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慢

作者:虞集 朝代:元代

苏武慢原文

云淡风轻,傍花随柳,将谓少年行乐。
高阁林间,小车城里,千古太平西洛。
瞻彼泱泱,言思君子,流水俨然如昨。
但清游、天际轻阴,未便暮愁离索。
长记得、童冠相随,浴沂归去,吟咏鸢飞鱼跃。
逝者如斯,吾衰甚矣,调理自存斟酌。
清庙朱弦,旧堂金石,隐几似闻更作。
农人告我事西畴,窈窕挂书牛角。

诗词问答

问:苏武慢的作者是谁?答:虞集
问:苏武慢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苏武慢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虞集的名句有哪些?答:虞集名句大全

虞集苏武慢书法欣赏

虞集苏武慢书法作品欣赏
苏武慢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云淡风轻

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亦作“风轻云淡”。

少年行

乐府杂曲歌辞名。本为《结客少年场行》, 南朝 宋 鲍照 、 北周 庾信 皆有作,多咏少年轻生重义、任侠游乐之事。后多作《少年行》,或冠以地名,如《长安少年行》、《邯郸少年行》等。

高阁

(1) 高度较大的阁楼

(2) 用以贮藏存放书、物的高架子(束之高阁)

小车

(1) 体积小的车子;手推车,手拉小车

(2) 小轿车

城里

城市建成区内

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泱泱

(1) 水势浩瀚的样子

(2) 气魄宏大

(3) 云起的样子

(4) 借作怏怏。不快、不满的样子

龙王帅水族,泱泱而回。——《西游记》

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流水

(1)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然如

犹然而。《大戴礼记·礼察》:“然如曰礼云、礼云,贵絶恶於未萌,而起敬於微眇。”

清游

亦作“ 清游 ”。清雅游赏。 晋 潘岳 《萤火赋》:“翔太阴之玄昧,抱夜光以清游。” 宋 范成大 《送汪仲嘉侍郎使虏》诗:“清游不可迟,日日檥船待。”《红楼梦》第七六回:“ 黛玉 道:‘我先起一句现成的俗语罢。’因念道:‘三五中秋夕,’ 湘云 想了一想,道:‘清游拟上元。’” 郁达夫 《重访蓝亭有赠》诗:“去年今日题诗处,记得清游第二回。”

见“ 清游 ”。

天际

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轻阴

(1).淡云,薄云。 唐 刘禹锡 《秋江早发》诗:“轻阴迎晓日,霞霽秋江明。”

(2).疏淡的树荫。与浓荫相对。 南朝 梁 柳恽 《长门怨》诗:“秋风动桂树,流月摇轻阴。” 唐 李商隐 《题小松》诗:“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3).微阴的天色。 唐 张旭 《山中留客》诗:“山光物态弄春暉,莫为轻阴便拟归。” 宋 贺铸 《剪朝霞·牡丹》词:“云弄轻阴穀雨乾,半垂油幕护残寒。” 清 李慈铭 《鉴湖柳枝词》:“家家门巷正啼鶯,取次轻阴间嫩晴。”

未便

不适于;不便

未便自作主张

离索

(1).离群索居。 唐 杜甫 《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离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 仇兆鳌 注:“离索,离羣索居,见《礼记》 子夏 语。” 宋 陆游 《钗头凤》词:“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明 皇甫涍 《将命巡轺徙倚署阁》诗:“俄顷惻幽衷,遇物悲离索。” 叶圣陶 《火灾·醉后》:“我知道他有离索之感,更兼昨夜酒醉,很不宜于作文。”

(2).萧索。《北齐书·元孝友传》:“设令人强志广娶,则家道离索,身事迍邅,内外亲知,共相嗤怪。” 宋 姜夔 《凄凉犯·合肥秋夕》词:“緑杨巷陌,西风起,边城一片离索。” 夏承焘 注:“这里作为萧索之意。”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擒嚭》:“旌旗片片穿林薄,游魂渺渺增离索,增离索。”

记得

想得起来;没有忘记

一切都还记得

童冠

指青少年。语出《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 ,风乎 舞雩 ,咏而归。” 汉 蔡邕 《彭城姜伯淮碑》:“童冠自远方而集者,盖千餘人。” 晋 陶潜 《时运》诗:“童冠齐业,閒咏以归。” 清 洪亮吉 《游南湖记》:“童冠之乐,云当暮春;袚除之期,刚展十日。”

相随

(1).亦作“ 相隋 ”。谓互相依存。《老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之相随。” 马王堆 汉 墓帛书《老子·道经》作“相隋”。

(2).伴随;跟随。《史记·苏秦列传》:“是何庆弔相随之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夫説贵抚会,弛张相随。” 马烽 《饲养员赵大叔》:“说完,匆匆忙忙相随那女人走了。”

浴沂

语出《论语·先进》:“浴乎 沂 ,风乎舞雩,咏而归。”谓在 沂水 洗澡。后多用“浴沂”喻一种怡然处世的高尚情操。 宋 林逋 《溪上春日》诗:“独有浴 沂 遗想在,使人终日此徘徊。” 元 马祖常 《寄舒真人》诗:“伊我逢休澣,从兹咏浴 沂 。” 明 李东阳 《卜树村新庄约方石先生不至》诗:“浴 沂 真乐许同寻,过眼春光次第深。”

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吟咏

亦作“ 吟咏 ”。1.歌唱;作诗词。《诗·周南·关雎序》:“吟咏情性,以风其上。”《晋书·郗鉴传》:“躬耕陇亩,吟咏不倦,以儒雅著名。”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至 六朝 时乃略有咏之者,至 唐 而吟咏滋多。”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 于庭 先生兼工吟咏,曾赠余诗四章。” 巴金 《一颗红心》:“他在黑暗中闭目吟咏,摸索着写下四十多首诗。”

(2).有节奏地诵读;吟诵玩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唐 杜甫 《至后》诗:“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云笈七籤》卷一○四:“﹝ 杜冲 ﹞闲居幽室,吟咏《道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女﹞拾得旧笺一折,上书《惜餘春》词……女吟咏数四,心悦好之。” 柯灵 《三十八年前的一张旧报》:“我有了再次吟咏 小川 同志的旧作的机会。”

(3).指诗词等韵文。 唐 刘禹锡 《董氏武陵集记》:“寓其情怀,播为吟咏,时復发笥,纷然盈前。”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书生穷眼,偶值声伎之宴,輒不禁见之吟咏,而力为铺张。”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吾之吟咏,无不为宗邦神往。”

见“ 吟咏 ”。

鸢飞鱼跃

《诗·大雅·旱麓》:“鳶飞戾天,鱼跃于渊。” 孔颖达 疏:“其上则鳶鸟得飞至於天以游翔,其下则鱼皆跳跃於渊中而喜乐,是道被飞潜,万物得所,化之明察故也。”后以“鳶飞鱼跃”谓万物各得其所。 宋 陈亮 《西铭说》:“鳶飞鱼跃,卓然不可揜於勿忘勿助长之间,而仁孝之道平施於日用矣。” 明 沉鲸 《双珠记·风鉴通神》:“小生姓 孙 ,名 纲 ……已优游乎鳶飞鱼跃之天。” 陈毅 《由北京到广州》诗:“清水池塘傍茅舍,鳶飞鱼跃竹万竿。”亦省作“ 鳶鱼 ”。 宋 沉括 《熙宁九年谢早出表》:“此盖皇帝陛下,施同天地,仁察鳶鱼。”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太极图中生意好,鳶鱼机趣滔滔。渊源夙仰 泰山 高。”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九》:“《棫朴》琢髦士,《旱麓》兴鳶鱼。”

逝者如斯

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后用以谓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晋 陆机 《顺东西门行》:“感朝露,悲人生,逝者如斯安得停!” 宋 苏轼 《前赤壁赋》:“客亦知夫水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花月痕》第五回:“逝者如斯,竟成千古,人如可作,重订三生。”

调理

(1) 调养身体

(2) 照顾或照看;管理

谁来调理这些车辆

(3) 调教,教育训导

(4) 〈方〉∶戏弄;开玩笑

自存

(1).自谋生计。《汉书·成帝纪》:“遣光禄大夫博士 嘉 等十一人,行举濒 河 之郡,水所毁伤,困乏不能自存者,财振贷。” 南朝 梁 沉约 《改天监元年赦诏》:“鰥寡孤独不能自存者,人穀五斛。” 唐 韩愈 《马君墓志》:“始余初冠,应进士贡,在京师,穷不自存。”

(2).自察;自思。《荀子·修身》:“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宋 苏辙 《闭门》诗:“掩卷默无言,闭目中自存。”

(3).保全自己。《商君书·慎法》:“千乘能以守者,自存;万乘能以战者,自完也。” 宋 杨万里 《国势》卷中:“奄是数者而有之,而日夕惴焉不能以自存,常若敌人之制其命,是挟千金而忧贫,有 孟賁 之力而忧弱者也。” 明 周履靖 《咏竹》:“自存君子操,不向俗人看。”

斟酌

(1) 反复考虑以后决定取舍

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矣。——《国语·周语上》

再三斟酌

(2) 往杯盏里倒酒供饮用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陶潜《移居》

独自斟酌

清庙

(1).《诗·周颂》篇名。《诗·周颂·清庙序》:“《清庙》,祀 文王 也。”

(2).指古帝王祭祀祖先的乐章。《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 郑玄 注:“清庙谓作乐歌;《清庙》也。”《尚书大传》卷二:“古者帝王升歌《清庙》之乐。” 郑玄 注:“《清庙》,乐章名。”《后汉书·逸民传·法真》:“臣愿圣朝就加袞职,必能唱《清庙》之歌,致来仪之凤矣。”

(3).即太庙。古代帝王的宗庙。《诗·周颂·清庙》:“於穆清庙,肃雝显相。”《左传·桓公二年》:“是以清庙茅屋……昭具俭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登明堂,坐清庙。” 郭璞 注:“清庙,太庙也。” 清 孙致弥 《咏史次王玠右先生韵》:“但听临春歌《玉树》,不闻清庙奏朱弦。” 章炳麟 《訄书·订文》:“清庙之所奏,同律之所被,箸于赋颂者,四千名而足。”

朱弦

即练朱弦,用练丝(即熟丝)制作的琴弦

朱弦漏越。——《淮南子·泰族训》。高诱注:“朱弦,练丝。”

金石

金属和石头,比喻坚固的东西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隐几

(1).靠着几案,伏在几案上。《孟子·公孙丑下》:“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庄子·齐物论》:“ 南郭子綦 隐机而坐,仰天而嘘。” 成玄英 疏:“隐,凭也。 子綦 凭几坐忘,凝神遐想。” 宋 陆游 《秋日焚香读书戏作》诗:“世事无端自纠纷, 放翁 隐几对炉熏。” 清 洪昇 《长生殿·雨梦》:“漏鼓三交,且自隐几而卧。”

(2).几案。 南朝 齐 谢朓 有《乌皮隐几》诗。《南齐书·孔稚珪传》:“﹝ 太祖 ﹞餉 灵产 白羽扇素隐几。” 唐 李冗 《独异志》卷中:“《会稽记》: 上虞 兰室山 葛玄 所隐之处,有隐几,化为鹿。”

西畴

西面的田畴。泛指田地。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於西畴。” 宋 陆游 《遣兴》诗:“老病岂堪常作客,梦寻归路傍西畴。”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 杭菫浦 题其《归来草》云:……东皋舒啸復西畴,人较 柴桑 更远游。”

窈窕

(1) 文静而美好的

窈窕淑女。——《诗·周南·关雎》

窈窕世无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窈窕艳城郭。

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作态。——后汉书·曹世叔妻传》

(2) 幽深的

窈窕以寻壑。——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牛角

牛的角,也指用其做成的号角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