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寿王尉)

作者:方岳 朝代:宋代

汉宫春(寿王尉)原文

云涧之癯,有诗盟未了,鸥泛江湖。
一官直为仙耳,不受尘驱。
高情逸韵,自兰亭、已后都无。
准拟画、剡舟夜雪,与君相对成图。
半竹苔寒如此,问谁欤来者,鹤伴薰炉。
何如贮之天上,风露冰壶。
江南春早,想梅花、不肯欺吾。
疑便是,孤山之北,水乡月影林逋。

诗词问答

问:汉宫春(寿王尉)的作者是谁?答:方岳
问:汉宫春(寿王尉)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汉宫春(寿王尉)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方岳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云涧

(1).云气弥漫的山间。 宋 陆游 《自咏》:“淘丹云涧冷,采药乳穴幽。”

(2).指隐者的居处。 宋 方岳 《汉宫春·寿王尉》词:“云涧之癯,有诗盟未了,鸥泛江湖。”

诗盟

诗人的盟会。 宋 苏轼 《答仲屯田次韵》:“秋来不见 渼陂 岑,千里诗盟忽重寻。” 宋 陆游 《詹仲信出示卜居诗佳甚作二绝句谢之》之一:“老来万事慵开眼,独喜诗盟不寂寥。”

未了

(1) 没有了却、结束

未了的心事

(2) 漫漫,没有终点

未了的欠债

鸥泛

鸥鸟浮游。 唐 杜甫 《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诗:“蚁浮仍腊味,鸥泛已春声。” 元 马祖常 《杂咏》之二:“潮落沙痕鸥泛少,风回云影雁行疎。”

受尘

即承尘,顶棚。 晋 束晳 《贫家赋》:“有漏狭之草屋,无蔽覆之受尘。”

高情

(1)

(2) 盛情

高情雅意

(3) 崇高的情意;深厚的情谊

逸韵

(1).高逸的风韵。《艺文类聚》卷三六引 晋 庾亮 《翟徵君赞》:“禀逸韵於天陶,含冲气於特秀。” 宋 陆游 《梅花绝句》:“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丁东草》:“在深山里,崖壑幽静的泉水边,或许也更有一番逸韵沁人心脾。”

(2).美妙动听的乐声、歌声。《宋书·乐志四》:“逸韵腾天路,頽响结城阿。” 唐 李百药 《杂曲歌辞·火凤辞》:“娇嚬眉际敛,逸韵口中香。”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瑶台小咏中》:“勒马英姿颯爽,转喉逸韵苍凉。”

(3).高超的诗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 唐 刘禹锡 《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诗:“酒酣襞牋飞逸韵,至今传在人人口。” 明 高启 《三贤堂》诗:“逸韵迈羣流,岂将文墨牵。” 清 曹寅 《游仙诗》之二十:“羡尔居然耸诗骨,洞天逸韵不嫌多。”

兰亭

(1).亭名。在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之 兰渚山 上。 东晋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 王羲之 之 谢安 等同游于此, 羲之 作《兰亭集序》。

(2).指《兰亭帖》。 唐 李约 《萧子云飞白萧字赞序》:“比获《兰亭》之书,世情观之,未若野人之块,不闕於世,在世为无用之物,苟适余意,於余则有用已多。” 宋 陆游 《太平时》词:“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 明 陶宗仪 《<兰亭集>刻》:“《兰亭》一百一十七刻,装褫作十册,乃 南宋 理宗 内府所藏,每版有内府图书鈐缝玉池上,后归 贾平章 。” 郁达夫 《寄映霞》诗之二:“欲撰 西泠 才女传,苦无椽笔写《兰亭》。”

(3).见“ 兰亭春 ”。

已后

同“以后”

已后典籍。——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都无

倘无,若无。 宋 辛弃疾 《鹧鸪天·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送之》词:“晚岁躬耕不怨贫,隻鸡斗酒聚比隣。都无 晋 宋 之间事,自是 羲皇 以上人。” 邓广铭 笺注:“‘都无’当作‘倘无’解。 陶渊明 生於 东晋 末年,卒於 刘宋 初年。其时内多篡弑之祸,而北方则先后分处於 十六国 统治下……故 稼轩 作此设词,以为若无 晋 宋 之间事,则彼自是 羲皇 上人耳。”

准拟

(1).遵循;模仿。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其有才思者之为之也,犹善於依因机会,準拟体例,引古喻今,言微理举,雅而可笑,中而不伤。”《南史·裴松之传》:“有司奏太子婚,纳徵用玉璧虎皮,未详何所準拟。” 宋 岳珂 《桯史·八阵图诗》:“斑斑犹在 杲卿 髮,离离未落 张巡 齿,爱惜微躯欲安用,有臣如此难準拟。”

(2).希望;料想。 唐 白居易 《种柳三咏》:“从君种杨柳,夹水意如何?準拟三年后,青丝拂緑波。” 唐 刘得仁 《悲老宫人》诗:“白髮宫娃不解悲,满头犹自插花枝;曾缘玉貌君王宠,準拟人看似旧时。” 宋 王沂孙 《高阳台》词:“朝朝準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準拟春来消寂寞。愁风愁雨,翻把春担搁。”

(3).准备;打算。 唐 韩愈 《北湖》诗:“应留醒心处,準拟醉时来。” 金 元好问 《白屋》诗:“明年準拟 莱芜 住,寄谢东邻 范史云 。” 明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奴家準拟今日抄化几文钱钞,就此追荐公婆。谁知撞着这两个风子,搅闹了一场。” 林学衡 《寓言》诗之一:“吟成準拟凌风去,一叶飘然向十洲。”

(4).准定;一定。 宋 张孝祥 《西江月·黄陵庙》词:“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準拟 岳阳楼 上。” 明 徐霖 《绣襦记·正学求君》:“嘉言敢忘,喜青云有路终须上,凤凰雏準拟朝阳。”

(1).料想;打算;希望。 唐 白居易 《不准拟》诗之二:“不准拟身年六十,游春犹自有心情。”《敦煌曲子词·送征衣》:“今世共你如鱼水,是前世因缘,两情准拟过千年。” 宋 王安石 《耿天骘许浪山千叶梅见寄》诗:“闻有名花即谩栽,殷勤准拟故人来。” 清 陈维崧 《贺新郎·甲寅除夕十四》词:“准拟东风来岁好,屏当春衫细马,看士女鞦韆笑打。”

(2).准备;安排。 唐 元稹 《董逃行》:“缝缀难成裁破易,何况曲针不能伸巧指,欲学裁缝须准拟。”《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太子国中第二贵,出入百司须准拟,因何从骑不过十,耸轡途程来至此?”

(3).旧时公文用语。谓批准下级的拟议。《元典章·朝纲·省部减繁格例》:“如已断(案)公当,别无枉屈,准拟施行。”

君相

(1).国君的上傧。《周礼·秋官·司仪》:“每门止一相。及庙,唯君相入。” 郑玄 注:“惟君相入,客臣也;相不入矣。”

(2).国君与国相。《国语·晋语九》:“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 韦昭 注:“君, 康子 ;相, 段规 。”

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来者

(1) 将来的事或人

来者犹可追

使来者读之。——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前来的人或物

来者不拒

鹤伴

修道者或隐逸者的同伴。 唐 牟融 《寄羽士》诗:“乐道无时忘鹤伴,谈玄何日到星坛。” 前蜀 李珣 《定风波》词:“到处等闲邀鹤伴。春岸,野花香气扑琴书。”

薰炉

亦作“ 薰鑪 ”。用于熏香等的炉子。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燎薰鑪兮炳明烛。” 唐 杨炯 《和崔司空伤姬》:“粉匣栖餘泪,薰炉减旧烟。” 清 唐孙华 《春日感怀次张蒿园韵》:“薰炉自剪 粤 香烘,胜赏难期四美同。”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八:“但一般古董家却说这一只独角羊原本是 南宋 朝宫中的薰炉,在 康熙 年间,被 四川 遂宁 张鹏翮 大学士从 北京 琉璃厂 买得,后来带回 成都 ,施与 青羊宫 的。”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天上

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风露

(1).风和露。《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閒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 唐 王昌龄 《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郁达夫 《采石矶》二:“昨天晚上,因为月亮好得很, 仲则 竟犯了风露,在园里看了一晚的月亮。”

(2).犹风寒。《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那老妈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风露,一病不起。”

冰壶

(1).盛冰的玉壶。常用以比喻品德清白廉洁。语本《文选·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李周翰 注:“玉壶冰,取其絜浄也。” 唐 姚崇 《冰壶诫序》:“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清也……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明 孙梅锡 《琴心记·王孙作醵》:“官况托冰壶,友谊敦芳醑,数载梦中孤,今日樽前聚。” 清 陈梦雷 《赠秘书觉道弘五十韵》:“霜鍔扬辉耀,冰壶濯晶莹。”

(2).借指月亮或月光。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冰壶通皓雪,綺树眇晴烟。” 宋 杨万里 《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诗:“人间何处冰壶是,身在冰壶却道非。” 元 马致远 《青山泪》第三折:“正夕阳天阔暮江迷,倚晴空 楚 山叠翠,冰壶天上下,云锦树高低。” 明 陈所闻 《浪淘沙·中秋同皮元素泛月》曲:“秋色老梧桐,月满遥空。画桥百尺似飞虹。人向冰壶同载酒,细浪轻风。” 清 李基和 《戊寅中秋初度月下作》诗:“谁画 雁门 今夜里,山川别样贮冰壶。”

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不肯

——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

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便是

(1).即是,就是。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客遂屈,乃作色曰:‘鬼神,古今圣贤所共传,君何得独言无。即僕便是鬼。’” 明 李贽 《答耿中丞论淡》:“若祗以平日之所飫闻习见者为平常,而以其罕闻骤见者为怪异,则怪异平常便是两事,经世出世便是两心。”

(2).即使;纵然。 汉 王充 《论衡·儒增》:“便是 熊渠 、 养由基 、 李广 主名不审,无害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至于婚姻大事,儿女亲情,有贪得富的,便是王公贵戚,自甘与团头作对。”《红楼梦》第四九回:“便是不会,也没难处。” 鲁迅 《集外集·<穷人>小引》:“他写人物,几乎无须描写外貌,只要以语气、声音,就不独将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便是面目和身体也表示着。”

(3).用于句末,表示肯定语气。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我离了他家门便是。” 元 无名氏 《看钱奴》第一折:“小可 曹州 人氏 贾仁 的便是。”《儒林外史》第二二回:“ 牛布衣 近日馆于舍亲 卜 宅,尊客过问,可至浮桥南首大街 卜 家米店便是。”

(4).只因为。《水浒传》第二一回:“那老儿见是 宋江 来,慌忙道:‘押司如何今日出来得早?’ 宋江 道:‘便是夜来酒醉,错听更鼓。’”《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许宣 道;‘娘子如何在此?’ 白娘子 道:‘便是雨不得住,鞋儿都踏湿了,教 青青 回家,取伞和脚下。又见晚下来。望官人搭几步则个。’”

(5).正是。 唐 元稹 《哭子》诗之三:“鐘声欲絶东方动,便是寻常上学时。”

孤山

山名。在 浙江 杭州 西湖 中,孤峰独耸,秀丽清幽。 宋 林逋 曾隐居于此,喜种梅养鹤,世称 孤山处士 。 孤山 北麓有 放鹤亭 和梅林。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二》:“ 林逋 隐居 杭州 孤山 ,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復入笼中。” 宋 林逋 《宿姑苏净惠大师院》诗:“ 孤山 猿鸟 西湖 上,懒对寒灯咏《式微》。” 清 赵翼 《寓西湖十日杂记以诗》:“ 孤山 好林馆,丹碧隐青涟。” 清 秋瑾 《梅十章》之九:“ 孤山 林下三千树,耐得寒霜是此枝。” 郭沫若 《瓶》诗之四:“我是凭倚在 孤山 的水亭,我是伫立在亭外的水滨。”

水乡

河多、湖多的地方

水乡泽国

月影

(1).映于水中或隐约于云间的月亮影子。亦指月亮。《三辅黄图·池沼》:“ 影蛾池 , 武帝 凿池以翫月,其旁起 望鵠臺 ,以眺月影入池中,使宫人乘舟弄月影,名 影蛾池 ,亦曰 眺蟾宫 。” 唐 杨师道 《奉和咏弓》:“霜重麟胶劲,风高月影圆。”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引 明 俞鸣玉 诗:“中宵映雪读《离骚》,坐待虚窗月影高。”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空旷的天空里,流涨着的只是些灰白的云,云层缺处,原也看得出半角的天,和一点两点的星,但看起来最饶风趣的,却仍是欲藏还露,将见仍无的那半规月影。”

(2).月光。 北齐 邢邵 《冬夜酬魏少傅直史馆诗》:“风音响北牖,月影度南端。” 唐 元稹 《江陵三梦》诗:“月影半牀黑,虫声幽草移。” 宋 陆游 《霜月》诗:“枯草霜花白,寒窗月影新。”《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崔玄微 ﹞乘着月色,独步花丛中,忽见月影下,一青衣冉冉而来。”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他的母亲端坐在床上,在暗白的月影里,两眼发出闪闪的光芒。”

林逋

(967—1028),字君复,钱塘(现在浙江省杭州市)人,北宋诗人。他一生未做官,长期隐居西湖孤山,赏梅养鹤,终身不仕,也不婚娶。有《林和靖诗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古今传唱的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