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耘老弟南坡芙蓉

作者:虞俦 朝代:宋代

和耘老弟南坡芙蓉原文

簇簇坡头锦绣丛,几番消息问来鸿。
素商未遣先惊绿,青女何妨更染红。
向日壅培曾覆篑,有时灌溉亦连筒。
年来羁宦成离索,却欠看花一醉同。

诗词问答

问:和耘老弟南坡芙蓉的作者是谁?答:虞俦
问:和耘老弟南坡芙蓉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虞俦的名句有哪些?答:虞俦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簇簇

(1).一丛丛;一堆堆。 唐 白居易 《开元寺东池早春》诗:“池水暖温暾,水清波瀲灩。簇簇青泥中,新蒲叶如剑。”《红楼梦》第二九回:“到了初一这一日, 荣国府 门前车辆纷纷,人马簇簇。”

(2).丛列成行貌。 唐 王建 《横吹曲辞·陇头水》:“ 陇 东 陇 西多屈曲,野麋饮水长簇簇。胡兵夜回水傍住。忆著来时磨剑处。”

(3).衣衫鲜明整洁貌。《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赵二 在混堂内洗了个浄浴,打扮得帽儿光光,衣衫簇簇,自家提了一碗灯笼前来接亲。”

锦绣

色彩鲜艳,质地精美的丝织品,比喻事物的美好

锦绣山河

消息

(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素商

秋季。《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秋曰白藏,亦曰收成,亦曰三秋、九秋、素秋、素商、高商。” 唐 员半千 《仪坤庙乐章》:“云感玄羽,风悽素商。” 宋 柳永 《竹马子》词:“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 清 周亮工 《夜登杭州城楼有感》诗之四:“渔磯野火夜相望,冷露凉颸起素商。”

青女

(1).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 高诱 注:“青女,天神,青霄玉女,主霜雪也。” 南朝 梁 萧统 《铜博山香炉赋》:“於时青女司寒,红光翳景。” 唐 杜甫 《秋野》诗之四:“飞霜任青女,赐被隔南宫。” 清 姚鼐 《问张荷塘疾》诗:“今年青女慵司令,九日黄花未吐枝。” 郭沫若 《东风吟》:“青女相欺又几时?眼前百卉竞芳菲。”

(2).借指霜雪。 唐 寒山 《诗》之一一五:“屡见枯杨荑,常遭青女杀。” 宋 王安石 《红梨》诗:“岁晚苍官纔自保,日高青女尚横陈。” 元 张可久 《一枝花·冬景》套曲:“玄冥不出权独占,青女三白势转严。”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秋思》词:“霜讯下银塘,併作新凉,奈他青女忒轻狂。”

(3).喻指白发。 明 顾大典 《青衫记·乐天赏花》:“繁华易陨,恐青女又侵青镜。”

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向日

(1) 往日;从前

向日所议非小女,原是舍甥女。——《玉娇梨》

(2) 朝着太阳;面对太阳

壅培

施肥培土。《管子·轻重甲》:“次日大雨且至,趣芸壅培。” 宋 晁补之 《水龙吟》词:“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祭花园土神》:“醉吟閒适,予情所钟,壅培封植,久或力穷。”

覆篑

倒一筐土。谓积小成大,积少成多。语本《论语·子罕》:“譬如平地,虽覆一簣,进,吾往也。” 马融 注:“加功虽始覆一簣,我不以其功少而薄之。”《晋书·凉后主李士业传》:“覆簣创元天之基,疏涓开环海之宅。”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夫天下祸福,如人家道,成於覆簣,败于疾雷。” 清 薛福成 《变法》:“夫江河始於滥觴,穹山基於覆簣。”

有时

(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唐 张乔 《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心里反悔 凤翔 多了 焦 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

(2).谓有如愿之时。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唐 刘云 《婕妤怨》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灌溉

(1) 同“灌 2 ”

(2) 供给水

这条小渠弯弯曲曲地绕着果子园流着,灌溉了这一带二三十亩地的果子。——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连筒

亦作“ 连筩 ”。1.以竹筒缚于水车,旋转而引水。 唐 杜甫 《春水》诗:“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仇兆鳌 注:“ 李实 曰: 川 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故曰‘连筒灌小园’。若 夔州府 修水筒,则引山泉者。” 清 顾禄 《桐桥倚棹录·山水》:“石梁,俗呼双吊桶,在 剑池 上,寺僧汲水处也……连筩称深汲,惠泽遍下土。”

(2).凿通大竹之节,使头尾相接而汲引泉水。 宋 苏轼 《独游富阳普照寺》诗:“连筒春水远,出谷晚鐘疎。” 元 王祯 《农书》卷十八:“连筒,以竹通水也,凡所居相离水泉颇远,不便汲用,乃取大竹,内通其节,令本末相续,连延不断,阁之平地,或架越涧谷,引水而至。” 元 黄镇成 《南山紫云山居》诗之三:“接板桥横涧,连筒水入厨。”

(3).钓筒。系于钓绳上的浮筒。 宋 戴复古 《江滨晓步》诗:“求鱼看下连筒钓,乞火听敲隣舍门。” 清 彭孙贻 《和诸家烟雨楼诗》之四:“酒酣独抱渔竿卧,罢钓连筒捲落花。” 清 顾光 《冰鲜行》:“谁怜白小亦羣命,雪融冰结交连筩。”

宦成

谓登上显贵之位。 汉 刘向 《说苑·敬慎》:“官怠於宦成,病加於少愈。”《汉书·疏广传》:“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 清 钱谦益 《熊明遇母王氏赠恭人制》:“针缕之勤,不忘于垂老;鱼菽之祭,尤俭于宦成。” 清 姚莹 《与余小坡书》:“是其所为足者,不过宦成名立而已,不亦鄙乎!”

离索

(1).离群索居。 唐 杜甫 《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离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 仇兆鳌 注:“离索,离羣索居,见《礼记》 子夏 语。” 宋 陆游 《钗头凤》词:“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明 皇甫涍 《将命巡轺徙倚署阁》诗:“俄顷惻幽衷,遇物悲离索。” 叶圣陶 《火灾·醉后》:“我知道他有离索之感,更兼昨夜酒醉,很不宜于作文。”

(2).萧索。《北齐书·元孝友传》:“设令人强志广娶,则家道离索,身事迍邅,内外亲知,共相嗤怪。” 宋 姜夔 《凄凉犯·合肥秋夕》词:“緑杨巷陌,西风起,边城一片离索。” 夏承焘 注:“这里作为萧索之意。”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擒嚭》:“旌旗片片穿林薄,游魂渺渺增离索,增离索。”

看花

唐 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 长安 城中看花的风俗。 唐 刘禹锡 《元和十一年自郎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宋 钱易 《南部新书》甲:“ 施肩吾 与 赵嘏 同年不睦, 嘏 旧失一目,以假珠代其精。故 施 嘲之曰:‘二十九人同及第,五十七隻眼看花。’”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愿借酒杯,预贺看花之喜。”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