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徐仲晦须友堂二首

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代

寄题徐仲晦须友堂二首原文

病翁岁晚朋从绝,细读高文面发惭。
士贵切磋宁独学,僧虽苦硬有同参。
名堂盖取伦之五,开径那无益者三。
见说户庭来不拒,傥分半席待樗庵。

诗词问答

问:寄题徐仲晦须友堂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寄题徐仲晦须友堂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朋从

(1).同类相从。《易·咸》:“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2).朋辈。 晋 张华 《上巳篇》:“朋从自远至,童冠八九人。”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珽神道碑》:“友于之义, 伯淮 与 季江 同寝;朋从之道, 鲍叔 与 管仲 推财。” 宋 贺铸 《江夏寓兴》诗:“朋从正相远,梅信为谁开。” 清 梅曾亮 《<柏枧山房诗集>自序》:“且独在之慨,当抱影而弥甚;掩卷之笑,非朋从所与知。”

细读

仔细地读

文面

在流放、发配的犯人脸上刺上带颜色的花纹或图形,以防逃走

切磋

(1) 器物加工的工艺名称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卫风·淇奥》

切磋琢磨

(2) 比喻道德学问方面相互研讨勉励

以资切磋。——清· 刘开《问说》

无人切磋

(3) 喻痛恻

心内切磋

独学

谓自学而无师友指导切磋。《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孔颖达 疏:“谓独自习学而无朋友,言有所疑无可諮问,则学识孤偏鄙陋,寡有所闻也。” 南朝 梁武帝 《撰孔子正言述怀》诗:“孤陋乏多闻,独学少击叩。” 唐 韩愈 《招扬之罘》诗:“《礼》称独学陋,《易》贵不远復。”

同参

(1).共同参与。《南史·沉演之传》:“ 景仁 寻卒,乃以后军长史 范曄 为左卫将军;与 演之 对掌禁旅,同参机密。”

(2).佛教语。谓共同参谒一师。亦为同事一师之佛教徒之互称。 宋 王安石 《驴》诗之一:“临路长鸣有真意, 盘山 弟子久同参。”《景德传灯录·令遵禅师》:“ 勤 曰:‘吾久侍丹霞,今既垂老,倦于提诱,汝可往謁 翠微 ,彼即吾同参也。’”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六:“于是供主便向大家感谢的施礼说:‘同参的摄照!’”

(3).共同参悟研究。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禪宗论 云间 有三种语:其一为随波逐浪句,谓随物应机,不主故常;其二为截断众流句,谓超出言外,非情识所到;其三为函盖乾坤句,谓泯然皆契,无间可伺……若有解此,当与渠同参。” 宋 刘克庄 《即事》诗之二:“晚觉齐民书最要,惜无幽士肯同参。”

名堂

1.名目;名称。 2.办法;花样。 3.结果;成就。 4.内容;道理。

开径

见“ 开逕 ”。

无益

没有益处

无益的享乐

见说

(1).告知,说明。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説来意,并问此是何处。”

(2).犹听说。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见説 蚕丛 路,崎嶇不易行。”《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今日见説,却记得你前年间曾言 苏州 所遇,果非虚话了。” 清 李渔 《蜃中楼·离愁》:“见説红颜薄命,不信今生心儿愿儿果得盈。”

户庭

户外庭院。亦泛指门庭、家门。《易·节》:“不出户庭,无咎。” 朱熹 本义:“户庭,户外之庭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观万古如同日,知八荒若户庭。” 南朝 宋 鲍照 《浔阳还都道中》诗:“未尝违户庭,安能千里游?” 唐 李频 《府试老人星见》诗:“良宵出户庭,极目向青冥。”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故西人於水,则轮船无所不通,五洋四海,恍若户庭;万国九洲,儼同闤闠。”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