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乐慢(都门池苑应制)

作者:万俟咏 朝代:宋代

安平乐慢(都门池苑应制)原文

瑞日初迟,绪风乍暖,千花百草争香。
瑶池路稳,阆苑春深,云树水殿相望。
柳曲沙平,看尘随青盖,絮惹红妆。
卖酒绿阴傍。
无人不醉春光。
有十里笙歌,万家罗绮,身世疑在仙乡。
行乐知无禁,五侯半隐少年场。
舞妙歌妍,空妒得、莺娇燕忙。
念芳菲、都来几日,不堪风雨疏狂。

诗词问答

问:安平乐慢(都门池苑应制)的作者是谁?答:万俟咏
问:安平乐慢(都门池苑应制)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安平乐慢(都门池苑应制)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万俟咏的名句有哪些?答:万俟咏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瑞日

象征吉祥的太阳。 唐 广宣 《早秋降诞日献寿应制》诗之一:“绕殿祥风起,当空瑞日悬。” 宋 杨无咎 《倾杯·上梁帅上元词》词:“瑞日凝暉,东风解冻,峭寒犹浅。” 明 王洪 《瑞象赋》:“瑞日照耀,荣光昭宣。”《群音类选·青莲记·明皇赏花》:“邀欢偶幸红亭上,金宫瑞日初长。”

绪风

余风

唉秋冬之绪风。——《楚辞·屈原·涉江》

百草

各种草类。亦指各种花木。《庄子·庚桑楚》:“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寳成。” 汉 王充 《论衡·幸偶》:“夫百草之类,皆有补益,遭医人採掇,成为良药。”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王微》:“寂歷百草晦,欻吸鵾鷄悲。”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宋 苏轼 《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诗之二:“曾把四絃娱 白傅 ( 白居易 ),敢将百草鬭 吴王 。”

瑶池

神话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住的地方;美池,多指宫苑中的池

阆苑

阆凤山之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旧时诗文中常用来指宫苑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红楼梦》

春深

春意浓郁。 唐 储光羲 《钓鱼湾》诗:“垂钓緑湾春,春深杏花乱。” 宋 秦观 《次韵裴仲谟和何先辈》:“支枕星河横醉后,入帘飞絮报春深。” 许地山 《危巢坠简·春桃》:“ 春桃 愉悦的声音就像春深的莺啼一样。”

云树

(1).云和树。 南朝 梁 刘孝威 《和皇太子春林晚雨》:“云树交为密,雨日共成虹。” 唐 王维 《送崔兴宗》诗:“塞迥山河浄,天长云树微。” 明 刘基 《梅花引》词:“晚云凝,晚烟横,烟草茫茫云树平。”

(2).高耸入云的树木。 唐 崔橹 《华清宫》诗之一:“草遮回磴絶鸣鑾,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 文徵明 《金山寺待月》诗:“鱼龙深夜浮光怪,云树遥空带渺茫。” 戴望舒 《夜蛾》诗:“飞越关山,飞越云树。”

(3).比喻朋友阔别远隔。 唐 白居易 《早春西湖闲游怅然兴怀寄微之》诗:“云树分三驛,烟波限一津。翻嗟寸步隔,却厌尺书频。” 明 高启 《读周记室<荆南集>》诗:“生别犹疑不再逢, 楚 天云树隔重重。” 清 钮琇 《觚賸续编·英雄举动》:“但念 吴 头 楚 尾,云树为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军次实录》:“﹝众天将天兵﹞依依敬别,因吟以劝慰之:‘离别深情世罕抛,关心云树及河桥。’”参见“ 云树之思 ”。

水殿

(1).临水的殿堂。 唐 李白 《口号吴王美人半醉》:“风动荷花水殿香, 姑苏臺 上宴 吴王 。”《宋史·礼志十六》:“帝作《中春赏花钓鱼诗》,儒臣皆赋,遂射于水殿。”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六月二十七日》:“临湖有一座长方形的水殿,大理石造,有好些小雕像也被残毁了。”

(2).帝王所乘的豪华游船。 唐 皮日休 《汴河怀古》诗之二:“若无水殿龙舟事,共 禹 论功不较多。”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 萧皇后 乘坐制度较小的翔螭舟,还有高三层称为浮景的水殿九艘。”

相望

互相对望

雕栏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邻国相望。——《史记·货殖列传》

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东西相望。——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青盖

(1).青色的车盖。 汉 制用于皇太子、皇子所乘之车。《后汉书·舆服志上》:“皇太子、皇子皆安车,朱班轮,青盖。”《晋书·舆服志》:“﹝天子之法车﹞青盖,黄为里,谓之黄屋。” 宋 范成大 《归州竹枝歌》之二:“竹篱茅舍作晚市,青盖黄旗称使君。” 清 蒋士铨 《香祖楼·觞芰》:“云锦天机倩谁裁,贪看红粧青盖。”

(2).借指帝王。 汉 阮瑀 《琴歌》:“青盖巡九州,在东西人怨。”《文选·陆倕<石阙铭>》:“青盖南洎,黄旗东指。” 李善 注:“言帝祚南迁。” 清 顾炎武 《太平》诗:“云拥白龙来戍垒,日随青盖落江津。” 王蘧常 汇注:“此言 弘光 之槛送 北京 也。”

(3). 宋 制,宰相仪仗张青色伞盖。 宋 苏轼 《召还至都门先寄子由》诗:“已飞青盖在河梁,定餉黄封兼赐名。” 施元之 注:“《文选·古诗》:‘飞盖何翩翩。’按,国朝故事,宰相执政,许张青盖。” 清 赵执信 《甿入城行》诗:“银鐺杻械从青盖,狼顾狐嘷怖 * 。”

(4).色青而形如伞盖的植物顶部。 晋 葛洪 《抱朴子·内篇佚文》:“人芝生名山之阴,青盖白茎。” 唐 杜甫 《柟树为风雨所拔叹》诗:“沧波老树性所爱,浦上童童一青盖。”

(5).特指荷叶。 宋 范成大 《新津道中》诗:“曲沼擎青盖,新畦艺緑针。” 宋 姜夔 《念奴娇》词:“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红妆

(1) 妇女的盛装

当户理红妆。——《乐府诗集·木兰诗》

(2) 代指美女

红妆千万——唐· 李朝威《柳毅传》

无人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笙歌

(1)

(2) 和笙之歌

(3) 泛指奏乐唱歌;笙歌鼎沸(形容音乐歌舞热闹非凡)

罗绮

(1).罗和绮。多借指丝绸衣裳。 汉 张衡 《西京赋》:“始徐进而羸形,似不任乎罗綺。”

(2).指衣着华贵的女子。 唐 李白 《清平乐》词:“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綺三千。” 宋 柳永 《迎新春》词:“徧九陌罗綺,香风微度。” 清 李渔 《玉搔头·弄兵》:“看罗綺千行,列成屏架。”

(3).喻繁华。 明 夏完淳 《杨柳怨和钱大揖石》:“到今罗綺古 扬州 ,不辨 秦 灰十二楼。” 黄小配 《<廿载繁华梦>序二》:“最怜罗綺地,回首已荒烟。”

身世

指人生的经历、遭遇

你能否告诉我一些关于那位女士的身世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仙乡

敬辞,用于问对方的籍贯

朝使大人仙乡何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行乐

一般以为是“寻欢作乐”、“享乐”的同义词,只是感 * 彩略有不同

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把“行乐”讲成“持乐观态度”比较更接近作者原意)。——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世间行乐亦如此。——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无禁

(1).不予禁止。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天下吏人誥至后,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婚嫁、祠祀、饮酒、食肉。”

(2).不算违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尔为贼党妻,杀之无禁,当寸寸臠尔,饲犬豕。”

五侯

(1).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参见“ 五侯九伯 ”。

(2).指同时封侯的五人。 汉成帝 封其舅 王谭平 阿侯 、 王商 成都侯 、 王立 红阳侯 、 王根 曲阳侯 、 王逢时 高平侯 。见《汉书·元后传》。《文选·鲍照<数诗>》:“五侯相饯送,高会集 新丰 。” 李善 注:“《汉书》曰: 成帝 悉封舅 王谭 、 王立 、 王根 、 王逢时 、 王商 为列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

(3).指同时封侯的五人。 东汉 大将军 梁冀 擅权,其子 梁胤 、叔父 梁让 及亲属 梁淑 、 梁忠 、 梁戟 皆封侯。《后汉书·陈蕃传》:“前 梁氏 五侯,毒徧海内。” 李贤 注:“五侯谓 胤 、 让 、 淑 、 忠 、 戟 五人。”

(4).指同时封侯的五人。 汉桓帝 封宦者 单超 新丰侯 、 徐璜 武原侯 、 左悺 上蔡侯 、 具瑗 东武阳侯 、 唐衡 汝阳侯 。《后汉书·宦者传·单超》:“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

(5).泛指权贵豪门。 唐 韩翃 《寒食》诗:“日暮 汉 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明 刘绩 《早春寄白虚室》诗:“残雪未消双凤闕,春风先入五侯家。” 清 龚自珍 《摸鱼儿》词:“五侯门第非儂宅,賸可五湖同去。”

少年场

年轻人聚会的场所。《汉书·酷吏传·尹赏》:“ 长安 中歌之曰:‘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 北周 庾信 《结客少年场行》:“结客少年场,春风满路香。” 唐 白居易 《重阳席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鬱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李光 《友人刘竞生续学保定诗以送之》:“道路艰难阻且长,探丸击剑少年场。”

莺娇

谓莺娇媚的啼声。 唐 宋之问 《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诗:“飞花随蝶舞,艷曲伴鶯娇。” 宋 黄昇 《卖花声·忆旧》词:“侧帽停鞭沽酒处,柳软鶯娇。” 清 钱季重 《鹧鸪天》词:“看蜨舞,听鶯娇,平生恨事最难消。”

芳菲

(1) 花草香美的样子

(2) 芳香的花草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宋· 沈括《梦溪笔谈》

都来

(1).统统,完全。《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只为长时,驱驰辛苦,形貌精神,都来失绪。” 唐 罗隐 《晚眺》诗:“天如镜面都来静,地似人心总不平。” 宋 柳永 《慢卷绸》词:“细屈指寻思,旧事前欢,都来未尽,平生深意。”

(2).总共;共有。《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经説比丘之众,其数都来多少?经:‘千二百五十人俱。’”

(3).算来。 宋 范仲淹 《御街行·秋日怀旧》词:“残灯明灭枕头欹,諳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迴避。”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春归恁寒悄,都来几日意懒心乔?” 徐朔方 等注:“都来,算来。”

(4).总是,老是。《敦煌变文集·董永变文》:“日日都来总不织,夜夜调机告吉祥。” 蒋礼鸿 通释:“都来和总连用,意思一样,就是日日总不织。加上‘都来’仅仅凑足七个字而已。” 唐 秦韬玉 《问古》诗:“都来总向人间看,直到皇天可是平。”

不堪

(1)

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

忙碌不堪

疲备不堪

(2)

坏到极点

那饭菜都系不堪之物。——《红楼梦》

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疏狂

亦作“疎狂”。亦作“踈狂”。豪放,不受拘束。 唐 白居易 《代书诗寄微之》:“疏狂属年少,闲散为官卑。” 宋 朱敦儒 《鹧鸪天·西都作》词:“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明史·沉鍊传》:“ 鍊 为人刚直,嫉恶如讐,然颇疎狂。每饮酒輒箕踞笑傲,旁若无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鲁公女》:“ 招远 张于旦 ,性疎狂不羈。” 清 纳兰性德 《东西溟》诗:“廿载踈狂世未容,重来依旧寺门鐘。”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