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李暹

作者:于鹄 朝代:唐代

寻李暹原文

任性常多出,人来得见稀。
市楼逢酒住,野寺送僧归。
檐下悬秋叶,篱头晒褐衣。
门前南北路,谁肯入柴扉。

诗词问答

问:寻李暹的作者是谁?答:于鹄
问:寻李暹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寻李暹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于鹄的名句有哪些?答:于鹄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310-37

参考注释

任性

听凭秉性行事;放纵不约束自己

曹植更不守法,饮酒无节,任性而行,是一个纯粹的文士

来得

显得

骑车太累,不如叫辆出租来得舒服

市楼

(1).市中楼房。又称旗亭。古时建于集市中,上立旗帜,以为市吏候望之所。《三辅黄图·长安九市》:“夹 横桥 大道,市楼皆重屋。”《文选·张衡<西京赋>》“旗亭五重,俯察百隧” 三国 吴 薛综 注:“旗亭,市楼也。”《周礼·地官·司市》“上旌于思次以令市” 清 孙诒让 正义:“ 汉 市楼名旗亭,盖亦立旗於上。”又云:“ 汉 时市有市楼,为市吏候望之所。”

(2).市中楼房。又称旗亭。指酒楼。其上亦立帜以为标识。 唐 许浑 《郊居春日有怀府中诸公并柬王兵曹》诗:“僧舍覆碁消白日,市楼赊酒过青春。” 宋 周密 《武林旧事·酒楼》:“ 熙春楼 、 三元楼 、 五閒楼 ……已上皆市楼之表表者。” 胡怀琛 《赠王漱岩》诗:“市楼一日聚,话旧倍凄然。”

(3).星名。共六星,属天市垣。《史记·天官书》:“旗中四星曰天市,中六星曰市楼。”《星经》卷下:“市楼六星在市门中。”

野寺

野外庙宇。 唐 韦应物 《酬令狐司录善福精舍见赠》诗:“野寺望山雪,空斋对竹牀。” 宋 苏轼 《游杭州山》诗:“山平村坞迷,野寺鐘相答。” 清 张锡祚 《谒韦刺史祠》诗:“道心栖野寺,诗思冷秋塘。”

秋叶

秋季的树叶。亦指落叶。 北周 庾信 《贺平邺都表》:“威风所振,烈火之遇鸿毛;旗鼓所临,衝风之卷秋叶。” 唐 宋之问 《太平公主山池赋》:“秋叶飞兮散江树,春苔生兮覆緑泉。”《宋史·食货志下六》:“重园户採造黄老秋叶茶之禁,犯者没官。”

篱头

篱边。 明 田汝成 《委巷丛谈》:“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栗。”

褐衣

(1).粗布衣服。古代贫贱者所穿。《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邯郸 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綺縠,餘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穅不厌。”《后汉书·王望传》:“因以便宜出所在布粟,给其﹝稟﹞粮,为作褐衣。” 李贤 注:“ 许慎 注《淮南子》曰:‘ 楚 人谓袍为短褐。’” 唐 白居易 《东墟晚歇》诗:“褐衣半故白髮新,人逢知我是何人?”

(2).借指贫贱者。 汉 孔融 《荐祢衡表》:“乞令 衡 以褐衣召见,必无可观采,臣等受面欺之罪!”《新唐书·隐逸传·陆龟蒙》:“彼圣人也,吾一褐衣,敢不勤乎?”

南北路

(1).向南和向北的道路。 清 宋琬 《京口遣怀时江上戒严》诗:“出忘南北路,坐废短长吟。”

(2).戏曲声腔中的皮(西皮)黄(二黄)的别称。因西皮来自(陕西)而称为“北路”,二黄来自 安徽 而称为“南路”,合称“南北路”。

谁肯

哪里会。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小姐规劝侍婢》:“[丑白]不游赏,只怕消瘦了你。[贴唱]把花貌,谁肯因春消瘦?” 元 睢景臣 《哨遍·高祖还乡》套曲:“只道 刘三 谁肯把你揪捽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 汉高祖 。”

柴扉

柴门。亦指贫寒的家园。 南朝 梁 范云 《赠张徐州稷》诗:“还闻稚子説,有客款柴扉。” 唐 李商隐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之二:“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西游记》第六七回:“长老欣然促马,至庄门外下马,只见那柴扉紧闭。” 清 吴伟业 《和王太常西田杂兴韵》:“乱后归来桑柘稀,牵船补屋就柴扉。” 洪深 《申屠氏》第三本:“ 方蛟 叫门,柴扉半启,走出一个庄客。”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