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酒呈晋州李八丈

作者:司马光 朝代:宋代

病酒呈晋州李八丈原文

身如五岭炎蒸里,尽似三江高浪中。
谁道醉乡风土好,舟车常願不相通。

诗词问答

问:病酒呈晋州李八丈的作者是谁?答:司马光
问:病酒呈晋州李八丈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司马光的名句有哪些?答:司马光名句大全

司马光病酒呈晋州李八丈书法欣赏

司马光病酒呈晋州李八丈书法作品欣赏
病酒呈晋州李八丈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五岭

指在湖南、江西南部和广西、广东北部交界处的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

炎蒸

亦作“ 炎烝 ”。1.暑热熏蒸。 北周 庾信 《奉和夏日应令》:“五月炎烝气,三时刻漏长。” 唐 杜甫 《热》诗之三:“歘翕炎蒸景,飘颻征戍人。” 宋 柳永 《玉山枕》词:“当是时, 河朔 飞觴,避炎蒸,想风流堪继。” 清 吴伟业 《雁门尚书行》:“六月炎蒸驱万马,二 崤 风雨断千山。”

(2).指炎热地区。 明 吴承恩 《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诗:“昨日尚书郎,今日投炎蒸。”

三江

(1).古代各地众多水道的总称。《书·禹贡》:“三江既入, 震泽 底定。”《周礼·夏官·职方氏》:“其川三江。” 汉 以后有多种解释。《国语·越语上》 韦昭 注以 吴江 、 钱塘江 、 浦阳江 为三江。《水经注·沔水》引 郭璞 说以 岷江 、 松江 、 浙江 为三江。《书·禹贡》 陆德明 释文引《吴地记》以 松江 、 娄江 、 东江 为三江。《汉书·地理志上》 颜师古 注以 北江 、 中江 、 南江 为三江。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唐 杜甫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 天台 隔三江,风浪无晨暮。” 元 方回 《听航船歌》诗之六:“南到 杭州 北 楚州 ,三江八堰水通流。” 清 龚自珍 《胡户部集同人祀汉郑司农作祀议一篇质户部户部属檃括其指为韵语以谐之》:“《尚书》有今文,隻义餽贫送,四辨餽《尧典》,三江餽《禹贡》。”

(2). 蜀 有三江,即 岷江 、 涪江 、 沱江 。 明 杨慎 《嘉州刘介川进士母寿诗》:“三江化作长春酒,戯綵恒斟 爱日亭 。”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升庵集》:“ 蜀 之三江:外水 岷江 ,中水 涪江 ,内水 沱江 也。”

(3).指 广东 境内的 西江 、 北江 、 东江 。 清 黄遵宪 《羊城感赋》之二:“手挽三江尽北流,寇氛难洗 越 人羞。”

(4).指 鸭绿江 、 松花江 、 黑龙江 。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三:“ 鸭緑江 、 松花江 、 黑龙江 ,称三江,其源在 长白山 顶。”

乡风

乡里的风俗;地方风俗。 宋 苏轼 《馈岁》诗:“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 清 查初白 《除夕恩赐羊鹿》诗:“乡风未敢分僚友,家祭先应荐祖宗。”如:各处各乡风。

(1).乡,通“ 向 ”。趋从教化。指政治上的归顺或对个人的敬仰。《管子·版法》:“万民乡风,旦暮利之。”《史记·留侯世家》:“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 宋 王安石 《谢林中舍启》:“乡风有年,修问无所。”

(2).乡,通“ 向 ”。指趋向某种风气。《史记·儒林列传》:“ 武安侯 田蚡 为丞相,絀 黄 老 、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 公孙弘 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 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章炳麟 《校文士》:“而后生信其(指 龚自珍 )誑耀,以为巨子,诚以舒纵易效,又多淫丽之词,中其所嗜,故少年靡然乡风。”

舟车

(1) 交通船只和车辆

舟车之利

(2) 长途旅行或旅途

舟车劳顿

相通

彼此沟通;连通;互相通融

两个房间相通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