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

作者:朱敦儒 朝代:宋代

好事近原文

失却故山云,索手指空为客。
莼菜鲈鱼留我,住鸳鸯湖侧。
偶然添酒旧壶卢,小醉度朝夕。
吹笛月波楼下,有何人相识。

诗词问答

问:好事近的作者是谁?答:朱敦儒
问:好事近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好事近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朱敦儒的名句有哪些?答:朱敦儒名句大全

朱敦儒好事近书法欣赏

朱敦儒好事近书法作品欣赏
好事近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失却

失去

失却了一切记忆

故山

旧山。喻家乡。 汉 应瑒 《别诗》之一:“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 唐 司空图 《漫书》诗之一:“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鶯声似故山。”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追惟献岁发春间,和我新诗忆故山。” 凌景坚 《寄十眉》诗:“应被故山猿鹤笑,我偏无计渡 汾 南。”

索手

犹只手;空手。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符文出布,村妇聚观於道,皆行而绩麻,无索手者。” 宋 陈亮 《进中兴五论札子》:“有司以为不肖,竟从黜落,不得进望清光以遂昔愿,索手东归,杜门求志。”

莼菜

即莼菜。又名凫葵。多年生水草。叶片椭圆形,浮水面。茎上和叶的背面有粘液。花暗红色,嫩叶可做汤菜。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薄采其茆》:“茆与荇叶相似,南人谓之蓴菜。” 唐 刘长卿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诗:“归路随枫林,还乡念蓴菜。” 清 冯延年 《秋月庵春暮》诗:“时光忽忆蓴菜滑,采摘不厌轻舟劳。”

鸳鸯湖

即 南湖 。在 浙江 嘉兴 西南。汇 长水塘 诸水成湖。湖中有 烟雨楼 、 钓鳌矶 、 鱼乐国 诸名胜。 宋 苏轼 《至秀州赠钱端 * 道并寄其弟惠山老》诗:“ 鸳鸯湖 边月如水,孤舟夜榜鸳鸯起。” 王文诰 辑注:“《南湖纪略》: 鸳鸯湖 ,湖名。 南湖 在府城县南,其禽多鸳鸯,故名。一曰两湖相丽若鸳鸯然。”

偶然

突然的,不是经常的;意想不到的

偶然现象

偶然事件

添酒

宋 代赋税名。 宋 叶适 《财总论二》:“而经总制之窠名既立,添酒、折帛、月桩、和糴,皆同常赋。”

壶卢

(1).亦作“ 壶芦 ”。即葫芦。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壶芦,瓠之无柄者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刘道真 ﹞唯问:‘ 东吴 有长柄壶卢,卿得种来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三·壶卢》:“长瓠、悬瓠、壶卢、匏包、蒲卢,名状不一,其实一类各色也。”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倪幼蓉》:“乞其壶卢中丹丸两粒。今愿以奉貽。”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咘咘噔》:“咘咘噔者,形如壶卢而长柄,大小不一,皆琉璃厂所製。”

(2).指茶壶或酒壶。 宋 苏轼 《和子由柳湖山茶》诗之一:“如今胜事无人共,花下壶卢鸟劝提。”

(3).放鸽时缀于鸽尾的竹哨。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花儿市》:“凡放鸽之时,必以竹哨缀於尾上,谓之壶卢,又谓之哨子。”

朝夕

(1) 时时;日日夜夜

朝夕思慕

朝夕遣人。——《汉书·李广苏建传》

汝朝夕待母。——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史朝夕狱门外。——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 一朝一夕,指短时间

只争朝夕

吹笛

晋 向秀 《思旧赋》序:“余与 嵇康 、 吕安 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羈之才,然 嵇 志远而疎, 吕 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 虞渊 ,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后因以“吹笛”为伤逝怀旧之典。 北周 庾信 《寄徐陵》诗:“莫待 山阳 路,空闻吹笛悲。”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之二二:“病树枝颠天一握,为君吹笛上高楼。”

月波楼

(1).古楼名。旧址在 湖北省 东部、 长江 北岸的 黄冈市 西。 宋 王禹偁 《月波楼咏怀》:“日日江楼上,风物得冥搜。何人名 月波 ,此义颇为优。”

(2).古楼名。在 嘉兴府 (今 浙江省 嘉兴市 )西北城上。 宋 朱敦儒 《好事近》词:“吹笛 月波楼 中,有何人相识?”《明一统志·嘉兴府》:“ 月波楼 在府西北城上,下瞰 金鱼池 。 宋 元祐 中知州 令狐挺 建, 政和 中 毛滂 重脩,自作记云:望而见月,其大不过如盘盂,然无有远近,容光必照,而秀泽国也。水滨之人,起居饮食,与水波接。 令狐君 乃为此楼,以名 月波 ,意将揽取二者於一楼之上也。”

有何

有什么。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几日试来那几日唱名?得意那不得意?有何传示、有何书信?”《水浒传》第五三回:“风过处,一尊黄巾力士出现,躬身禀復:‘我师有何法旨?’”如:有何不可;有何难哉。

人相

(1).人的相貌、形貌。 唐 皮日休 《相解》:“今之相工,言人相者,必曰某相类龙……某至公侯。” 巴金 《坚强战士》:“他躺在草地上,深身湿得象一只落汤鸡,他已经失去人相了。”

(2).星相术用语。特指贵人之相。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读法华经得相法》:“鼻修高直,面貌圆满,眉高而长,额广平正,人相具足。”

(3).佛教语。指一切众生外现的形象状态。《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金刚经》云:‘无人相,无我相。’世间万事皆坏在有人相、我相。” 黄遵宪 《以莲菊桃作歌》:“众花照影影一样,曾无人相无我相。”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