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日日原文

日日行程数十里,觐光黎庶纷夹路。

繁滋户口识承平,一为欢庆一为虑。

睹兹男妇及老幼,孰不食粟而衣布。

丰年犹恐难遍及,况复丰年岂常遇。

曰富曰教有次第,刚克柔克因时措。

咨良有司其勖旃,饥溺常怀悯无诉。

诗词问答

问:日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日日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十五

参考注释

日日

(1) 天天

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一天一天地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

行程

路程;旅程

黎庶

众民,民众

夹路

列在道路两旁。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双闕云竦以夹路,琼臺中天而悬居。” 唐 岑参 《稠桑驿喜逢严河南中丞便别》诗:“駟马映花枝,人人夹路窥。” 宋 苏轼 《同王胜之游蒋山》诗:“夹路苍冉古,迎人翠麓偏。”

繁滋

(1).发展增多。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史注》:“夫文史之籍,日以繁滋。” 叶圣陶 《平常的故事》:“但这仅是个开端罢了,随后尽量繁滋,趣味正多着呢。”

(2).繁殖滋生。 晋 张华 《鹪鹩赋》:“繁滋族类,乘居匹游,翩翩然有以自乐也。” 唐 骆宾王 《上李少常启》:“是污隆迭袭,荣悴相循。得气者繁滋,失时者零落。” 宋 司马光 《兰》诗:“蓺植日繁滋,芬芳时入座。”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书巢 尤长五古,《途中望二华》云:‘草木何繁滋,容畜钦美度。’”

户口

(1) 指一地住户及其人口。一家叫一户,一人叫一口

不敢敛户口。——《聊斋志异·促织》

言其户口。——清· 洪亮吉《治平篇》

户口消落。

户口则增。

(2) 居民

自从拗相公当权,创立新法,伤财害民、户口逃散。——《警世通言》

承平

太平;持久太平

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汉书·食货志》

承平日久

欢庆

欢快地庆祝

欢庆丰收

一个值得欢庆的日子

男妇

男与女。 清 戴名世 《日本风土记》:“男妇皆跣足,仅曳一皮屐而已。”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祥异·山鸣地动》:“人民男妇老幼俱露坐,富者用布帐遮风而已。”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天朝田亩制度》:“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

老幼

(1).老人和小孩。《礼记·乐记》:“老幼孤独,不得其所。”《国语·晋语七》:“养老幼,恤孤疾。”

(2).泛指家属。 晋 潘岳 《西征赋》:“牧疲人於西夏,携老幼而入 关 。”

不食

(1).不吃。《论语·卫灵公》:“吾尝终日不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太后怒,不食。”

(2).指不食之地。 唐 柳宗元 《连州司马凌君权厝志》:“是州之南,有大冈不食,吾甚乐焉,子其以是葬吾。”详“ 不食之地 ”。

丰年

丰硕的年景;丰收之年

瑞雪兆丰年

遍及

存在于各个方面、各个地方

我们企业集团的子公司遍及全球

况复

亦作“况復”。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

(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次第

依一定顺序,一个挨一个地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之一)》

次第花开

刚克

谓以刚强取胜。《书·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 孔颖达 疏:“二曰刚克,言刚强而能立事。”《北史·常爽传》:“ 崔浩 、 高允 ,并称 爽 之严教,奬励有方。 允 曰:‘ 文翁 柔胜,先生刚克,立教虽殊,成人一也。’” 明 刘元卿 《贤奕编·闻钞上》:“ 仁宗 故仁柔主,此其刚克处也。”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强弗友的人要压制着他,不准他抬头,这就是所谓刚克。”

柔克

见“ 柔克 ”。

亦作“ 柔剋 ”。1.谓和柔而能成事。《书·洪范》:“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 孔 传:“和柔能治。”《汉书·叙传下》:“ 孝元 翼翼,高明柔克。” 颜师古 注:“谓人虽有高明之度,而当执柔,乃能成德也。”《后汉书·郑兴传》:“今陛下高明而羣臣惶促,宜留思柔剋之政,垂意《洪范》之法。” 李贤 注:“剋,能也。柔剋谓和柔而能立事也。” 明 归有光 《送张子忠之任南昌序》:“为沉潜之刚克,为高明之柔克,惟其道之所至,不能预期也。”

(2).谓柔忍克制。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五:“八世兄高明有馀,沉潜不足,只要稍微柔克一下,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时措

《礼记·中庸》:“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故时措之宜也。” 郑玄 注:“时措,言得其时而用也。” 孔颖达 疏:“措犹用也。言至诚者成万物之性,合天地之道,故得时而用之,则无往而不宜”。后以“时措”谓因时制宜。《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八年》:“大抵治狱以宽厚为本,而刑新国则宜用轻典,若执而不变,非时措之道也。”

有司

指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

陛下可将彼家属送有司问罪。——《三国演义》

召有司案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授之于有司。——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饥溺

比喻生活痛苦。语本《孟子·离娄下》:“ 禹 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 稷 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元 杨载 《次韵虞彦高游阳明洞》:“不妨山水乐吾乐,岂有飢溺忧民忧。” 太平天囯 洪秀全 《谕苏省及所属郡县四民诏》:“爷哥朕幼坐 天京 ,救民涂炭拯民生,民有飢溺朕飢溺,痌瘝在抱秉至情。”

常怀

固定不变的归向。《书·太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 孔 传:“民所归无常,以仁政为常。”《新唐书·张文瓘传》:“夫制治於未乱,保邦於未危。人罔常怀,怀於有仁。”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