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令狐相公晚泛汉江书怀寄洋州崔侍郎阆州高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原文

雨过远山出,江澄暮霞生。
因浮济川舟,遂作适野行。
郊树映缇骑,水禽避红旌。
田夫捐畚锸,织妇窥柴荆。
古岸夏花发,遥林晚蝉清。
沿洄方玩境,鼓角已登城。
部内有良牧,望中寄深情。
临觞念佳期,泛瑟动离声。
寂寞一病士,夙昔接群英。
多谢谪仙侣,几时还玉京。

诗词问答

问:《和令狐相公晚泛汉江书怀寄洋州崔侍郎阆州高舍人二曹长》的作者是谁?答:刘禹锡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刘禹锡的名句有哪些?答:刘禹锡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355-26

参考注释

远山

(1).远处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 唐 白居易 《晚望》诗:“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胡鄂公 《北方实录》:“其初也,若新月之腾海,远山之雨霽,若春花之乍放,晓鶯之婉啼。”

(2).形容女子秀丽之眉。 唐 崔仲容 《赠歌姬》诗:“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轻蹙远山微。” 宋 范成大 《次韵陈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砚》:“宝玩何曾捄枵腹,但爱 文君 远山蹙。”《天雨花》第十九回:“瓜子面儿多俊俏,秋波如画口如樱。两道远山分八字,楚楚身材弱不胜。”参见“ 远山眉 ”。

暮霞

晚霞。 南朝 梁 江淹 《秋夕纳凉奉和刑狱舅》:“虚堂起青蔼,崦嵫生暮霞。”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晚泛汉江书怀》:“雨过远山出,江澄暮霞生。” 清 杜濬 《茶喜》诗:“露气澂秋水,江天卷暮霞。”

济川

犹渡河。语出《书·说命上》:“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礪;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后多以“济川”比喻辅佐帝王。 唐 独孤及 《庚子岁避地至玉山酬韩司马所赠》诗:“已无济川分,甘作乘桴人。” 明 张居正 《再谢御书疏》:“期少效济川调鼎之用,庶以答天高地厚之恩。” 清 顾炎武 《赠黄职方师正》诗:“ 黄君 济川才,大器晚成就。”

适野

犹言前往野外。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子产 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与 裨諶 乘以适野,使谋可否。” 宋 邢居实 《秋风三迭》诗之三:“登高望远不自聊,驾言适野兮谁与游遨?” 清 谢重辉 《适野》诗:“适野听鸣禽,轻装冒朝旭。”

缇骑

(1).穿红色军服的骑士。泛称贵官的随从卫队。 汉 执金吾下有缇骑二百人。《后汉书·百官志四》:“执金吾一人,中二千石……丞一人,比千石。緹骑二百人。” 王先谦 集解引 李祖楙 曰:“《説文》:‘緹,帛丹黄色。’盖执金吾骑以此帛为服,故名。” 唐 刘禹锡 《送李尚书镇滑州》诗:“ 黄河 一曲当城下,緹骑千重照路傍。”

(2).为逮治犯人的禁卫吏役的通称。如 明 代锦衣卫校尉, 清 代步军衙门番役等。 明 张溥 《五人墓碑记》:“緹骑按剑而前。”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 三山街 ,緹骑狠,骤飞来,似鹰隼。”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例如题为《流离》的一九二七年日记选……朴实无华地记录了一段不平常的日子:缇骑的追逐,星夜的逃亡。”

水禽

生活在水中或近水处禽类的总称

田夫

农夫。《礼记·郊特牲》:“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 唐 王驾 《夏雨》诗:“又作丰年望,田夫笑向人。” 苏曼殊 《与高天梅论文学书》:“旧病新瘥,於田亩间尽日与田夫閒话。”

畚锸

亦作“ 畚臿 ”。亦作“ 畚插 ”。畚,盛土器;锸,起土器。泛指挖运泥土的用具。亦借指土建之事。《晋书·束晳传》:“以其云雨生於畚臿,多稌生於决泄。”《晋书·石季龙载记论》:“穷骄极侈,劳役繁兴,畚鍤相寻,干戈不息。”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 王哲 ﹞治第西偏。家人掘地拾得一石子,朱书其上,曰‘修此不吉’,家人揩拭转分明,乃呈 哲 。 哲 意家人惰於畚鍤,自磨朱,深若石脉。” 宋 范仲淹 《送河东提刑张太傅》诗:“呼兵就畚插,悦使咸忻忻。”

织妇

(1).指从事纺织劳动的妇女。《后汉书·庞参传》:“伏见道路行人,农夫织妇,皆曰‘太尉 庞参 ,竭忠尽节,徒以直道不能曲心,孤立羣邪之閒,自处中伤之地。’”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农夫织妇,携持幼弱,餉於其后。” 宋 戴复古 《织妇叹》:“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

(2).指织女星。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三:“西北有织妇,綺縞何繽纷。” 黄节 注:“西北织妇,盖喻织女星也……是西北者,织女所在之方也。”

柴荆

(1).做柴用的小木。 唐 杜甫 《晨雨》诗:“暂起柴荆色,轻霑鸟兽羣。” 仇兆鳌 注:“柴荆,小木。”一本作“ 紫荆 ”。 清 方文 《穷冬六咏·无薪》:“依人斩蒿艾,无处拾柴荆。”

(2).指用柴荆做的简陋门户。 唐 白居易 《秋游原上》诗:“清晨起巾櫛,徐步出柴荆。” 宋 王安石 《送赞善张君西归》诗:“柴荆雀有罗,公子数经过。” 清 白华山人 《<十洲春语>序》:“今晨初霽,予方畚掘拥土,周匝樊槿,啄啄然闻有叩柴荆者。”

(3).借指村舍。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恭承古人意,促装反柴荆。” 唐 温庭筠 《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诗:“一水悠悠隔 渭城 , 渭城 风物近柴荆。” 明 高濂 《玉簪记·命试》:“春风桃李遍柴荆,花馆琴书不絶吟。”

夏花

1、夏花,就是指夏季的鲜花。 2、夏花还有更深刻的比喻义,是起源于于泰戈尔的名句“生若夏花般绚烂、死若秋叶般静美”。阐述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看法

蝉清

谓蝉声清扬。 唐 段成式 《猿》诗:“却忆书斋值晚晴,挽枝閒啸激蝉清。” 宋 林逋 《淮甸城居寄任刺史》诗:“石莎无雨瘦,秋竹共蝉清。” 宋 陆游 《忠州醉归舟中》诗:“垂首道途悲驥老,满怀风露觉蝉清。”

沿洄

指顺水而下或逆流而上

鼓角

战鼓和号角的总称。古代军队中为了发号施令而制作的吹擂之物

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 张郃。——《三国演义》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唐· 杜甫《阁夜》

良牧

贤能的州郡长官。《三国志·吴志·潘濬陆凯传评》:“ 胤 身絜事济,著称南土,可谓良牧矣。”《旧唐书·良吏传上·蒋俨》:“ 蒲州 户口殷剧,前后刺史,多不称职, 儼 下车未几,令行禁止,称为良牧。” 宋 司马光 《追和张学士<从沂公游广固城>》:“清时间千岁,良牧借三台。”

望中

(1).视野之中。 唐 权德舆 《酬冯监拜昭陵途中遇雨》诗:“ 甘谷 行初尽, 轩臺 去渐遥;望中犹可辨,耘鸟下山椒。” 宋 周必大 《次韵沉世得抚干川泳轩》:“华闕望中敞,棠阴坐上得。”

(2).想望之中。 宋 王安石 《江口送道源》诗:“六朝人物草连空,今日无端入望中。” 宋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 扬州 路。” 明 谢榛 《秋日怀弟》诗:“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深情

(1) 深长悠厚的情感

难忘深情

(2) 怀有深厚感情

他又站在高台上,深情地望着兰考的土地。——《鞠躬尽瘁》

临觞

犹言面对着酒。觞,酒杯。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左右惟僕隶,所对惟妻子,高谈无所与陈,发义无所与展,未尝不闻乐而拊心,临觴而叹息也。” 晋 陆机 《短歌行》:“置酒高堂,悲歌临觴。”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七:“临觴忽不饮,忆我平生欢。” 宋 苏轼 《劝履常饮》诗:“我本不畏酒,临觴未尝诉。” 苏曼殊 《燕子龛随笔》引 刘三 诗:“记得临觴呜咽,忽忽三日魂销。”

佳期

(1) 婚期

(2) 情人约会的日期、时间

离声

别离的声音。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门行》:“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 前蜀 韦庄 《上行杯》词:“芳草 灞陵 春岸,柳烟深,满楼弦管。一曲离声肠寸断。” 明 皇甫冲 《于岩石山眺东西两湖》诗:“檣乌有离声,磯鸥无并翼。”

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夙昔

(1).前夜。《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李善 注引《广雅》:“昔,夜也。” 南朝 齐 谢朓 《在郡卧病呈沉尚书》诗:“良辰竟何许,夙昔梦佳期。”按,夙,一本作“ 宿 ”。

(2).泛指昔时,往日。 汉 桓宽 《盐铁论·箴石》:“故言可述,行可则。此有司夙昔所愿覩也。” 唐 权德舆 《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马迹山见寄》诗:“远郊有灵峯,夙昔栖真仙。”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八:“离居日久,病身不能动,求如夙昔相聚讲习之乐,寧可得耶!”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然数百年来,相遇如君者,不知凡几,大都萍水偶逢,烟云倏散,夙昔笑言,亦多不记忆。”

(3).朝夕。《后汉书·张衡传》:“共夙昔而不贰兮,固终始之所服也。”按,《文选》引作“夙夜”。

多谢

(1) 表示感谢的客套话

(2) 嘱咐;劝告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谪仙

亦作“ 謫僊 ”。1.谪居世间的仙人。常用以称誉才学优异的人。《南齐书·高逸传·杜京产》:“ 永明 中 会稽 钟山 有人姓 蔡 ,不知名。山中养鼠数十头,呼来即来,遣去便去。言语狂易。时谓之‘謫仙’。” 唐 李白 《玉壶吟》:“世人不识 东方朔 ,大隐 金门 是謫仙。”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吴彩鸾所写之书》:“ 吴彩鸞 ,世传謫仙也。”

(2).专指 李白 。 唐 孟棨 《本事诗·高逸》:“ 李太白 初自 蜀 至京师,舍於逆旅。 贺监 知章 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復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謫仙’。” 唐 韩愈 《石鼓歌》:“ 少陵 无人 謫僊 死,才薄将奈石鼓何!”一本作“ 謫仙 ”。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李太白》:“故 李謫仙 《吹笛》诗:‘ 黄鹤楼 中吹玉笛, 江城 五月《落梅花》。’”

(3).借指被谪降的官吏。 唐 刘禹锡 《寄唐州杨八归厚》诗:“謫仙年月今应满,戇諫声名众所知。”

见“ 謫仙 ”。

几时

什么时候,哪一天

你几时来

玉京

(1).道家称天帝所居之处。 晋 葛洪 《枕中书》引《真记》:“元都玉京, 七宝山 ,週廻九万里,在 大罗 之上。”《魏书·释老志》:“道家之原,出於 老子 。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 唐 白居易 《梦仙》诗:“须臾羣仙来,相引朝玉京。” 金 元好问 《步虚词》之二:“万神朝罢出 通明 ,和气欢声满玉京。”

(2).泛指仙都。 宋 陆游 《七月一日夜坐舍北水涯戏作》诗:“斥僊岂復尘中恋,便拟骑鲸返玉京。” 清 龚自珍 《行路易》诗:“浩浩荡荡,仙都玉京。蟠桃之花万丈明, 淮南 之犬彳亍行。”

(3).指帝都。 唐 孟郊 《长安旅情》诗:“玉京十二楼,峨峨倚青翠。”《宣和遗事》后集:“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 清 赵翼 《因邸报秦楚蜀三省同时奏捷喜作凯歌》:“露布星驰到玉京,鐃簫大凯溢欢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