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一诗 七

作者:应璩 朝代:魏晋

百一诗 七原文

古有行道人。
陌上见三叟。
年各百余岁。
相与锄禾莠。
住车问三叟。
何以得此寿。
上叟前致辞。
室内妪貌丑。
中叟前置辞。
量腹节所受。
下叟前致辞。
夜卧不覆首。
要哉三叟言。
所以能长久。

诗词问答

问:百一诗 七的作者是谁?答:应璩
问:百一诗 七写于哪个朝代?答:魏晋
问:应璩的名句有哪些?答:应璩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行道

〈方〉∶行业

相与

副词。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可译为“共同”

舍人相与谏。——《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相与欢。

平原君竟与 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因相与言。——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锄禾

给禾苗松土去杂草。 唐 李绅 《古风》之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梁启超 《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而惟彼锄禾当午汗滴田土之农夫,常须纳其所入五分之一。”

何以

(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致辞

在仪式上讲表示勉励、感谢、祝贺、哀悼等的话

室内

一所建筑物的内部

室内装修

室内音乐

前置

置…于某物之前或面前,特指置(如一小品词)于语法上有关的词的前面

量腹

计算(人的)饭量

以二十余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吾知其必不敷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所以

(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长久

时间延续很长

不是长久之计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