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九曲棹歌

作者:留元刚 朝代:宋代

武夷九曲棹歌原文

二曲崚嶒三石峰,当时秦女采芙蓉。
至今汤沐临清泚,不作巫阳十二重。

诗词问答

问:武夷九曲棹歌的作者是谁?答:留元刚
问:武夷九曲棹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留元刚的名句有哪些?答:留元刚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二曲

(1). 陕西省 周至县 (原 盩厔县 )的别名。盩,水曲;厔,山曲,故又名“二曲”。 宋 苏轼 《奉诏减决囚禁记所经历》诗:“ 二曲 林泉胜, 三川 气象侔。”

(2). 清 初学者 李颙 的别号。 颙 为 周至 人,自署曰 二曲土室病夫 ,学者称 二曲先生 。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顾炎武》:“近日 二曲 以讲学得名,遂招逼迫,几致凶死。”

崚嶒

(1) 高耸突兀

写山早崚嶒嵯峨

(2) 比喻特出不凡

凡为文者,必有文章之骨,意象崚嶒

(3) 比喻刚正不阿、坚贞不屈

侠骨崚嶒傲九洲

(4) 骨节显露貌。多形容人体瘦削

骨节崚嶒的大手

(5) 另见 léng

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秦女

指 秦穆公 女 弄玉 。 三国 魏 曹植 《仙人篇》:“ 湘娥 抚琴瑟, 秦女 吹笙竽。” 黄节 注:“《列仙传》曰:‘ 萧史 者, 秦繆公 时人也,善吹簫。 繆公 有女,号 弄玉 ,好之,公遂以妻焉。遂教 弄玉 作凤鸣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 唐 岑参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诗:“不逢 秦女 在,何处听吹簫?” 鲁迅 《集外集·<赠人>诗之二》:“ 秦女 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

芙蓉

(1) 芙蓉花。中国的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丽,白色或粉红色,在夜间变深红色

(2) 荷花的别名。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汤沐

(1).沐浴。《公羊传·隐公八年》:“ 邴 者何? 郑 汤沐之邑也。天子有事于 泰山 ,诸侯皆从, 泰山 之下,诸侯皆有汤沐之邑焉。” 何休 注:“有事者,巡守祭天告至之礼也,当沐浴絜齐以致其敬,故谓之汤沐邑也。”《史记·苏秦列传》:“君诚能听臣, 燕 必致旃裘狗马之地, 齐 必致鱼盐之海, 楚 必致橘柚之园, 韩 、 魏 、 中山 皆可使致汤沐之奉。” 宋 陆游 《自笑》诗自注:“腊月五日汤沐、按摩几半日,是早左车第二牙脱去。”

(2).特指为死者沐浴所用热水等物。《淮南子·说林训》:“汤沐具而蟣蝨相弔,大厦成而燕雀相贺,忧乐别也。”《梁书·任昉传》:“虽情谬先觉,而迹沦骄饵,汤沐具而非弔,大厦构而相驩。”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家礼一》:“吾乡丧礼,自成服后,黎明具汤沐,主人以下皆哭。”

(3).泛指其它烫洗用的热水。 严复 《救亡决论》:“ 中国 一大豕也,羣虱总总,处其奎蹄曲隈,必有一日焉,屠人操刀,具汤沐以相待,至是而始相吊焉,固已晚矣。”

(4).指汤沐邑。《后汉书·班彪传》:“又旧制,太子食汤沐十县。” 唐 张说 《鄎国长公主神道碑》:“邸弟立官,汤沐建封。” 明 唐顺之 《皇陵行》:“ 江 左 金陵 扶地轴, 汉 家 丰沛 还汤沐。”参见“ 汤沐邑 ”。

清泚

(1).清澈。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邑里向疎芜,寒流自清泚。” 唐 费冠卿 《枕流石》诗:“愿以清泚流,鉴此坚贞质。” 宋 欧阳修 《荷花赋》:“阴曲池之清泚,漾波纹之奫沦。”《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五年正月十八日》:“林木森疎,泉流清泚。”

(2).清澈的水。 唐 徐牧 《省试临渊》诗:“清泚濯缨处,今来喜一临。”《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风亭月榭,杏坞桃溪,云楼上倚晴空,水阁下临清泚。” 清 钱谦益 《八月十四夜艤舟虎丘与孟阳长蘅小饮》诗:“四山歌吹罢,落月汎清泚。”

(3).形容诗文清晰明洁。 宋 王安石 《伤杜醇》诗:“谈辞足诗书,篇咏又清泚。” 清 方文 《噉椒堂诗》:“学文虽未成,爱我笔清泚。”

不作

(1).不兴起;不兴盛。《礼记·乐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 孔颖达 疏:“不作,谓不动作也。”《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 赵岐 注:“不作,圣王之道不兴。”《韩诗外传》卷三:“无令财货上流,则逆不作。”《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昔 成 康 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 李善 注:“作,兴也。”

(2).不耕作;不写作。《史记·赵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一:“诗人长不作,千载尚风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老残游记》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带兵器,所以这拳法专为保护身命的。”

巫阳

(1).古代传说中的女巫。《楚辞·招魂》:“帝告 巫阳 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 王逸 注:“女曰巫。 阳 ,其名也。” 唐 韩愈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又詔 巫阳 反其魂,徐命之前问何冤。” 宋 苏轼 《澄迈驿通潮阁》诗:“餘生欲老海南村,帝遣 巫阳 招我魂。” 古直 《感事》诗之二:“滚滚 珠江 水尽寃, 巫阳 不下復何言。”

(2).古神医名。参见“ 巫彭 ”。

(3). 巫山 的南面,指 巫峡 。 唐 白居易 《送萧处士游黔南》诗:“ 江 从 巴峡 初成字,猿过 巫 阳始断肠。” 宋 范成大 《假十二峰》诗:“ 巴 东 三峡 数 巫 阳,山入 西陵 更鬱苍。”

(4).即 巫山 。 宋 苏轼 《朝云》诗:“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 巫阳 云雨仙。” 明 无心子 《金雀记·玩灯》:“俺只见荷花灯上浴鸳鸯,恰便似神女会 巫阳 。”《再生缘》第六九回:“鳬写可怜红更小, 襄王 何日到 巫阳 。”参见参见“巫山”。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