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蓬莱

作者:王吉昌 朝代:元代

望蓬莱原文

真火运,五藏气煎烹。
阳伏六阴潜变化,化精为髓血为精。
白乳体生成。
元神聚,朝现保身荣。
金骨换形形不朽,光飞万缕烂霞明。
云步越蓬

诗词问答

问:望蓬莱的作者是谁?答:王吉昌
问:望蓬莱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望蓬莱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王吉昌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吉昌名句大全

王吉昌望蓬莱书法欣赏

王吉昌望蓬莱书法作品欣赏
望蓬莱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火运

指应火德而昌的帝运。 南朝 梁 沉约 《梁鼓吹曲·木纪谢》:“木纪谢,火运昌,炳南陆,耀炎光。”《陈书·高祖纪下》:“ 梁氏 将末,频月亢阳,火运斯终,秋霖奄降。”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唐 承 隋 代火运,故为土德。”参见“ 火德 ”。

五藏

(1).亦作“ 五臧 ”。即五脏。指心、肝、脾、肺、肾。中医谓“五脏”有藏精气而不泻的功能,故名。《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写也。”《管子·水地》:“五味者何?曰五藏。酸主脾,咸主肺,辛主肾,苦主肝,甘主心。”《汉书·王吉传》“吸新吐故以练臧” 唐 颜师古 注:“臧,五臧也。” 宋 苏轼 《石菖蒲赞》:“开心补五藏,通九窍,明耳目。”

(2).佛教的五类经典。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凡圣咸会,贤智毕萃,復集《素呾缆藏》《毘奈耶藏》《阿毘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为五藏。”按,佛教“五藏”尚有其他分类法,而前三类为经、律、论三藏则同。参阅《分别功德论》等。

煎烹

谓烧煮食品。 唐 韩愈 刘师服 《石鼎联句》:“巧匠斲山骨,刳中事煎烹。”

阴潜

(1).幽深貌。《文选·扬雄<甘泉赋>》:“下阴潜以惨廪兮,上洪纷而相错。” 刘良 注:“言臺高,其下潜阴不明,其上广大光彩交错也。”

(2).暗藏。 唐 元稹 《翰林承旨学士记》:“然而阴潜之神必有记善恶之餘者。”

变化

事物产生新的状况

初渐谓之变,变时新旧两体俱有;变尽旧体而有新体,谓之化。——《礼记·中庸》疏

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则天道变化,不主故常是正。——〔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白乳

名茶的一种。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薰陆,即乳香也……如腊茶之有‘滴乳’、‘白乳’之品,岂可各是一物?” 宋 叶清臣 《述煮茶泉品》:“ 吴 楚 山谷间,气清地灵,若俊颖挺,多孕茶荈,为人採拾,大率古於 武夷 者为白乳。”《宋史·食货志下五》:“﹝茶﹞有龙、鳯、石乳、白乳之类十二等,以充岁贡及邦国之用。” 清 杜岕 《寄莘臾采茶》诗:“龙团莫製仙人掌,白乳留他二寸长。”

生成

(1) 产生形成

石油的生成要经历漫长的岁月

(2) 生来就如此

他生成讨人喜欢

(3) 抚养

父母生成大恩

元神

(1).大神,天帝。 南朝 宋 颜延之 《迎送神歌》:“告成大报,受釐元神。”《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祀九宫贵神乐章》:“帝临中坛,受釐元神。”

(2).道家称人的灵魂为元神。 唐 吕岩 《修身诀》:“人命急如线,上下来往速如箭。认得是元神,子后午前须至炼。”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贫道就在坛中,飞出元神,不论上天入地,好歹寻着娘娘。”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七篇:“特缘混同之教,流行来久,故其著作,乃亦 释迦 与 老君 同流,真性与元神杂出,使三教之徒,皆得随宜附会而已。”

(3).精力,精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书房壁》:“我辈长夜读书,灯光射目,最耗元神。”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北齐守宫老狐》:“当其被挞之时,哀怛惊惧,大损元神。”

保身

保全自己

明哲保身

金骨

(1).金和骨。比喻坚固的事物。语本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众口鑠金,积毁销骨。”《文选·鲍照<代君子有所思>》:“蚁壤漏山河,丝泪毁金骨。” 李善 注:“金骨之坚,喻亲之篤者。言谗邪之人,但下如丝之泪,而金骨为之伤毁也。”

(2).佛骨,仙骨。 唐 李白 《感兴》诗之五:“西山玉童子,使我鍊金骨。欲逐黄鹤飞,相呼向 蓬闕 。” 宋仁宗 《佛牙舍利赞》:“惟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鍊色长新。”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刘商》:“好神仙,鍊金骨。”

不朽

存在于人类的记忆或记载中

人类愿望通过他的行动而不朽,这是建立金字塔的特征

霞明

像彩霞一样明丽。 唐 王勃 《乾元殿颂》:“琼构霞明,璜轩露敞。”

云步

腾云而行的步履。喻指轻盈的脚步。 唐 杜牧 《张好好诗》:“絳脣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宋 吴泳 《摸鱼儿·郫县宴同官》词:“那箇是、紫佩飞霞仙侣,駸駸云步如许。” 清 查慎行 《次汪紫沧同年见送原韵》之三:“云步改迁寻丈地,《霓裳》吹散大罗天。”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