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邑簿李大用任满

作者:陈著 朝代:宋代

关邑簿李大用任满原文

彩旗蔽野南风香,欢门遮马东路长。
黄童白叟百拜酒,鸾栖主人今日行。
忆昔焦氛涨天赤,手挽龙津力输涤。
簿领为职关系重,儒术饰吏经纶密。
学校一新衿佩来,市井再复图画开。
男耕女织各按堵,山居海藏皆熙台。
口不言功心自谕,三年任满留不住。
我穷欲饯惟有心,一诗收拾行碑语。
如之何说见事明,自有夜月光山亭。
如之何说律已清,亦有秋水铺长汀。
留此贤劳书县谱,携此声名步云去。
君不见政事堂中李参伯,即是当年长社簿。

诗词问答

问:关邑簿李大用任满的作者是谁?答:陈著
问:关邑簿李大用任满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著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著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彩旗

彩色的旗子

蔽野

遮盖原野。形容数量众多。 汉 王充 《论衡·超奇》:“庐宅始成,桑麻纔有,居之歷岁,子孙相续,桃李杏梅,菴丘蔽野。”《宋书·谢灵运传》:“澄流引源,桑麻蔽野,强富之实,昭然可知。”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旌旗蔽野,势张甚。”

南风

从南边吹来的风

欢门

酒楼食店以五彩装饰的门面。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酒楼》:“凡京师酒店,门首皆缚綵楼欢门。”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酒肆》:“ 中瓦子 前 武林园 ,向是 三元楼 康 沉 家在此开沽,店门首綵画欢门。”

路长

路途遥远。 宋 李清照 《渔家傲》词:“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明 清 时少数民族的首领。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 天命 三年, 东海 虎尔哈 路长率百户来朝。”

黄童白叟

黄口小儿和白发老人。泛指老老少少。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卿士庶人,黄童白叟,踊跃欢呀,失喜噎欧。” 明 汤式 《一枝花·赠人》套曲:“远方,近方,黄童白叟知名望。一人下,万人上,铁券丹书姓字香。”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按:部民保留地方官,例所不许,而贤有司善政所逮,黄童白叟,卧辙攀辕,亦实有出於至诚者。”亦作“ 黄童皓首 ”、“ 黄童白颠 ”。 宋 司马光 《送伊阙王大夫歌》:“黄童皓首接手而游嬉。” 明 袁宏道 《邑钱侯直指疏荐序》:“夫今之黄童白颠,犹昔氓也;高冠长裾,犹昔士也。”

百拜

(1).多次行礼。《礼记·乐记》:“是故先王因为酒礼,壹献之礼,宾主百拜,终日饮酒而不得醉焉,此先王之所以备酒祸也。” 郑玄 注:“百拜以喻多。” 唐 吕温 《河南府试赎帖赋得乡饮酒诗》:“百拜宾仪尽,三终乐奏长。” 宋 苏辙 《礼论》:“天子诸侯大夫卿士周旋揖让,献酬百拜。”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百拜》:“古人之拜,如今之鞠躬,故通计一席之间,宾主交拜,近至于百。” 郭沫若 《历史人物·屈原研究》:“固执文言的夫子们对于前者叩头百拜,对于后者则肆口漫骂。”

(2).犹言万分。《老残游记》第七回:“能得先生去为我帮忙,我就百拜的感激了。”

鸾栖

见“ 鸞栖 ”。

亦作“ 鸞栖 ”。鸾鸟栖止。比喻贤士在位。《晋书·苻坚载记上》:“百姓歌之曰:‘ 长安 大街,夹树杨槐。下走朱轮,上有鸞栖。英彦云集,诲我萌黎。’” 南唐 伍乔 《送江少府授延陵后寄》诗:“莫因官小慵之任,自古鸞栖有异人。”

主人

(1)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

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财物的所有人

无罪于主人。——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权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马等的所有者

国家的主人

主人与仆人

打狗也得看主人

(4) 接待宾客的人

主人下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

主人忘归客不发。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龙津

(1).即 龙门 。 龙门 一名 河津 ,故称。《晋书·郭璞传》:“登降纷於九五,沦涌悬乎 龙津 。” 明 徐芳 《城门高》诗:“虾蝤百辈走耽耽,直取 龙津 为窟宅。”参见“ 龙门 ”。

(2).喻高德硕望。《梁书·陆倕传》:“过龙津而一息,望凤条而曾翔。”

(3).喻仕宦腾达之路。《晋书·孙绰传》:“﹝ 绰 ﹞尝鄙 山涛 ,而谓人曰:‘ 山涛 吾所不解,吏非吏,隐非隐,若以 元礼 门为 龙津 ,则当点额暴鳞矣。’” 唐 李商隐 《春日寄怀》诗:“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 龙津 。” 冯浩 注:“《三秦记》:‘ 河津 一名 龙门 ,水险不通,龟鱼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薄集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

(4).指龙池。 唐 李德裕 《离平泉马上作》诗:“十年紫殿掌洪钧,出入三朝一品身。 文帝 宠深陪雉尾, 武皇 恩厚宴 龙津 。”借指宫中。《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轩内好,嬉戏下龙津。玉管朱絃闻尽夜,踏青鬭草事青春,玉輦从羣真。”参见“ 龙池 ”。

簿领

谓官府记事的簿册或文书。《后汉书·南匈奴传》:“当决轻重,口白单于,无文书簿领焉。”《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六年》:“ 滉 为人廉勤,精於簿领。”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高下相形例》:“后世记载之家,但有簿领而无文章,莫窥斯秘,于是读古人之书,亦不得其抑扬之妙,徒泥字句以求之,往往失其义矣。” 阿英 《袁中郎做官》:“他甚至说:‘抱牍之苦,甚于抱病;簿领之趣,恶于药饵。’”亦称“ 簿领书 ”。《文选·刘桢<杂诗>》:“沉迷簿领书,回回自昏乱。” 刘良 注:“簿领书,谓文书也。”

关系

(1)

(2) 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

红专关系

小王跟这件事没有关系

(3) 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间某种性质的联系

社会关系

党群关系

(4) 有影响或重要性

没有关系,不会出什么大乱子的

(5) 泛指原因、条件

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往下讲了

(6) 牵涉

交通安全是关系到千万人家庭幸福的大事

(7) 组织关系

转关系

下午,我还要去转团的关系

(8) 泛指原因、条件等

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动,尤喜纺棉。—— * 《回忆我的母亲》

儒术

先秦儒家的学说、原则、思想

饰吏

致力于吏治。 唐 孙逖 《授吕周等御史制》:“能兼饰吏之文,更有过人之实。” 宋 苏轼 《罢登州谢杜宿州启》:“既愷悌以宜民,亦儒雅而饰吏。”

经纶

(1) 整理过的蚕丝

(2) 比喻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

大展经纶

满腹经纶

(3) 借指抱负与才干

学校

教授某一项或一些专门技术的地方

一新

全部更新。 宋 陆九渊 《张公墓志》:“变其旧俗,轨范一新,乡里改观焉。”《明史·王竑传》:“ 竑 至,简士马,缮阨塞,劾将帅不职者,壁垒一新。” 毛 * 《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我们认为抗战已到了紧急的转变关头,只有迅速召集这种有权力而又能代表民意的国民大会,才能一新政治面目,挽救时局危机。”

衿佩

指青年学子。语出《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毛 传:“佩,佩玉也。士佩瓀珉而青组綬。” 明 李东阳 《拟进<宪宗纯皇帝实录>表》:“衿佩三千,听桥门之警蹕;豆籩十二,增 闕里 之褒崇。”

市井

(1) 买卖商品的场所

处商必就市井。——《管子·小匡》

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料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水浒传》

(2) 街市

市井无赖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3) 指商贾

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官为吏。——《史记·平准书》

图画

(1)

(2) 绘画

(3) 用线条、色彩描绘出来的形象(如油画、素描或版画)

(4) 比喻壮丽的江山

(5) 生动的描写或形象的描绘

(6) 谋划

男耕女织

男的耕田,女的织布。旧时指农家男女分工辛勤劳动。 宋 罗泌 《路史·后纪十二·夏后氏》:“男耕女织,不夺其时。” 元 萨都剌 《过居庸关》诗:“男耕女织天下平,千古万古无战争。”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陈宣帝三》:“地之力,民之劳,男耕女织之所有,殫力以营之,积日以成之,委输以将之。”

按堵

安居;安定。《汉书·高帝纪上》:“吏民皆按堵如故。”《旧唐书·代宗纪》:“既收京城,令行禁止,民庶按堵,秋毫不犯。”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设制久无更故,民如按堵,法比通衢。” 曹之骐 《腾越光复纪略》:“军兴之际,城中按堵如故。”

山居

(1).居住于山中。《战国策·韩策一》:“ 韩 地险恶,山居,五穀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

(2).山中的住所。《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贫道也要老丈到我山居中,寻几味野蔬,少少酬答厚意一番。” 清 姚鼐 《登泰山道里记序》:“比有 岱宗 之游,过访 聂君 山居,迺索其书读之。”

海藏

传说中大海龙宫的宝藏。 唐 张说 《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铭》:“海藏安静,风识牵乐。不入度门,孰探玄要?” 唐 李德裕 《赠园明上人》诗:“ 远公 説《易》长松下, 龙树 双经海藏中。”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驪珠百斛供一泻,海藏翻倒愁龙公。”

言功

谓陈述功绩。 北周 庾信 《周五帝歌》之二:“敢用明礼,言功上神。”

任满

任职期满。《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自当日与 朱氏 同赴 临海 任所,后来作尉任满,一连做了四五任美官,连 朱氏 封赠过了两番。” 李国文 《改选》:“按照工会法的规定,这一届工会委员会已经任满了,如果再不改选的话,除非工会法有了新的章程,否则再拖下去,会员也不能同意的。”

不住

(1).不停;不断。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宋 岳飞 《小重山》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不住的点头。”

(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诧异了。” 艾蕉 《雨》:“母亲忍不住了,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

有心

有某种想法

有心人

收拾

(1) 整理;布置;整顿

收拾房间

我一面应酬,偷空便收拾些行李。——《故乡》

(2) 修理

收拾鞋子

收音机坏了,你给收拾收拾

(3) 料理

收拾庄稼

(4) 惩治

收拾这个坏蛋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变色龙》

(5) 杀死

非收拾了他不可

(6) 收敛

收拾起笑容

(7) 收拢;收揽

收拾人心

(8) 烹调

到厨下去收拾几样菜

(9) 准备

收拾行李

(10) 消除

收拾了忧愁

(11) 消灭

游击队只用了二十分钟就把据点里的敌人给收拾了

(12) 整治

国事遂不可收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如之何

(1).怎么;为什么。《诗·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孟子·梁惠王上》:“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礼记·檀弓上》:“ 子柳 曰:‘如之何其粥人之母以葬其母也?不可。’”

(2).怎么样;怎么办。《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唐 柳宗元 《师友箴》:“不师如之何?吾何以成?不友如之何?吾何以增?”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如若此子至,其事将如之何?”

见事

识别事势。《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吾闻 穰侯 智士也,其见事迟。”《晋书·唐彬传》:“顺从者谓为见事,直言者谓之触迕。”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假谲》:“ 崔日知 见事敏速。每朝廷有事,转祸为福,以取富贵。”

月光

月亮的光线

山亭

泥制风景建筑人物等小玩具的统称。《平妖传》第七回:“两下里正在你推我辞,忽有个惯卖山亭儿的 寿哥 ,挑着担子打从门首经过。”《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合哥 挑着两箇土袋,搋着二三百钱,来 焦吉 庄里,问 焦吉 上行些箇‘山亭儿’,拣几箇物事。唤做:山亭儿、庵儿、宝塔儿、石桥儿、屏风儿、人物儿。买了几件了。”

秋水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长汀

水边(或水中)长形的平地。 南朝 宋 谢灵运 《白石岩下径行田》诗:“千顷带远堤,万里泻长汀。” 唐 杜甫 《雕赋》:“晨飞絶壑,暮起长汀。” 宋 苏庠 《临江仙·荷花》词:“暮云连极浦,急雨暗长汀。” 明 刘炳 《寄许永明公冕昆季得夫先生》诗:“一别关河俱白首,断肠烟树满长汀。”

贤劳

劳苦;劳累

声名

名声;名誉

第三是三仙姑的声名不好。——《小二黑结婚》

步云

比喻达到高位。 宋 杨万里 《再和春雨呈袁起岩》:“顾我江湖钓竿客,识君臺阁步云人。” 明 王錂 《寻亲记·报捷》:“如今他孩儿步云,特来报父子喜音。”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政事堂

唐 宋 时宰相的总办公处。 唐 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 开元 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 北宋 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 元丰 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 太祖 登 正阳门 ,望城中诸军未有归者,乃脱甲诣政事堂。”

即是

(1).如此。《庄子·庚桑楚》:“若有不即是者,天钧败之。”

(2).就是。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僕即是鬼,何以云无。”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知之真切篤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当年

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