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三下答乡下人起之意

作者:邵雍 朝代:宋代

诏三下答乡下人起之意原文

生平不作皱眉事,天下应无切齿人。
断送落花安用雨,装添旧物岂须春。
幸逢尧舜为真主,且放巢由作外臣。
六十病夫宜揣分,监司无用苦开陈。

诗词问答

问:诏三下答乡下人起之意的作者是谁?答:邵雍
问:诏三下答乡下人起之意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邵雍的名句有哪些?答:邵雍名句大全

邵雍诏三下答乡下人起之意书法欣赏

邵雍诏三下答乡下人起之意书法作品欣赏
诏三下答乡下人起之意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生平

(1) 人的整个生活过程,一生

作者生平事迹

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清· 袁枚《祭妹文》

(2) 有生以来

生平最大的安慰是得到人们的信任

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明· 徐宏祖《游黄山记》

不作

(1).不兴起;不兴盛。《礼记·乐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 孔颖达 疏:“不作,谓不动作也。”《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 赵岐 注:“不作,圣王之道不兴。”《韩诗外传》卷三:“无令财货上流,则逆不作。”《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昔 成 康 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 李善 注:“作,兴也。”

(2).不耕作;不写作。《史记·赵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一:“诗人长不作,千载尚风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老残游记》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带兵器,所以这拳法专为保护身命的。”

皱眉

双眉紧蹙。表示不悦、忧虑等的神态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切齿人

指仇人。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逸文》:“ 邵尧夫 居 洛 四十年,安平乐道,自云未尝皱眉,故诗云:‘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明 范受益 《寻亲记·告借》:“平生莫作亏心事,世人应无切齿人。”

送落

犹失落。《照世杯·掘新坑悭鬼成财主》:“这 穆太公 因为寻取儿子回家,不料儿子寻不着,反送落一件日用之物。”

旧物

(1) 古代的遗物,特指典章文物

(2) 指原有的国土

还归旧物

尧舜

(1) 尧和舜。据说都是上古的贤明君主

(2) 泛指圣人

为真

官员由暂时代理转为实授。《汉书·韩延寿传》:“入守左冯翊,满岁称职为真。”《汉书·王尊传》:“迁光禄大夫,守京兆尹,后为真,凡三岁。”

巢由

巢父 和 许由 的并称。相传皆为 尧 时隐士, 尧 让位于二人,皆不受。因用以指隐居不仕者。《汉书·薛方传》:“ 尧 舜 在上,下有 巢由 。” 五代 齐己 《题郑郎中谷仰山居》诗:“ 秦 争 汉 夺虚劳力,却是 巢 由 得稳眠。” 清 赵翼 《途次先寄京师诸故人》诗:“祗应晚节供描画,共笑 巢 由 下拜劳。”参见“ 巢父 ”、“ 许由 ”。

外臣

(1) 古诸侯国的士大夫对别国君主的自称

(2) 古代指藩属

(3) 地方官吏

病夫

体弱多病的人

监司

(1).负有监察之责的官吏。 汉 以后的司隶校尉和督察州县的刺史、转动使、按察使、布政使等通称为监司。《后汉书·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 明 杨珽 《龙膏记·赐玦》:“他始拿守令,继拿监司,我都不能禁他,如今该轮到我宰相了。” 清 李调元 《九月初六日过燕郊》诗:“我本治 河 监司官,闻言顿觉心难安。” 章炳麟 《訄书·禁烟草》:“烟叶之苦泽,下毒其壤,数年不能成菜茹,虽欲反而树稼,其道无繇。殖者滋庶,食者滋众,民利而翫之,监司恬而狎之。”

(2).监察。《后汉书·贾宗传》:“ 宗 擢用其任职者,与边吏参选,转相监司,以擿发其姦。”

无用

(1) 不适用的

无用而傲慢自大的文职人员

(2) 没有价值或意义的;没有用处或效果的

在字母表中无用的字母

开陈

(1).陈述。《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宋 欧阳修 《与富文忠公彦国书》:“忽承手诲,以屡辞新命未得请,俾有所开陈,敢不如教。”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与严武》:“平生的志愿,除你而外,还好向谁开陈呢?”

(2).解说。 宋 王安石 《与参政王禹玉书》之一:“谓宜少敦僚友之义,曲为开陈,使得蚤遂所欲。” 明 张宁 《方洲杂言》:“六题皆得旨,惟《禹贡》一题,不能通洽,因为开陈意义,详述註疏。”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反覆开陈,引咎自责,泪涔涔渍衣袂,众心感动,并伏几哀号。”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