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尉竹枝词六首·其四

作者:王士祯 朝代:清代

邓尉竹枝词六首·其四原文

西来铜井又铜坑,山势高低有二名。

试上龟峰光福塔,白波翠巘两边生。

诗词问答

问:邓尉竹枝词六首·其四的作者是谁?答:王士祯
问:邓尉竹枝词六首·其四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王士祯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祯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庚韵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五

参考注释

铜井

(1).山名。 唐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诗:“ 铜井 炎炉歊九天,赫如铸鼎 荆山 前。” 王琦 注引《元和郡县志》:“ 铜井山 ,在 南陵县 西南八十五里,出铜。”

(2).用铜作井口的水井。 晋 陆机 《洛阳记》:“ 河 南道宫墙西有二铜井。” 明 唐顺之 《皇陵行》:“铜井沉沉碧砌寒,綵霞隐映红阑干。”

铜坑

亦作“ 铜阬 ”。开采铜矿的坑穴。《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三年》:“ 行逢 少时尝坐事黥,隶 辰州 铜阬。”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四·绿青》:“石緑,阴石也,生铜坑中,乃铜之祖气也。”

山势

山的形势或气势。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水声幽咽,山势崆峒。” 唐 储光羲 《苑外至龙兴院作》诗:“山势当空出,云阴满地来。” 李準 《李双双小传·人比山更高》:“我们绕过一个山头,山势一转,脸前忽的闪出两坡十几里长的大山场。”

高低

(1) 无论如何

嘴都说破了,老王高低不答应

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百合花》

(2) 终究,到底

高低找到了这本书

这本书高低叫他弄丢了

二名

两个字的名字。《礼记·曲礼上》:“二名不偏讳。” 孔颖达 疏:“谓两字作名,不一一讳也。”《汉书·王莽传上》:“闻中国讥二名,故名 囊知牙斯 今更名 知 ,慕从圣制。”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六·杂篇下》:“大抵 东汉 三国 ,帝王将相皆单名,二名者百中无一。”

龟峰

龟山 。在 江苏省 苏州市 邓尉山 北,上有 光福塔 , 南朝 梁 大同 年间建。 清 王士禛 《邓尉竹枝词》之四:“试上 龟峰 光福塔 ,白波翠巘两边生。”

白波

(1).白色波浪。《庄子·外物》:“白波若山,海水震荡。” 唐 杜甫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白波吹粉壁,青嶂插雕梁。” 唐 郑谷 《江际》诗:“万顷白波迷宿鷺,一林黄叶送残蝉。”

(2).指罚爵中的酒波。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下:“饮酒之卷白波,义当何起?按 东汉 既擒 白波 贼,戮之如卷席,故酒席倣之,以快人情气也。” 宋 宋祁 《三月四日玩园花小集》诗:“鏤管喜传吟处笔,白波催卷醉时杯。” 清 曹寅 《同人分曹剧饮拇战连北静夫不至更订饮期戏为韵语邀之》:“一鼓何难卷白波,三北竟悮占车右。”

翠巘

青翠的山峰。 唐 杜牧 《朱坡》诗:“日痕絙翠巘,陂影堕晴霓。” 宋 苏轼 《祭常山回小猎》诗:“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明 袁宏道 《光福》:“碧栏红亭,与白波翠巘相映发,山水园池之胜,可谓兼之矣。”

两边

(1) 两方面

两边讨好

(2) 两方向

人群向两边散开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