”

(3).比喻艰危,困难。《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吾於荆榛中援立 寿王 。” 元 许谦 《冯公岭》诗:“胸中芥蒂未尽去,须信坦道多荆榛。”

(4).比喻恶人。 元 麻革 《过陕》诗:“豺狼满地荆榛合,目断 中条 是故丘。”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未许其冠带春秋,遂至夫荆榛天地。” 清 厉鹗 《东城杂记·陈御史元倩》:“手披荆榛,身御魑魅。” 周实 《民立报出版日祝赋》诗:“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荆榛待剪除。”

(5).芥蒂;不快。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笑谭之顷,便起荆榛。”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