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和阗玉渔樵耕读图屏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题和阗玉渔樵耕读图屏原文

去俗渐从正,良工究属吴。

虽然仍寓巧,亦可许归儒。

鼎爵钟铃别,渔樵耕读图。

四民胥乐业,王道又何殊。

诗词问答

问:题和阗玉渔樵耕读图屏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和阗玉渔樵耕读图屏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和阗玉渔樵耕读图屏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七

2. 迩来吴中制王多仿古器画图颇堪玩赏虽亦意在牟利而不致良材弃于俗工亦可取也

参考注释

从正

(1).趋从正道。《易·随》:“《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 孔颖达 疏:“所执官守正,能随时渝变以见贞正,则往随从。” 唐 孔颖达 《毛诗正义序》:“作之者所以畅怀舒愤,闻之者足以塞违从正。”

(2).依从正体。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吾昔初看《説文》,蚩薄世字,从正则惧人不识,随俗则意嫌其非,略是不得下笔也。”

(3).遵循,修正。 明 唐顺之 《送陆训导序》:“昔者 孔子 患 郑 卫 之声乱於《雅》《颂》,乖剌无所从正,乃周流四方。”

良工

古代泛称技艺高超的人。《墨子·尚贤中》:“今王公大人有一衣裳不能制也,必藉良工。”《尸子·分》:“良工之马易御也,圣王之民易治也。” 南朝 梁 沉约 《为柳世隆上铜表》:“名罏化金,良工尽艺,方将盈金中藏。”《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崔棁》:“其乐工舞郎,多教坊伶人,百工商贾,州县避役之人,又无老师良工教习。”《三国演义》第七八回:“ 操 曰:‘吾欲起一殿,名 建始殿 ,恨无良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公子不乐,惟求良工画 翠 小像,日夜浇祷其下。”

虽然

(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可许

(1).准许。《汉书·萧何传》:“﹝ 萧何 ﹞为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輒奏,上可许以从事。” 颜师古 注:“可其所奏,许其所请,依以行事。”

(2).指可以准许。《后汉书·东夷传·高句骊》:“ 姚光 上言欲因其丧发兵击之,议者皆以为可许。”《后汉书·袁安传》:“事下公卿议。太尉 宋由 、太常 丁鸿 、光禄勛 耿秉 等十人议可许。”

渔樵

(1).打鱼砍柴。 唐 高适 《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苏轼 《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於 江 渚之上,侣鱼鰕而友麋鹿。”

(2).渔人和樵夫。 唐 王维 《桃源行》:“平明閭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携家石湖赏拒霜》诗:“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 清 顾光旭 《弓插》诗:“隔水断渔樵,横斜坏木桥。” 鲁迅 《南腔北调集·听说梦》:“至于另有些梦为隐士,梦为渔樵,和本相全不相同的名人,其实也只是豫感饭碗之脆,而却思将吃饭范围扩大起来。”

(3).指隐居。 南朝 梁 刘孝威 《奉和六月壬午应令》:“神心重丘壑,散步怀渔樵。” 唐 杜甫 《村夜》诗:“胡羯何多难,渔樵寄此生。” 明 屠隆 《綵毫记·乘醉骑驴》:“乾坤傲,永不踏红尘向市朝,真唤做圣世渔樵。”

耕读

指既从事农业劳动又读书或教学

耕读小学

四民

旧称士、农、工、商为四民。《书·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 蔡沉 集传:“冬官,卿,主国邦土,以居士、农、工、商四民。”《穀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汉书·食货志上》:“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曰士,闢士殖穀曰农,作巧成器曰工,通财鬻货曰商。” 宋 叶适 《留耕堂记》:“四民百艺,朝营暮逐,各竞其力,各私其求。”

乐业

安于职守,乐于效力。乐,意动用法,以…为乐。业,职守

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资治通鉴》

全民乐业

王道

(1) 古时指以仁义统治天下的政策

(2) 利害;严厉

何殊

犹何异。 毛 * 《向 * 的十点要求》:“以此制宪,何殊官样文章。”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