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庾七入蜀诗

作者:庾信 朝代:南北朝

别庾七入蜀诗原文

峻岭拂阳乌。
长城连蜀都。
石铭悬剑壁。
沙洲聚阵图。
山长半股断。
树古半心枯。
由来兄弟别。
共念一荆株。

诗词问答

问:别庾七入蜀诗的作者是谁?答:庾信
问:别庾七入蜀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庾信的名句有哪些?答:庾信名句大全

庾信别庾七入蜀诗书法欣赏

庾信别庾七入蜀诗书法作品欣赏
别庾七入蜀诗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峻岭

连绵的高山。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明 刘基 《过闽关》诗:“峻岭如弓驛路赊,清溪一带抱水斜。” 清 徐翔鵾《普安道中》诗:“横穿峻岭几千丈,直下危峰数十盘。”

阳乌

(1).神话传说中在太阳里的三足乌。《文选·左思〈蜀都赋〉》:“ 羲和 假道於峻歧,阳乌迴翼乎高标。” 李善 注:“《春秋元命包》曰:‘阳成於三,故日中有三足乌,乌者,阳精。’” 南朝 陈 徐陵 《丹阳上庸路碑》:“阳乌驭日,寧惧武賁之弓;飞雨弥天,无待期门之盖。” 唐 李白 《上云乐》:“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因用以借指太阳。《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南朝 梁元帝 《郢州晋安寺碑铭》:“落霞将暮,鲜云夕布,峯下阳乌,林生阴兔。”

(2).指天色。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崔碣》:“﹝ 杨生 ﹞即又勉之曰:‘阳乌已晚,幸择良辰。’”

(3).鸟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一·阳乌》﹝集解﹞引 陈藏器 曰:“阳乌出 建州 。似鸛而殊小,身黑,颈长而白。”

长城

(1) 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河北山海关,全长6700公里。公元前3世纪秦统一中国后,联结战国时燕、赵、秦之城并延长,始成长城。长城不但是中国最重要的历史文物,而且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2) 坚不可摧的力量或防御物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蜀都

古代 蜀国 的都城。即今 四川省 成都市 。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至于 蜀 都,耆老大夫搢绅先生之徒二十有七人,儼然造焉。” 晋 左思 《蜀都赋》:“夫蜀都者,盖兆基於上世,开国於中古。” 元 虞集 《张令鹿门图》诗:“老我不乐思 蜀 都,人言 嵩 阳好隐居。”

石铭

刻有文字的碑石。《吕氏春秋·安死》:“今有人於此,为石铭置之垄上。”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又有粟窖及盐窖,以备不虞,今窖上犹有石铭存焉。”

剑壁

峭壁。 唐 武元衡 《同幕中诸公送李侍御归朝》诗:“ 巴江 暮雨连 三峡 ,剑壁危梁上九霄。” 宋 林逋 《湖山小隐》诗之二:“云喷石花生剑壁,雨敲松子落琴牀。”

沙洲

江河里泥沙淤积成的小片陆地

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 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阵图

亦作“陈图”。1.古代军队作战时兵力部署、队形变化的图式。《唐李问对》卷中:“授之裨将,裨将乃总诸校之队聚为陈图,此一等也。”《宋史·岳飞传》:“战 开德 、 曹州 皆有功, 泽 大奇之,曰:‘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因授以阵图。”《三国演义》第四六回:“ 孔明 曰:‘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吴晗 《灯下集·阵图和宋辽战争》:“把队形、部署用符号标识,制成作战方案,叫作‘阵图’。”

(2).犹阵营,阵线。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这里在弄作家协会,先前的友和敌,都站在同一阵图里了,内幕如何,不得而知。”

(3).泛指队形。 鲁迅 《呐喊·白光》:“ 陈士成 还看见许多小头夹着黑圆圈在眼前跳舞,有时杂乱,有时也排成异样的阵图。”

(4).特指 三国 蜀 诸葛亮 所摆的八阵图。 唐 李商隐 《井络》诗:“阵图东聚 夔江 右,边柝西悬 雪岭 松。堪嘆故君成杜宇,可能 先主 是真龙?” 沉德潜 注:“阵图,即八阵图。”

山长

(1). 唐 、 五代 时对山居讲学者的敬称。如 唐 代刺史 孙丘 于 阆州 古 台山 置学舍,延 尹恭初 为山长; 五代 蒋维东 隐居 衡岳 ,受业者称 蒋 为山长。事见 宋 马永易 《实宾录》卷十一。 宋 元 时为官立书院置山长,讲学兼领院务; 明 清 时改由地方聘请。 清 末改书院为学堂,山长之制乃废。 宋 范成大 《代儿童立春门贴诗》之三:“盛族推山长,修龄号櫟翁。” 元 吴养浩 《象山山长岳仲远美任》诗:“雅有 岳山长 ,三年今在兹。”《文明小史》第二二回:“﹝总办﹞本是郎中放的知府,因为办军装的事罣误了,制臺为他学问好,请他做个书院的山长,后来改了学堂,便充总办之职。”

(2).隐者之称。《宋史·雷简夫传》:“ 简夫 始起隐者,出入乘牛,冠铁冠,自号‘山长’。” 宋 陆游 《遣兴》诗:“退归自合称山长,变化犹应侍帝晨。”

由来

(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兄弟

(1)

(2) 专指弟弟

(3) 男子自称

念一

思念大道。谓修道。“一”指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北有石室二口,旧是隐者念一之所,今无人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涑水》:“是以緇服思玄之士,鹿裘念一之夫,代往游焉。” 宋 苏辙 《抱一颂》:“真人告我,昼夜念一……子若得一,万事皆毕。”

荆株

指兄弟。 清 孙枝蔚 《赠汪舟次》诗之一:“三冬辞裙布,万里隔荆株。”参见“ 荆枝 ”、“ 荆花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